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提炼信息的能力。通过补充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创设历史情景,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查找、整理、筛选、运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2-1-c-n-j-y
【教学重点】
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
【教学难点】
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纵容法西斯的侵略。)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二、新课学习
(一)慕尼黑阴谋
1. 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PPT播放德军进驻奥地利图片)
1938年9月,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赶到德国去见希特勒,乞求德国不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www.21-cn-jy.com
(>>>PPT播放张伯伦到德国图片)
慕尼黑会议
背景:德军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及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参与者: 德希特勒 意墨索里尼 英张伯伦 法达拉第
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实质:以牺牲小国利益祸水东引,将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多媒体课件展示与会者照片和德军进驻苏台德地区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张伯伦)
>>>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慕尼黑回国后洋洋得意的张伯伦图片
3.动脑筋:
问题:什么是绥靖政策 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答: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大国希望采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企图祸水东引(苏联)的方式来维护其根本利益。21·世纪*教育网
>>>PPT播放如下导图
想一想
提问: 英法的得意算盘实现了吗?绥靖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回答:没有实现,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www-2-1-cnjy-com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闪击波兰:
>>>多媒体播放德国扩张地图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但不到一个月,波兰就灭亡了。战争一开始,德军飞机就炸毁了波兰机场、通讯枢纽等重要的战略设施。接着,两千多辆德军坦克冲垮了波兰军队的防线,这就是所谓的“闪电战”。(>>>PPT展示德军和波兰军队对比)21*cnjy*com
2.法国的溃败和不列颠之战(1940年)
>>>多媒体播放德军西线攻势示意图
配文: 1940年5月,德军入侵荷、比、卢。 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万英法军逼迫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小块地方 。【出处:21教育名师】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至6月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PPT播放敦刻尔克大撤退图片)2·1·c·n·j·y
自由法国:戴高乐将军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PPT播放法国沦陷示意图)
德国战绩: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不列颠空战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8月12日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 。
(>>>PPT播放德国轰炸英国的示意图和飞机)
丘吉尔: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10月,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计划。【版权所有:21教育】
想一想
提问: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答: 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
(ppt播放两位头像)
莫斯科保卫战(ppt展示德军入侵苏联的示意图)
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不到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21cnjy.com
斯大林: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苏联军民英勇奋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初,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pt展示一系列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图片)
想一想: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联人的忙。就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案:说法是错误的。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7.太平洋战争爆发(>>>ppt播放《偷袭珍珠港》视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日本海、空军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损伤的大型战舰就有近二十艘,损失飞机二百多架,死伤人数超过三千。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死伤人数不到百人。
(>>>PPT播放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8.动脑筋: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课堂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最惨痛的那场悲剧已经过去,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在这如烟的往事中间,蕴含着人类的盲动、人类的利己主义,以及面临那人类公害所显示出的漠然。也正是在这曾经的恐怖面前,唤起了人类新的理性。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大国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四、课堂练习
1.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B )
A.动荡与变革
B.世界走向战争
C.走向多级格局
D.和平与发展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其中第6届(1916年)、第12届(1940年)、第13届(1944年)没有举行。1940年和1944年中断奥运会的原因是( B )
A.世界经济危机
B.意、德、日法西斯上台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
3.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是 ( B )
A.德军突袭波兰
B.慕尼黑阴谋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B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的爆发
D.德国空袭伦敦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英国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21教育网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绥靖政策。
(2)这是一条“通向稳定的道路”吗?
不是,原因:英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受到攻击,尝尽苦果。【来源:21cnj*y.co*m】
(3)材料二所体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会出现如此的不同?
丘吉尔要与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原因: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无路可走,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21*cnjy*com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会议
2. 绥靖政策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突袭波兰
2.德军席卷西欧
3.苏德战争
4.太平洋战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具体的讲述中,给出了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各种资料,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教学,可以更直观、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效果很好。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二战的史实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责任感。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5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导入
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统治,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新授
一、慕尼黑阴谋
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张伯伦到德国
1938年9月,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赶到德国去见希特勒,乞求德国不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新授
背景:
德军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及地点: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参与者:
德希特勒 意墨索里尼 英张伯伦 法达拉第
新授
慕尼黑会议
英国首相 内维尔·张伯伦
法国总理 爱德华·达拉第
德国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
意大利首相 贝尼托·墨索里尼
慕尼黑会议的操纵者
新授
内容: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实质:
以牺牲小国利益祸水东引,将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新授
1938年9月,
德国根据慕尼黑
协议进入苏台德区
新授
从慕尼黑回国后洋洋得意的张伯伦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新授
什么是绥靖政策 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新授
动脑筋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大国希望采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企图祸水东引(苏联)的方式来维护其根本利益。
新授
祸水西引
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
牺牲
德国
苏联
祸水东引
纵容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慕尼黑会 议
新授
英法的得意算盘实现了吗?绥靖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新授
想一想
没有实现,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新授
新授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但不到一个月,波兰就灭亡了。
新授
德军
波兰军队
闪击波兰
战争一开始,德军飞机就炸毁了波兰机场、通讯枢纽等重要的战略设施。接着,两千多辆德军坦克冲垮了波兰军队的防线,这就是所谓的“闪电战”。
新授
法国的溃败和不列颠之战(1940年)
苏 联
爱
尔
兰
挪
威
德
国
丹
麦
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进攻北欧,先后占领丹麦、挪威
德国
法国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进攻法国
英国
1940年5月,德军入侵荷、比、卢。
5月下
旬,德军直
逼英吉利海
峡,把40万
英法军逼迫
到敦刻尔克
港附近的一
小块地方。
敦刻尔克
1940年5月至6月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新授
德国
法国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1940年6月,
德军绕过马其诺
防线,进入法国。
1940年
巴黎
被占领
英国
色当
马其诺防区
法国沦陷
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新授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新授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8月12日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 。
新授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10月,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计划。
新授
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新授
想一想
新授
区别
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
新授
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不到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斯大林
新授
新授
苏联军民英勇奋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初,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
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联人的忙。就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新授
想一想
新授
说法是错误的。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新授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日本海、空军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授
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损伤的大型战舰就有近二十艘,损失飞机二百多架,死伤人数超过三千。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死伤人数不到百人。
新授
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二战中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新授
动脑筋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新授
“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
大战全面爆发
大战全面扩大
时间:1938年
内容: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后果:助长德国扩张野心,加速战争的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欧洲战场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全面扩大)
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奇怪的战争)
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最惨痛的那场悲剧已经过去,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在这如烟的往事中间,蕴含着人类的盲动、人类的利己主义,以及面临那人类公害所显示出的漠然。也正是在这曾经的恐怖面前,唤起了人类新的理性。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大国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总结
1.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动荡与变革
B.世界走向战争
C.走向多级格局
D.和平与发展
B
练习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其中第6届(1916年)、第12届(1940年)、第13届(1944年)没有举行。1940年和1944年中断奥运会的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
B.意、德、日法西斯上台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
C
练习
3.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是 ( )
A.德军突袭波兰
B.慕尼黑阴谋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B
练习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的爆发
D.德国空袭伦敦
B
练习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英国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
练习
回答:
(1)材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2)这是一条“通向稳定的道路”吗?
(3)材料二所体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会出现如此的不同?
练习
丘吉尔要与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原因: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无路可走,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
绥靖政策。
不是,原因:英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受到攻击,尝尽苦果。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会议
2. 绥靖政策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突袭波兰
2.德军席卷西欧
3.苏德战争
4.太平洋战争
板书
谢谢观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
选择题
1.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2.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 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 )21·世纪*教育网
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如图所示战役将美国直接卷入二战,美国对日作战的兵力主要投放于 ( )
A.太平洋战场 B.非洲战场
C.欧洲战场 D.中国战场
4. 1938年,某国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某国”应是 ( )www-2-1-cnjy-com
A.捷克斯洛伐克 B.西班牙 C.埃塞俄比亚 D.波兰
5.1940年5月,有一位领导人发表演讲时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此领导人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张伯伦 B.斯大林 C.丘吉尔 D.罗斯福
6.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 )21*cnjy*com
A.《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
8.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令美国人民难忘的历史事件是 (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
C.林肯被刺杀 D.日军偷袭珍珠港
9.右侧海报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画中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在硝烟中飘扬,画上的文字是“记住12月7日”“我们保证这些死者不会白白牺牲”。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 ( )
A.爆发了内战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对日本宣战 D.提出杜鲁门主义
10.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阅读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
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21教育网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等国奉行的政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中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话对吗?为什么?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军的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发表如下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绝对的胜利。”www.21-cn-jy.com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来源:21cnj*y.co*m】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事件是什么?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性质?
(5)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
选择题
1-10 AAAAC CBDCB
二、简答题
11.(1)绥靖政策
(2)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但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
(3)对。《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1cnjy.com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绥靖政策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一的内容根据课本知识,可判断出是慕尼黑阴谋。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竟然在不经捷克同意就把苏台德区割让了德国,已满足德国的要求。很明显是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2-1-c-n-j-y
(2)此问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的实质。英法之所以强迫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是想以牺牲小国的利益讨好德国,与德国侵略者妥协,换取自己的利益,短暂的和平。
(3)此问考查的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学生对绥靖政策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慕尼黑会议上英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满足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出处:21教育名师】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2.(1)与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的决心。
(2)日本偷袭珍珠港 使二战规模扩展到最大。
(3)法西斯国家
(4)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与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的决心。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二战规模扩展到最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法西斯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战的教训,使日本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各国联系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2·1·c·n·j·y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