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7 15: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日月光华 风雨雷电2·1·c·n·j·y

2.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1)污秽 (2)胆怯
(3)千山万(hè) (4)盛气(líng) 人21·世纪*教育网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是扰乱了社会秩序。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的需要。
(1)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 ”改为“ ”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 ”和“ ”调换位置。
(3)第③句中有一处成分残缺,使语句不通,你的修改建议是: 。
4.默写填空。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刘桢《赠从弟(其二)》)www-2-1-cnjy-com
(2)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终南别业》)
(5)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 , 。
(6)《终南别业》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心境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1)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描写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传奇;读《昆虫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贯彻 与 的篇章。
(2)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丛中?
答:
二、古诗文阅读
(一)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互相轩邈 邈:
(2)蝉则千转不穷 转:
(3)窥谷忘反 反: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答:
(二)周噚(画龙
周噚,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
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日“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日:
“诚须一百两。”殍即卷遗之,日: “某非必欲得百金也,聊以觇哩世眼耳!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由是遂知名。21教育网
其画龙烘染⑤以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浔之,而烘染太过,犹非大雅⑥所尚⑦旺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注释】①周噚(xún):清代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②丹青:借指绘画。③臬
(niè)司:古代负责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④觇(chān).观测,窥视。⑤烘染:烘托渲
染。⑥大雅:高才之士。⑦尚:欣赏推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诚须一百两 诚: (2)噚即卷遗之 遗: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公 能 识 之 是 某 知 己 也 当 为 知 己 赠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人们对周珥绘画作品的不同评价。
答:
(三)点绛唇
陆 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
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可燃冰》,完成14—17题。
可燃冰
①科学家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分布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www.21-cn-jy.com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时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
度一般都在2℃--4℃;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
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
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③可燃冰是1972年由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21*cnjy*com
⑤要使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的开采方法。甲烷气体是温室气
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请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
请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这些难题”的指代内容。
第④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第④段中“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二)阅读《雪白》,完成18~22题。
雪 白
王开岭
①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比如雪。
②在我的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物。
③拿什么更美好的形容它呢?它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所有美的意境了。
④童年时,我的心里溢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洁白的相濡以沫的覆护。【出处:21教育名师】
⑤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有时连续着,不舍昼夜地下;天凛
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节,很令人鼓舞和感动。不知如今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的雪吗?
⑥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
⑦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
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雪花膏: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化妆品),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们全笑了,连戴眼镜的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出了声……不久,她因家贫便辍了学。【版权所有:21教育】
⑧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是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⑨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儿的雪。
⑩在我所有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最难忘的一个。也是最伤感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的女儿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丽得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21·cn·jy·com
偶尔碰上一回,那可是怎样的情景啊——稀稀落落粉针或粉末状的碎厘—笾鲑老人凋谢的白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盟趟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这个时候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温的爬升,空气的浮躁,河流、树木和鸟的稀少……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地球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胁它的莫名的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已经流逝和几要逝去的东西,比如重年,雪,自然和本色……
(选自《青年博览》2014年4月上半月刊,有删改)
18.文章第①段写道“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通读全文,说说“感念”和
“思痛”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答: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
第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如何理解第段画直线句子的含义。
答:
22.作者对憔悴、浮躁的冬日感到极度的“不安”,你是否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感到过不安呢?请你将这样的环境描写下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文。
23.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21*cnjy*com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全题目;(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请以“品味春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词歌赋),但要文体明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参考答案
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 (1) huì (2) qiè (3)壑 (4)凌
3. (1)而是 而且 (2)泛滥 滋生 (3)在“校园”后加“活动”
8.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21cnjy.com
9.(1)的确,确实 (2)赠送
10.公能识之/是某知己也/当为知己赠
ll.(他)曾经把所画的作品挂在黄鹤楼上,标明它的价格是“一百两”。
12.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赏心悦目,也有人认为他的画过分烘托渲染。
13.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陵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来源:21cnj*y.co*m】
14.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冰的勘探情况;可燃冰新能源的前景。
15.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
16.列数字。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17.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性的特点。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的污染物,若去掉“几乎”一词,就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2-1-c-n-j-y
18.感念——过去那富有诗意和神性的雪以及童年时的童真往事;思痛——如今的雪变成了“死去的雪”以及冬日气候、环境的恶化。
19.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如今的雪比作老人凋谢的白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今雪的稀落和零碎,表达了作者对昔日雪的感念及对当下环境的担忧。
20.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往日美丽的大雪,引起下文如今“死去的雪”。
21.现在我们有了很多过去没有的或者比过去好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的雪及环境都已经恶化,过去美丽的大雪和优美环境哪去了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略。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