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4 21: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老子与《道德经》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
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向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主要著作:《道德经》《道德经》书影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思想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传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仁”“礼”“德”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为政以德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对象:
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大 教 育 家创办私学《论语》你知道下列孔子名言的意思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 冲击。
各国竞相改革拥有文化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推动思想发展。
各学派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思考: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孟 子 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庄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韩非子主张施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诸子百家简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墨子(墨翟)《墨子》兼爱,非攻孟子(孟轲)《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庄子(庄周)《庄子》“法”治,中央集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韩非)《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影响各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现第一次解放潮流。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