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帕特农神庙山花装饰雕刻------命运三女神》大理石高约112厘米 公元前449—前400
雅典卫城帕提侬神庙帕提农神庙雅典娜神像希腊柱重建的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人创造了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这三种柱式,他们奠定了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础。仔细观察,你能说出他们之间的异同么?希腊柱
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宙斯神庙《 伊瑞克提翁神庙》前421---前405《母狼》它不仅是一件优秀的古代雕刻也是联系着古罗马历史的具有民族意义的纪念碑雕刻古罗马美术古罗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沿岸的一些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754年才开始建立罗马城,后经不断向外扩张罗马完全取代了以前希腊的地位,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它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美术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中大大超过了古希腊,为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马人有为祖先制作遗像风俗以及罗马帝国为炫耀其权威肖像雕刻也得到了很到的发展。
建筑----交通、输水管道、凯旋门和纪念柱、斗兽场、神庙等
雕刻----帝王像(马可 奥勒留骑马像、卡拉卡拉像)
罗马多神信仰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相比于希腊的典雅,罗马更为大气华丽。尤其是拱券、穹窿的出现这种大气也有了技术基础。试想一下当你置身于万神庙43.4米的穹窿下仰望天空,一定会被古罗马人的精湛技艺折服,感叹个人的渺小。罗马把柱式结构发展到巅峰,此庙是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之一。也是后世建筑模仿的对象,比如东南大学,清华学堂都有他的影子云冈石窟第20窟北壁坐佛 北魏早期 万神殿 (前27—3世纪)
万神殿主体建筑是亚德里亚诺大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位意大利国立教堂。也正是因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作。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穹顶的墙面厚度逐渐减小,其下方墙厚6米,与万神殿下半部墙壁等厚,到顶部则递减为1.5米。为使穹顶墙厚的递减更有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的稳固,万神殿穹顶内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使墙厚的递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 古罗马建筑
基本特征:拱与柱的结合。
代表性建筑有斗兽场、万神殿与凯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