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写景状物 咏史抒怀
2.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1)缥碧 (2)嗜学 2·1·c·n·j·y
(3)互相轩(miǎo) (4)不(mù) 荣利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①法国作家雨果曾撰文谴责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在英国
发表声明斥责日本的侵华行为。②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物理
学上、文学上,更在人格精神上。君子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就是雨果这样,就是爱因斯坦这
样,③不仅仅对自己的专业有判断力,更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却能公开地站在正义的一边,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义的胜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第①句缺少成分,应在“火烧圆明园”后加“ ”。
(2)第②句有一处和前文不照应,你的修改意见是:
。
(3)第③句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 ”改为“ ”。
4.默写填空。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2)黔娄之妻有言:“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www.21-cn-jy.com
(5)杜牧《赤壁》中发出议论感慨借物兴感,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出地势险要,暗示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1)根据示例,完成《海底两万里》中人物的相关情节概括与批注。
人 物
情 节
批 注
设计“鹦鹉螺”号时,把金属扶手充上了电,从而有效预
防外敌的入侵。
尼摩船长
善良、勇敢
(2)“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
“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答:
二、古诗文阅读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3)策之不以其道 策: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二)
归铖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予,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
钺数③困,匍匐道中。堕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铖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④,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铖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21cnjy.com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释】①归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B.①母与其子居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C.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
D.①父大怒逐之 ②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比 归 母 又 复 杖 之 屡 濒 于 死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
(三)登高①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②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③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⑧百年:犹言一生。
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答: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
①过去,人们常说冬天的太阳是无价之宝。但是,现今的冬阳却猛于虎。
②气象学家指出,聚集在25千米--40千米高空的大气臭氧层,除了受到来自太阳活动和宇宙活动的影响冲击外,其本身的浓度和分布,以及臭氧分子结构,是“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变化的”。但由于人类近百年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整个高空大气层巨变。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1992年初, “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1992年头两个月就减少了20%,平流层的氯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70倍”,所以,臭氧层衰竭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突出、最棘手的五大环境问题之一。
③正常情况下,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和大气层时,波长短的宇宙射线、叫
射线、X射线和部分紫外线就被臭氧层一一吸收掉(达99%),而另一部分则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和水汽吸收和反射掉,到达地表的就只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即波长为290--380毫微米的紫外线、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和780毫微米以上的红外线。正因为如此,臭氧层才被世界天文科学家誉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而今太阳上所有的辐射能量却直接穿过电离层和地球磁层,长驱直入,射向地表,给人类带来莫大的威胁。“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最低,所以冬天的太阳易诱发肿瘤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目前“冬阳猛于虎”!21教育网
④天文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太阳有关。过度的紫外线侵袭,轻则使人反应迟
钝,记忆力、注意力和视力均会下降,易激动、焦躁、失眠,突发感冒,促使血栓过早形成,导致早衰;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皮肤癌和肺癌等25种恶疾。国外有识之士认为:冬季阳光中的近紫外线给人的致命打击是全面降低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并酿变成“病毒新变种”和“病毒连锁效应”。21·cn·jy·com
⑤因此,人们要一改过去喜欢无节制晒冬阳的传统习惯。
14.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15.第③段说,臭氧层是“人类生命的第一卫士”,其原因是
,说“冬阳猛于虎”,则是因为
。
文章第②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7.“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句中加点词语
“有纪录以来”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答:
(二)阅读《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完成18—22题。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
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
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
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
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
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⑧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
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
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
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火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
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
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
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
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www-2-1-cnjy-com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
答:
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答:
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
答:
第⑩段画直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2.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请写在下面。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你是我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我心房;你是我朦胧的第一颗露珠,滋润我的枯枝;你是我生命的第一眼甘泉,浇灌我的梦想.....2-1-c-n-j-y
请以给一路上帮助你、呵护你的亲人、朋友、师长等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要求:(体裁为书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21*cnjy*com
(2)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词歌赋),但要文体明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来源:21cnj*y.co*m】
参考答案
1.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1) piǎo (2)shì (3)邈 (4)慕
5.(1)
智慧
海面出现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援救长须鲸。援救一个印度采珠人。
(2)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21·世纪*教育网
6.(1)有时 (2)这(种) (3)鞭打
7.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啊!
18.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9 D解题思路:A①却;②却B①同,跟;②同,跟C①他的;②他的D①他;②主谓之间,不译【出处:21教育名师】
10.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
11.归钺得到食物后,先给(他的)母亲和弟弟,自己却面有饥色。
12.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后母不好。【版权所有:21教育】
13.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14.现今的冬阳猛于虎
15.臭氧层能吸收掉4种有害射线(达99%),而剩下有益人体健康的3种射线冬天的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浓度最低,以致冬阳易诱发肿瘤等疾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6.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到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17.不可以。因为去掉以后,原句的意思就变成了“1992年初,北极上空的吴氧已减少到最低水平…,这样表述不清楚。“最低水平”是以“有记录以来”的数据作参考得出的结论,体现了说明文浯言科学准确性的特点。21*cnjy*com
18.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
19.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
20.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
21.作者赞美雪花,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22.略。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