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1
学案使用者
第
周星期
用
教学目标
课(章节)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与手段
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一)识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尝试出一套小试卷,准备在小组内交流做题。通过“预习出题──交换做题──互评互改”这样的实践活动来识字和巩固识字。1.预习出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字。首先通过读课文,勾生字、画生词、读带生字的句子来熟悉生字,再通过和熟字比较字形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记忆生字,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份有关字词方面的试题。如:2.交换做题。出好题后,分成小组交换做题。3.互评互改。做完后,互相批改,再作出评价。(二)读中感悟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学习。1.初读感悟。分小组自由默读或朗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互说感受,体会情感。2.听读感悟。学生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3.质疑讨论。
(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2.你家有什么玩具 你能写出它们的名称吗 (四)实践活动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
一、情境导题。二、初读课文。三、朗读感悟,层层深入。四、感情升华
一、情境导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声音响亮,标出小节号,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我会读:药品
柜台
专心
售货员
富裕
光芒
玩具
抢着说
)
字行重点:柜
、
售、
具
、5、老师认为有几个小节特别难读,我想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分节读第1、第7、第11小节。
三、朗读感悟,层层深入。改:(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就是(“小兵”),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拿起笔画出有关句子。
(二)讨论交流。1、小兵是个非常喜欢玩具的孩子。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3、分角色读2——12段。
(三)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感悟句子: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看出来的?有么人?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自由读课文,声音响亮,标出小节号,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我会读:药品
柜台
专心
售货员
富裕
光芒
玩具
抢着说
)
字行重点:柜
、
售、
具
、老师认为有几个小节特别难读,我想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分节读第1、第7、第11小节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想不想让妈妈给你买个玩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一课。
(出示课题)
二、学课文,认生字
1、学生自学:
⑴ 同桌帮忙,读通课文。
⑵ 圈出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同桌读读字音,记记字型,组组词语
2、集体检查:
⑴ 课件演示生字:
jù
guì
máng
shòu
huò
yào
pǐn
bīng
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zá
qiǎng
yù
咱 抢 裕
请一个同学说一个字,要求读出字音,说出记字的方法
,组一个词,其他同学听后可以纠正或补充。
课件随机变成:
玩具 柜台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当兵 咱们 抢着说 富裕
请同学任意选择一个词造句。
⑵ 第一段:朗读课文大比拼:
请三个同学读,其他同学纠正并选出最出色的一位。
师:比较起来,xx同学读得最好,因为他看得最仔细,接下来大家跟老师来读一读。
(把“目不转睛”连起来读)
第109页~110页的段落:
请一个同学扮演售货员阿姨,一个同学扮演小男孩,老师扮演妈妈。三个人按角色来读,并做出课文中所说的动作。其他同学当导演,对三个人的表演进行打分或现场指导。
第111页的段落:朗读课文大比拼
三、课外延伸
课后组织三个同学对第109页到第110页的段落表演课本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感悟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图画)
课件出示课文开头的一幅图从图上找找小男孩。边看边回想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师:你喜欢小男孩吗?小男孩确实有许多值得让人学习的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
(出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第一段,按自学提示学习:
(课件一一出示)
⑴ 读第一段,提出不懂的词。
⑵ 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⑶ 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⑷ 结合图画,一起朗读第一段。
(第109页~110页的段落)
2、自学提示:
⑴ 小组一起学,提出不懂的问题,组长做记录。
⑵ 从小男孩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好品质?
⑶ 表演课本剧,选出最佳演员。
3、最后两段: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想想哪个小朋友也是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三、小结
请同学说说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新想法?
(教师最后补充:我们都应该向小男孩学习,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板书设计:
心疼妈妈
多么爱汽车──────────不买,只看看
懂
事
爱
教学反思:
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
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