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中图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中图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6 21: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唐人街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习目标
1、了解隋亡唐兴的过程。
2、掌握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出现的措施。(重点)
3、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难点)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隋炀帝 的
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军主要力量瓦岗军(李密)江淮起义军(杜伏威)太原留守(李渊)太原(李渊)河北起义军(窦建德)P9隋朝的存续时间为什么如此短暂?(隋灭亡原因)原因:
1、隋炀帝奢侈无度,滥用民力。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3、天灾严重,起义不断

一、唐朝的建立长安建立时间:建 立 者:都 城:618年李渊唐高祖问:古代王位继承原则是什么?依照正常的继承情况,李世民能够成为皇帝吗?嫡长子继承制不能玄 门之变武 “玄武门之变”不是个开始,而是个结局。一个长幼继承权斗争的结局,一个新旧势力斗争的结局。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玄武门计杀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措施1、注意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cú)
逝,逐亡一镜矣。魏征唐太宗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房谋杜断”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三省六部制是首创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4、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唐太宗: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并增加了考试科目。5、重视发展生产,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三、女皇武则天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临朝听政。合称“二圣” ,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了。产品一文字或图片产品二文字或图片产品三文字或图片三、女皇武则天曌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 “贞观遗风”四、“开元盛世”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阅读P12,总结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唐玄宗唐玄宗唐玄宗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选贤用能发展生产重视文教重视农业裁汰冗员思考:唐朝走向“盛世”的原因有哪些?唐高祖
开国奠基唐太宗
贞观之治武则天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唐玄宗
开元盛世大唐盛世路补充:科举制发展历程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增设进士,科举制正式开始
唐太宗:以进士科为重,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