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7 16:0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镇定自若 磨砺心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1)执拗 (2)眷念 21*cnjy*com
(3)囊(yíng) 映雪 (4)即物起(xìng)
3.按要求完成文后的问题。
①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②大思想
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③《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引经据典地读书:④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1)第①句中缺少成分,你的修改建议是 。
(2)第③句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 ,应改为 。
(3)第④句中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
4.默写填空。
(1)伐竹取道, ,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无论外界的变化有多快,诱惑有多大,我们都应该怀有一颗从容不迫、豁达自持的心,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 ,
。”
(6)民不聊生,杜甫直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食俱欢颜”。前路艰难,李白不失希望,“ , 。”传达给我们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回答)21·cn·jy·com
5.名著阅读。
(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人 物
性格特点
情节体现
在采珠人受到鲨鱼袭击时,救下采珠人并送给他一袋珍珠。
阿龙纳斯
热爱科学
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什么?
答:
二、古诗文阅读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垫。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之: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3)太守谓谁 谓: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请你说说选文写了哪几种“乐”。
答:
(二)游大林寺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郎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争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21*cnjy*com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成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9.下列选项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林穷远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环寺多清流苍石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长恨春归无觅处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故虽有名马(《马说》)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山 桃 始 华 涧 草 犹 短 人 物 风 候 与 平 地 聚 落 不 同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12.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
(三)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请赏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方块汉字前途之争》,完成14-17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
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
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
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
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
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①最高,有
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
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
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
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
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
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注释】①熵: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或者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
能出现的程度。
14.结合全文说说,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答:
指出第④段中画直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
第③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删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答: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上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答:
(二)阅读《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完成18—22题。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
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
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
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
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
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
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
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
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21教育网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
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 “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21cnjy.com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
为滔天巨派,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
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
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叉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www.21-cn-jy.com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2·1·c·n·j·y
(本文原题为《书》)
18.“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用原文回答)
答:
赏析第②段画直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
简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
答:
请将你记忆里的一次“叮嘱”记录下来。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请以“我在节日里长大”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21·世纪*教育网
请以“奔跑”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2-1-c-n-j-y
参考答案
1.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字的间架结构不协调得1分;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2.(1) niù (2) juàn (3)萤 (4)兴
5.(1)
人物
性格特点
情节体现
尼摩船长
勇敢善良
示例:留在鹦鹉螺号上;接受船长的邀请到海底探险。
(2)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6.(1)的 (2)以……为乐 (3)是
7.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8.禽鸟乐;滁人游乐;太守与民同乐。
9.B解题思路:A穷尽/走到尽头;B.环绕/环绕;C.归去/归依;D.名望/名贵的
10.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11.自萧中存,魏宏简,李阙渤游历到现今二十几年,(这里)寂静寥落没有再来访的人了。 12.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
14.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
15.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准确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的特点。
16.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起限制作用。“往往”有论证不清,逻辑不严的毛病,不等于“总是有”或“全都有”,删掉后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www-2-1-cnjy-com
17.“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来源:21cnj*y.co*m】
18.①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②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③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
19.词语运用生动形象、准确到位,如“时时”表达出对读书的渴望是一种常态;“饥饿”形象地描绘出对书的强烈渴求。“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出处:21教育名师】
20.回忆了“我”青少年时代一次买书的经历,喜欢的书买不到,有一种失落感,就像失去一个至爱的朋友一样,所以心中才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
21.“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读书成为女儿生命中的组成部分,成为生存之需求,继而快乐其生命,润泽其生命,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版权所有:21教育】
22.略。
23.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