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周周清9检测内容: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过快增长产生的危害( )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C.加快人口的老龄化
D.造成资源危机
2.关于计划生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少生就是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
D.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多子少福,祸国害己CB3.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人类的活动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下列能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
C.滥伐树木 D.过度放牧AA5.造成太湖污染的因素不包括( )
A.有机废水 B.清除蓝藻
C.生活污水 D.农田含化肥的废水
6.有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发利用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丁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
D.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C7.“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降低噪声
C.防风固沙 D.涵养水源
8.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烧对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到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DA9.仔细观察漫画,你认为图中反映了哪些问题( )?
①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②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③鱼与人类的关系和谐;④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BC11. 2015年11月13日,浙江省丽水市的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你认为造成这类灾害的原因是( )
A.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森林中野生动物的减少
C.珍稀动物的乱捕、滥杀
D.动、植物标本的采集
12.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首脑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磋商并签订“减排”协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氧气
B.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AC13.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
A.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
C.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
D.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
14.由图可知,大气中 CO2浓度大约从1800年起急剧增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大量火山的喷发
B.气候的自然波动
C.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
D.人类大量使用燃料DD15.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全民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C.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广大市民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D.为了保护森林,不能砍伐森林D二、综合题(共40分)
16.(15分)如图是以1900~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为依据绘制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表上看人口增长到一定时间会趋于减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_______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增长过快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如生产粮食)和人口增长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和耕地的破坏计划生育18.(10分)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
_____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
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_______,导
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
物________和多种生物________。上升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升高 全球二氧化碳排量不断上升温室效应减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