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5 18: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导学提纲
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1.背景:
世纪初,
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
为都城的强大政权。松赞干布一再请求与唐朝皇室通婚。
2.联姻:
满足了松赞干布的愿望,决定将
嫁给他。
3.影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
二、遣唐使来华与鉴真东渡
1.
遣唐使来华
(1)目的:为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代表:


2.
鉴真东渡
他不畏艰难,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3.玄奘西行
(1)时间:
年间
(2)贡献:到天竺学习、求取佛经,归国后把大量佛经译成汉文,这些经卷成为研究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写成《
》,记录了西域和印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是部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
(3)地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随堂演练
1.下列各项与下图人物直接有关的是
A.创立科举制度
B.开创“贞观之治”
C.开创“开元盛世”
D.统一青藏高原
2.“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突厥
3.“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空海
B.鉴真
C.文成公主
D.唐太宗
4.曰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6.“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7.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西行取经,交流中印文化
C.七下西洋,加强海外联系
D.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明
8.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
B
C
D
9.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高祖
D.唐太宗
10.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2.识图题。
下面一组图记录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请仔细阅读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空海纪念碑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大唐西域记》
玄奘
(1)空海和阿倍仲麻吕是哪国人?他们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西安?
(2)《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请写出玄奘的突出贡献与身份。
(4)如果请你以图中三人的事迹为基础撰写文章,你准备怎么样命题?
1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2)材料二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样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3)综合分析两则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及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14.唐朝文明开放,内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年代,让我们一起徜徉在大唐盛世的辉煌中,培养我们中学生的自信和豁达的胸襟。
【对内:开明自信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步辇图》
(1)《步辇图》反映了吐蕃使者向唐求婚的情景。吐蕃为什么向唐求婚?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
材料二:吐蕃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2)吐蕃为什么要赞美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对外:双向交流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
(3)材料三左图中“盲目航东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结合本课内容,举例说出材料三右图中“舍身求法”的人是谁?他去哪里求法?后人依照他的经历,写出了一部什么小说?说说他的贡献。材料三两幅图中所说的人物,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C
6.C
7.B
8.D
9.D
10.A
11.B
12.(1)日本人。因为他们在唐朝时来到中国,在中国
生活居住了几十年,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了贡献,西安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地方。因
此他们的纪念碑建在西安。
(2)玄奘。书中记录了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是一部极其
珍贵的历史文献。
(3)玄奘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
出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4)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他意思相近也可)
13.(1)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
(2)引进来,走出去。玄奘西行去天竺学习佛法,带回大量的佛学经典;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还带去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
(3)结论: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
民族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启示:
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
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等。
14.(1)仰慕中原文化。唐太宗。
(2)文成公主人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
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东渡日本传授佛法。表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4)玄奘;天竺;《西游记》。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