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 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06 13: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一、说教材
教学改革应该是依据教材,而不能依赖教材;不能没有欣赏,而又不能只靠欣赏。应当补充教材内容,完善鉴赏方式。
为此,我增加了对《孟特芳丹的回忆》的鉴赏,因为作者柯罗是巴比松画派的著名画家,他搭建了从欧洲现实主义风景画到印象主义风景
画之间的桥梁。而这张画又是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中最经典的作品,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风景画近中远景的处理方法和柯罗的作品鉴赏。
难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因为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透视规律,但是,对如何表现近中远景,怎样处理画面内容,还是一知半解,而风景画的精髓就在于此。要想得到美的
享受,一是鉴赏作品,二是感受大自然,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所以,只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去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发展其个性,提升其学识,才能终身受益。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打破了以往的一节课当中鉴赏多件作品的教学方式,变为一节课只鉴赏一件作品
。因为,一件作品中的美术信息,足够学生学习的了,这些足以代表艺术家的一切,同时,也映象了一个时代、一种潮流。为此,制订了
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写生练习,使学生掌握近中远景的表现方法。
2、
通过鉴赏柯罗的作品,让学生走近大师,提高审美能力,完善
艺术情感。
3、
比较学生的作业与柯罗的作品,巩固表现技能,拓宽学科知识。
四、说教法:
由于柯罗是风景画家,其作品是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如果用单调的室内鉴赏方式,会导致学生认知浮浅,记忆不牢。所以我安排了学生
室外写生练习,但是,如果用传统的先鉴赏后练习的方法,别说是学生,就是老师也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在加上先受到大师作品的影响,
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设计了先练习后鉴赏的方法。学生室外写生,能展现自我,表现自我,从大自然中主动地去发现美,去表现美。学生室内鉴赏,能相互协作,达到互补,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五、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分两个版块,一是室外写生练习(总18分钟),二是室内鉴赏拓展(总25分钟)。
A、
室外写生:(18分钟)
(一):2分钟教学导入:
先用罗丹的话“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导入
然后分析校园美景。
(二):2分钟新授:
1、(板书:近、中、远)
当学生回答出问题后,老师树起拇指说:你太有才了。
在演示前说:同学们,今天要不给你们露两招,我就不是你们的教师爷了。来调节气氛
2、老师4分钟演示三张不同内容的画:
不能背对学生,要面对学生,跪在地上演示和在画板后面面对学生演示,体现教师基本功,边演示,边讲解。为了让学生练习时变难为易
,示范作品越简单越好,尽量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
3、指导学生自选景点10分钟练习完成一幅风景写生。
老师巡回指导时,要选定评讲和修改的作业,同时思考室内活动内容,这叫临时备课。
B:25分钟室内活动:
1、评画:用6分钟时间实物投影3—5幅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分析近、中、远景的处理情况。
2、认识大师,6分钟赏析《孟特芳丹的回忆》。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体现协作学习精神。
主要引导学生从近景的绿色草地和红色野花,中景的大小两棵树,远景的山和水,巧妙的处理空间感上分析作品。
3、对比大师,6分钟改画,
引导学生根据对柯罗作品的理解,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修改作业,完善画面,进一步协作学习。让学生说,老师在实物投影
仪上改,远景可以用手擦,可带点滑稽动作,调节气氛。重点改一幅,完成后很快装入白色大镜框,找一名学生举起展示。
老师说:你没事吧?没事走两步,走两步。当学生看作业时老师说:这就是大师的作品
大师就是大家和老师的简称。进一步调节气氛。
4、走近大师,6分钟升华。
老师说:实际上我们离大师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那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大师吧。
指导学生继续讨论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主体意识,进行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柯罗模糊本我的天赋,上善若水的情操,独树一帜的风格,变幻无穷的技法,神秘而梦幻般的诗意和对色彩的微妙感觉

5、树立自信,1分钟总结,。
未来的艺术大师就在你们当中,是谁,就是你们,下课!
六、媒体使用:
1、由于学生写生时间不长,所以选用碳棒作为绘画工具,一方面能尽快地出现艺术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在投影作业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2、在室内改画时选择实物投影,鉴赏柯罗作品时用多媒体投影,用准备好的白色大镜框装裱展示作品,主要是增强视觉冲击力。
3、老师在演示中,近中远景各画一样东西,简捷明快,变难为易。
4、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七、评价与拓展:
因为美术评价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鼓励、赞扬为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应当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最好能引起争鸣,只有这样,才能拓宽鉴赏的渠道,才能获取更多美的享受。
一节课鉴赏一件作品是为了课后能更深刻更广泛的鉴赏更多的作品。
我反常规地设计
了本节课的结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主动获取鉴赏知识的同时,又逐步提高了表现技能。教育家蔡元培所说:“美育代宗教。”
今天看来不无道理,良好的美术教育形式,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终身影响,以至于使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是我对
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对鉴赏课方式的改革。诚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还恳请各位同行、各位专家、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