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07 09: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上课时间
备课教师


鉴赏课


一课时

习目

A、基本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B、扩展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C、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习重

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艺术自成体系的艺术特性,通过对物质层面的分析、研究,挖掘其艺术层面的精神境界,找到建筑艺术的文化脉络。

学难

对建筑艺术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层面的理解,从而陶冶心灵,感受世界多元文化之差异。

学方

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法指

1、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2、
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环节一、导入
伴随着1号主持人朗诵《建筑是凝固的音乐》,ppt慢慢呈现字幕《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接下来请观看建筑与音乐中文版的精彩诠释用动画展示建筑视频《奥运鸟巢建筑全程》。
知识反馈:
连连看:由上面的视频,结合我们上节课的知识点解答: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艺术性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文化性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科学性学生活动:(抢答)教师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建筑的风采。环节二、介绍
四大建筑体系由2号主持人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宫
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庙
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民
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知识反馈:1、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
、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林姆林宫

2、体现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建筑物:
B

A、故宫
B、天坛
C、颐和园
D、拙政园
学生活动:(抢答)教师总结:中外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力的象征。环节三:展示
四大建筑体系艺术风格由3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分值由高到低的活获得下一环节的选题权最佳表演奖(20分)
最佳人气奖(15分)最佳幽默奖(15分)
最佳潜质奖(10分)学生活动:(表演)小品:四位旅游者,中国籍,准备报旅行团外出旅行,他们面对个四个旅行团是如何抉择的呢?丸儿肆你旅行社——埃及七日游梦幻岛旅行社——希腊三日游皇家漫步旅行社——北京三日游
爬着也要去旅行社——英国五日游PK后:最佳表演奖(
)最佳人气奖(
)最佳幽默奖(
)最佳潜质奖(
)环节四、分析
建筑风格的成因对比分析由4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为队员加油,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满分30分)宫
殿: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故宫特
点:宫殿建筑的风格主要是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烘托皇权,是权力的象征。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1368—1911)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环境层面: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从文化层面: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庙
堂: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的庙堂建筑
1、特
点: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性格。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其灿烂程度影响力,长久的生命力似只有中华文明方可比拟。
从环境层面:希腊人的自由思想与希腊温和的气候及其开放的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希腊地区气候温和,很适宜人居住。
从文化层面:庙堂建筑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成就和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艺术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伟大的作品则更需要虔诚之心和崇高之情来创造。宗教庙堂建筑正是凭借了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忘我的付出,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陵
墓: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1、特
点:古人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他们期待这灵魂的永生和来世的再生,因此修建豪华的陵墓作为死后居住的地方,讲究“事死如事生”。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发明的象形文字、以及闪烁着文明之光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庙.
从环境层面:埃及金字塔不仅仅是用来保存尸体而且是用来等待三千年后灵魂归来肉体重生,并在极乐世界得到永恒。
从文化层面: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另一种是注重结构,形式化。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民
居: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特
点:民居往往具有亲切的形状、温暖的气氛和可爱的趣味。同时民居又是产生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建筑类型。
2、为什么呢?
从历史层面:我国的建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环境层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50多个民族,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风格造型各有不同,有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调房;有北京城里的四合院,上海市区的里弄住宅;有傣家的竹楼、客家的土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真可谓千姿百态,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堪称世界民居之首。
从文化层面:民居源于它的实用性特质,融合大自然因素,使建筑美、文学绘画美、自然美融于一体,构成独具一格的民居艺术。环节五、补充
查漏补缺由5号主持人回顾上一环节公布得分情况,,介绍这一环节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答题规则。(补充对一个知识点加5分)环节六、拓展联系实际,拓展课题进行练习,巩固学习目标。设计题:(2分/空,共30分)做题要求:确认——“
A”
否认——“B”主题:餐厅设计
风格:欧式风格
要求:华丽
典雅
大气
温馨
从建筑风格、装饰造型、菜品类型、餐具、服务员服饰等方面着手哥特式建筑
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风格
微派建筑
地中海建筑(
B


A


B


B


B

贵族室内装饰
中式古典
田园装饰
个性演绎
高雅简约(
A


B


B


B


B

西餐(主食
甜点
奶茶)
西餐餐具

A


A

中餐(主菜
面点
粥)
中餐餐具

B


B

中餐服务员
西餐服务员

B


A
)教学反思
:本课由于预先进行了教材处理,使知识更系统、全面,更能使学生理解与吸收;采用多媒体及影像技术更好的协助教学全面地介绍分析建筑艺术,因而学生兴致较高,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体现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尤其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渗透,把握住了美术学科人文学科的特征;课堂融入了学生表演环节,同时亦起到课堂轴线的作用,并且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平台,联系了实际,渗透了德育,活跃了课堂,巩固了知识,一举多得。值得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探究学成果:课件的制作完全由学生亲自完成,整体说来,本课课堂设计较为完整,课堂效果较为明显、突出,突显地方特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然而建筑领域涉及面太广,知识纵横交错,一两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建筑有一定难度,要把握课堂重点,侧重建筑美感的培养和建筑文化的发掘方能达到鉴赏教学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