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10 17:23:08

文档简介

《消化和吸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图片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掌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及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概括总结的能力。
(4)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曲线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观察、资料分析、实际观察掌握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探究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与消化和吸收有关的结构,认同小肠形态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2)通过本节课学习,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及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
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动手实验和技能训练提升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故事会和资料分析突出重点;知识拓展扩展学生视野。www.21-cn-jy.com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口腔的消化”和“观察小肠结构”的用具;馒头、刀、消毒棉絮、镊子、烧杯、试管、碘液等;PPT课件等。 2·1·c·n·j·y
2.学生准备:一小块馒头;收集有关肝脏和阑尾的知识;有关胆固醇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图片导入一家三口的对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图中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
二、新课讲解
教师讲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内呢?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那什么叫消化呢?(学生看书回答)
消化的概念:食物中的淀粉是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只有被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21·cn·jy·com
一、食物的消化
教师讲述: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展示图片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观察后明确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消化腺可以分成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唾液腺;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胰腺等。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消化道及消化腺的功能。
口腔——牙齿咀嚼、舌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食物的通道
消化道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将食物推入大肠
小肠——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腺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使大分子物质彻底被消化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教师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下面,我们将一些器官在自己的身体上对号入座。
【对号入座】说出人体胃、肝、胆、唾液腺的位置并在身体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组织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据挂图找出大致位置。
结论:胃在腹腔左上部;肝在腹腔右上部;胆在腹腔左上部;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
接下来,我们来讲个小故事,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故事会】西瓜籽历险记
一位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咽了下去。这些西瓜籽在这个小朋友体内经过了一天的历险过程。它们先遇到像轧钢轨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被压得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来到一个大袋子里,在这里遇到了“酸雨”。后来它们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长时间,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消失了。走出迷宫,它们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们与一些很臭的东西一起离开了这个小朋友。
教师提出问题:
(1)轧钢轨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是什么?
(2)西瓜籽遇到“酸雨”的地方是消化道中的什么?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
(4)消化道中的“死胡同”是什么?
组织学生回答:牙齿、胃、小肠、盲肠
教师讲述: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你知道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了解一下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首先,请同学们品尝事先准备好的馒头,仔细咀嚼一下,说说自己的体会。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有关?
作出假设:由同学们拓展思维,作出不同的假设。
制订计划: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实施计划: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21·世纪*教育网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⑴⑵⑶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A B C
将A馒头碎屑放入⑴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
将B馒头碎屑放入⑵号试管中,注入2ml清水进行充分搅拌。
将C馒头放入⑶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不进行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www-2-1-cnjy-com
4.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思考:
(1)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2)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3)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学生回答:
(1)模拟人体口腔温度,酶在37℃时作用效果最好。
(2)清除口腔内的杂物,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馒头中的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有甜味。
实验现象: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色;3号试管部分变蓝色。
观察所做实验并得出结论:淀粉遇碘变蓝色。
(1)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淀粉被分解
(2)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淀粉没被分解
(3)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淀粉被部分分解
分析讨论:
(1)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食物,均不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联系:均可促进淀粉的分解。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唾液淀粉酶)
教师讲述:你知道什么是酶吗?
【小资料】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生物体内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展示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21教育网
教师讲述: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参与动物消化系统的工作。以淀粉酶和蛋白酶为代表的一些酶可以将进入消化道的大分子(淀粉和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以便肠道吸收。如淀粉不能被肠道直接吸收,而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更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等肠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不同的酶分解不同的食物底物。21*cnjy*com
教师讲述:除了口腔的消化作用外,还有哪个器官也具有消化功能呢?
3.其他消化器官
展示胃和小肠的图片,分析它们是怎样完成消化功能的?(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结论:胃里有胃腺分泌的大量胃液。胃不停地收缩和蠕动,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变成食糜。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再进入小肠内,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小肠内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消化液,除了可以继续分解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外,还可以将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的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壁毛细血管直接吸收。
教师讲述:消化道中有消化功能的结构:口腔:初步消化淀粉;胃: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甘油+脂肪酸
小结: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1.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2.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知识拓展】你听说过阑尾及阑尾炎吗?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细长而弯曲的盲管,远端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来源:21cnj*y.co*m】
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出处:21教育名师】
典型症状: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低烧;食欲不振和腹胀等。异位急性阑尾炎不易诊断,常误诊为异位所在部位的器官炎性疾病,如肝下或高位急性阑尾炎常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在女性盆腔深处的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盆腔器官炎性疾病等。异位于左下腹时,除已知中肠有不旋转畸形或伴有右位心,一般于术前很难确诊。因此对位于右下腹以外的疼痛和固定压痛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作全面体格检查,要想到异位阑尾炎的可能。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师讲述:食物在小肠中完成消化后,随着小肠的蠕动继续下行,进入大肠。你知道这些小分子物质究竟是在小肠中还是大肠中被消化吸收的吗?我们先来看看小肠的结构特点。
1.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动动手】解剖事先准备好的小肠,观察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由小组选出代表来表达介绍小肠的一些结构特点。21*cnjy*com
  结论:小肠的吸收特点:
  (1)小肠很长,约5-6米。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内表面积。
  (3)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视频播放:《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师讲述:营养物质的吸收除了在小肠中被大量吸收后,还有哪些结构也具有这个功能?
2.其他吸收器官
展示图片胃和大肠
  胃:除了具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外,还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大肠长度一般为1.5米,内表面无环形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师讲述:知道了消化道中与吸收功能有关的器官,谁来归纳一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由学生归纳营养器官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资料】
教师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小肠吸收了这么多的营养物质,接下来,它们会被运送到哪里去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版权所有:21教育】
结论:大多数营养物质经血液汇集到肝脏,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另外,肝脏还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技能训练】(图片展示)解读曲线图
思考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
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曲线图,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结论:1.Y;2.口腔、小肠、胃;3.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教师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掌握了许多有关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知识,接下来我们进入竞赛环节。
【分组竞赛】人体消化系统之最
展示图片。由学生分组以竞赛方式回答,看看哪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人体碱性最大的体液
人体酸性最大的体液
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最强的部位
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组织学生抢答。结论:肝脏、牙齿、胃、小肠、胰液、胃液、小肠、肝脏
【知识拓展】你知道什么是胆固醇?对人体有哪些作用?什么食物里含量比较多?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2-1-c-n-j-y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经代谢还能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并且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会转变为维生素D3,所以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正常人每天膳食中约含胆固醇300-500mg,主要来自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植物性食品不含胆固醇,而含植物固醇如β谷固醇、麦角固醇等,它们不易被人体吸收,摄入过多还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三、总结收获
由同学们来总结,看看我们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同时可以利用课件辅助总结。
四、课堂检验
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A )
A.胃 B.小肠
C.食道 D.咽
2.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D )
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头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
3.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D )
A.水 B.氨基酸
C.葡萄糖 D.麦芽糖
4.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不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A )
A.管壁的结构分为四层 B.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C.腔内有许多环形皱襞 D.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口腔

食道
消化道 胃
消化系统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消化器官:口腔:初步消化淀粉;胃: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2.吸收器官:胃吸收水、无机盐、酒精;
小肠:所有小分子易溶于水中的物质;
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上课难度并不大。突出环节:学生活动和故事会环节可突出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教学。探究实验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唾液的量和温度的控制,保证探究实验的效果显著。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导入新课
太好吃了!没怎么嚼就下去了。
这么快就吃完了?
这孩子!吃饭应该细嚼慢咽。
想一想: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新课讲解
什么叫消化?
由消化系统来完成
大分子
小分子
分解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
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消化道
消化腺
胃里有胃腺
小肠内肠腺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食物的消化
消化系统 名称 功能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食物的通过
食物的通过,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使大分子物质彻底被消化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将粪便排出体外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消化道
消化腺
对号入座
说出胃、肝、胆、唾液腺的位置
胃在腹
腔左上部
肝在腹
腔右上部
胆在腹
腔左上部
唾液腺散布于
各部口腔粘膜内
故事会
一位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咽了下去。这些西瓜籽在这个小朋友体内经过了一天的历险过程。它们先遇到像轧钢轨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被压得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来到一个大袋子里,在这里遇到了“酸雨”。后来它们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走了很长时间,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们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们与一
些很臭的东西一起离开了这个小朋友。
西瓜籽历险记
1.轧钢轨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是什么?
2.西瓜籽遇到“酸雨”的地方是消化道中的什么?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
4.消化道中的“死胡同”是什么?
牙齿

小肠
盲肠
2.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有关?
制定计划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1.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2.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3.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思考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酶在37℃时作用效果最好
清除口腔内的杂物,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馒头中的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有甜味。
实验现象
1.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2.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3.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1
2
3
不变色
变色
部分变色
——淀粉被分解
——淀粉没被分解
——淀粉被部分分解
1.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分析讨论
区别: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食物,均不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唾液能使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联系:均可促进淀粉的分解。
唾液淀粉酶
小资料
你知道什么是酶吗?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生物体内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淀粉酶
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示意图
3.其他消化器官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有消化功能的结构
口腔:初步消化淀粉
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物的消化过程
1.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小结
知识拓展
你听说过阑尾及阑尾炎吗?
位置: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
特点:阑尾像条蚯蚓,其长短各人不同。到了老年,它还会萎缩,甚至很难找到它。
阑尾炎典型症状: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低烧;食欲不振和腹胀等。
东非大裂谷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动动手
小肠的吸收特点:
(1)小肠很长,约5-6米。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内表面积。
(3)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皱襞
绒毛
毛细血管
视频:营养物质的吸收
还有哪些结构也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2.其他吸收器官
胃:吸收少量的
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长度一般为1.5米,内表面无环形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
维生素
营养器官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小结
小资料
小肠吸收这么多的营养物质会被运送到哪里去呢?
大多数营养物质经血液汇集到肝脏,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
解读曲线图
技能训练
思考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
口腔
咽和食道
营养物质未被消化的百分比
大肠
X
Y
蛋白质
Y
口腔、小肠、胃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分组竞赛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人体碱性最大的体液
人体酸性最大的体液
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最强的部位
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肝脏
牙齿

小肠
胰液
胃液
小肠
肝脏
人体消化系统之最
知识拓展
你知道什么是胆固醇吗?
主要来自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总结收获
食物的消化
看看我们学到了什么?
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等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消化器官及消化过程
口腔:初步消化淀粉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的主要器官
1.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2.吸收器官及吸收过程
胃:吸收少量水、无机盐、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
A. 胃 B. 小肠
C. 食道 D. 咽
A
2.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
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头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
D
课堂检验
3.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 水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麦芽糖
D
4.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不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A.管壁的结构分为四层
B.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C.腔内有许多环形皱襞
D.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