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大家知道巴尔扎克吗?
其实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人间喜剧》的作者
你心目中的文学家大文豪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略)
幻灯片展示罗丹《巴尔扎克》雕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不像。那为什么罗丹要把巴尔扎克雕塑成这个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呢?完全不对版。他想干嘛呢?
其实这个雕像是罗丹花费了6年的时间才创作出来的。但是却跟人们期待的不同,因为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是一个谦谦君子。但是这个确是一个身穿睡袍,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的狂傲之徒。那为什么要雕塑成这个样子呢?
因为罗丹他要塑造的是他心中的巴尔扎克。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结果,是我美学原则的集中体现。”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人像的手呢?有一天,罗丹的学生布尔岱十分欣赏的说,老师,你的这双手做得太完美了,简直无与伦比。然后罗丹就拿铲刀把双手铲掉。为什么他要把双手的铲掉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思考与讨论:(1).从罗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知道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塑品巴尔扎克的双手铲掉呢
如果有人跟你说,哇你的手真漂亮啊!说明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就只看到手,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就影响了整个形象的表达。说明罗丹他并不是想表达他的手有多美。他想表达的是他巴尔扎克给他的感觉。
因为这双完美的手把雕塑的主体—头和身体的魅力都削弱了
引出: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我们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环节。
2: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
(1).
夏加尔的作品《生日》,
夏加尔的作品里充满着浓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意与乡愁,画面上的两个人是漂浮的。女子穿了一条长长的裙子,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她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而男子浮在更高一点儿的位置,回过头来深情地亲吻着自己的未婚妻。窗外可以看到俄罗斯乡间的景色。红色的地毯像是他们火热的爱情,也像是他们被爱和幸福胀得满满的喜悦的心情。现实中不可能的事却被画家浪漫而富有想象的表现出来了,艺术家是想通过这样的处理来传达出生日时的喜悦和两个恋人之间亲密的情感。
(2).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天路客按:米开朗琪罗本不是画家而是个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家、建筑家,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他设计的,这个教堂的壮美当然离不开米开朗琪罗的设计,事实上,他在皇帝那里也很受宠,大概是出于拉斐尔等一帮人的嫉妒,拉斐尔等觉得没别的办法,只有陷害他一把:)于是把他推荐给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说他画的比他们好好:)说我们画画都不如米开朗琪罗,让他到你的西斯廷天顶那里去试一把:)
事实上米开朗琪罗本身也认为这是个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个画家,这一闹却也成就了米开朗琪罗的革命,创造了绘画历史,使绘画直接成为一种语言而不再是对素材的描绘,这幅在教皇私人小教堂的天顶画征服了拘谨的天主教徒们,也征服了教皇,表达了用文字用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的宗教的神圣性,即使你没有看读过《圣经》你也不可能不被这幅画所震撼,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他画了四年。
教师总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多种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有的是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有的则是针对艺术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念、主张,所以美术作品的表现也就是多种多样的。
3.: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呢?
引导: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师生共同回忆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说过程。在此提出问题:相信当年的那辆自行车已经宣布报废了,如果它还在你会怎样对待这部报废的自行车呢?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毕加索的作品《牛头》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敏感性,他们在受到现实还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的冲动与欲望。
4: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A课件展示分析作品:(1).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
提出问题:这幅作品什么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内容?想告诉我们什么?跟以前学过的中国人物画有什么不同?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1940年也就是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时候。倒回来看这个作品中有的挖掘,有点挑担,有的送水等等。这个一个团结劳动的场面。说明徐悲鸿的意图是想通过这个画来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大山我们都可以把他搬走,还有什么不可以呢?有感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直至胜利的决心和信心;在艺术上则更多地借鉴西方造型来表明他改造传统中国画的现实主义主张。(徐悲鸿是第一位把西方绘画方法运用到中国绘画的艺术家,他从欧洲留学归来以后,创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并开设了素描,色彩教学)
小结: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包括现实和艺术两方面。
B课件展示分析作品:(1).郑板桥的作品《丛竹图》
(2).文艺复兴时期《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第8页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艺术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创作宗教题材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展示处理明暗透视的能力。我们再来看看文人画,大家知道文人画主要是通过梅、兰、竹、菊或山水来表达画家的个人情趣和笔墨情趣。
引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下,艺术家的创作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C课件展示分析作品
:
(3).古元的作品《离婚诉》作者描绘了一个什么内容?
古元,成长与延安解放区民主环境中,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的作品是朴实、平和,呈现和歌颂延安人民的生活景象。
(4).李桦的作品《怒空吧,中国》
李烨:成长于国民党统治区,他的作品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表现主义的风格揭露和批判现实,这幅作品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下挣扎、觉醒并起而
反抗的精神力量,被束缚的巨人,铁骨铮铮,正欲拿起匕首,斩断绳索,她大声怒吼,要挣脱束缚,站起来投入战斗。
引出: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个性、知识水平等也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同样是处于抗日战争中年代。一个是李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吼吧!中国,一个是古元的离婚诉。李桦成长在国民党统治区收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影响。因此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是揭露和批判现实。那么古元是成长在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他的作品就表现的更多是朴实的写实生活场景。说白一点也就是生活的好的安逸的人表现出来的一般都是美好的生活。当生活环境比较艰难的时候,艺术家表现出来的多是批判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成长过程,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会造成创作意图的差异。
小结: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包括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5: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要从不同的类型的艺术形式来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体现。
提问:我们学过的艺术形式的类型有那些呢?
(具象、意象和抽象)
分类理解:
具象:《开国大典》具体的是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
问题:1.这幅作品表现什么样的场面
2.照片和画有什么不同呢?
3.画家为什么那么做呢?
通过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构成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体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此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解放的豪迈风貌。
意象:《荆柯刺秦王》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问题:1.哪个是秦王?右
2.如何体现创作意图?
荆轲追和秦王逃并辅以刺进柱子的匕首,打翻的盒子和侍卫等形象,使画面创达出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
抽象:
《第三国际》通过符号的构成来实现艺术家的意图。(对于观念艺术,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事物的认识,用曲线和直线两种语言元素构成作品,以螺旋上升的曲线将直线连接起来,从而把人的视线转向天空,表现升腾飞翔的效果。
6:学生作业:全班分小组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如:易拉罐、塑料瓶等)创作一件作品,谈谈各自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