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农民阶级不断失败,不断求索,先贤们探索着中国政治改革之路--------最终汇聚成了20世纪中国民主革命的宏大潮流。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15课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国民党历任领袖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什么是辛亥革命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剧情虚构)第一篇章山雨欲来风满楼—革命的背景清末社会百态山雨欲来风满楼——革命的背景
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宪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列强:2、清政府:政治 经济领域的新变化为革命的发生提供什么条件?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20世纪初期,各地城乡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也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商会进行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
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山雨欲来风满楼—革命背景2、组织基础——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 3、思想基础——宣传革命理论4、军事基础——发动武装起义1、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条件小结: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4)思想基础:宣传革命理论.(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5)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1)政治背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内
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危机,但丧失民心。第二篇章
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篇
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篇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中华民国五族共和今日武汉 黎元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德国教官训练湖北新军,后升任湖北新军21混成协统领。他一贯仇视革命,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的活动,武昌起义的当晚,还亲手杀害两个革命士兵。当推举他任都督时,他竟喊道:“莫害我!”起义士兵举枪逼他上任,黎元洪无奈,被迫就职。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发展:
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运动。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第三篇章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
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五色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
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临时参议院成立近代以来中国国旗黄龙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五星红旗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行政事务,。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
第十九条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辅佐临时大总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观念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⑵据此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目的:维护共和制度(根本)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我国古代社会法律相比分别有那些进步?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C.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封建社会法律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满清贵族
陆军大臣荫昌
北洋新军根本不听荫昌指挥深悉袁世凯真意的北洋将领段祺瑞取代冯国璋作战,对剩余武昌一镇“压而不打”北洋军将领
冯国璋猛攻猛冲,迅速拿下汉口汉阳两镇。同盟会骨干
黄兴
迅速赶往湖北前线担任总司令,后期战事不利,愤而离开武昌。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革 命 党 人立宪派旧官僚帝制的终结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和外国使节及北洋军将领的合影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12)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 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下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清帝退位书小明同学参与老师指导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小明按老师要求收集了如下史料:
湘军淮军发展史;
1900年八国建军侵华时清朝封疆大吏在南方搞“东南互保”;
袁世凯编练执掌北洋新军;
清末各地督抚向朝廷奏报的民变匪患丛生的电文;
依照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你认为小明参与的课题方向是
A 晚晴中央政府权威显现衰落问题
B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剧的问题
C 清末新军的来源及编练演进问题
D 洋务运动与中国军事近代化问题中华帝国权威崩塌后的中国政治版图帝制的终结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
年的统治宣告结束。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开始北洋军阀统治)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失败失败原因?
(提示主观、客观)主观原因:民资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启示(革命道路、 领导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四篇章此时新声胜旧声—
革命的意义近代史学家陈旭麓说:
“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思考:
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经济工业化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当时一篇叫《新陈代谢》的文章写道: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革命后的社会变化破除陈规陋习,改良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1、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彪炳千秋——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性质政治思想 经济4、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 功社会生活5、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响应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帝制终结历史意义清政府内外交困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军事准备列强加紧侵华课堂小结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封、帝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众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1894年,兴中会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5年,___________在东京成立,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为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_________。
1911年4月,____________爆发。
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
10月,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______为都督。
11月,清政府委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_______________ ______成立。
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3月10日,______接替孙中山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大事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黎元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
1、、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但它不是完美的,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 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革命纲领
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D2.(2013年天津)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3.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4.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A.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2012年11月金温衢六校期中)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同盟会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核心 练一练:
之所以称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 )
A、成立时间最早
B、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D、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