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化学下 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化学下 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07 14:06:0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2.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石灰水
3.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都不变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4.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食盐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6.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7.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及生石灰干燥的是( )
A.H2 B.CO C.CO2 D.O2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9.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在一起。21cnjy.co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0.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21·cn·jy·com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讨论交流
①小林自豪地说,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_______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序号“①”、“②”或“③”)。
② 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_______(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11.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使用时,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烧,溃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3)上述用的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的作用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1·c·n·j·y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去的是溶质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1·世纪*教育网
4.【答案】C
【解析】反应前后没有物质脱离体系的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A、D不发生反应,不符合要求;B中产生的CO2逸出体系;C则都发生化学反应且无物质逸出。
5.【答案】C
【解析】C项食盐水浸泡不会除去铁锈,反而会加速菜刀的生锈。
6.【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潮解,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相对而言氯化钠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所以不需要密封保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和生石灰都可以做干燥剂,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钙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干燥二氧化碳。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Fe+2HCl = FeCl2+H2↑
9.【答案】Na2SiO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10.【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HCl Fe(铁) ②除去水壶中水垢(或杀菌消毒)。
【解析】酸的通性如下: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11.【答案】(1)CaO CaO+H2O=Ca(OH)2 塑料袋有隔潮防水的作用,用塑料袋包装生石灰后,生石灰就不能吸收水分 (2)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将猪蹄灼烧致伤 (3)Ca(OH)2+CO2=CaCO3↓+H2O。www-2-1-cnjy-com
【解析】氧化钙俗名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并且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酸、碱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你吃柠檬时,是否感觉很酸?
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采用可行的方法确定其中含有酸?
可用指示剂检测
新课学习
实验目的
注意: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
新课学习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等
新课学习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新课学习
1.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3滴紫色石蕊
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
新课学习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稀NaOH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仍然为无色
溶液仍然为无色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2.金属与酸的作用
镁和盐酸 Mg+2HCl=MgCl2+H2↑
锌和盐酸 Zn+2HCl=ZnCl2+H2↑
铁和盐酸 Fe+2HCl=FeCl2+H2↑
镁和硫酸 Mg+H2SO4=MgSO4+H2↑
锌和硫酸 Zn+H2SO4=ZnSO4+H2↑
铁和硫酸 Fe+H2SO4=FeSO4+H2↑
都有气泡产生
金属+酸→盐+氢气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3.金属氧化物与酸的作用
取一根生锈的铁钉,大头朝下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使生锈的铁钉部分浸没在稀盐酸里,观察现象。当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后,铁钉表面开始出现什么现象?
①锈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变得光亮,溶液变成黄色;
②当铁钉变得光亮后,可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新课学习
氧化铜与硫酸
新课学习
CuO+H2SO4=CuSO4+H2O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新课学习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新课学习
4.碱与酸的作用
在一烧杯里倒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震荡烧杯,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取一滴溶液在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烘烤,观察现象。
溶液呈红色;
玻璃片出现白色固体。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新课学习
HCl+NaOH=NaCl+H2O
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并与同学交流
玻璃片上是蒸发结晶出来的氯化钠,是反应生成的。
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新课学习
熟石灰溶于水
新课学习
取一小勺氢氧化钙放入一烧杯中,再将水注入盛有氢氧化钙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1。将石灰水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2。将适量(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氢氧化钙粉末加入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加入这只试管中,震荡,观察现象3。
1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液体
2白色浑浊液体变为红色
另一试管中仍然是红色浑浊液体
3红色浑浊液体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新课学习
①氢氧化钙不易溶于水,即微溶于水。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显示红色。
③氢氧化钙粉末逐渐被酸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Ca(OH)2+2HCl=CaCl2+2H2O
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不需要加指示剂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u(OH)2+2H2SO4=CuSO4+2H2O
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拓展学习
5.盐与酸的作用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化钡与硫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硝酸银与盐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碳酸钠与盐酸
产生气泡
盐+酸→新盐+新酸
氯化银沉淀
硫酸钡沉淀
总结学习
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
NaOH+HCl=NaCl+H2O
AgNO3+HCl=AgCl↓+HNO3
新课学习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
新课学习
6.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作用
2NaOH+SO3=Na2SO4+H2O
Ca(OH)2+SO2=CaS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新课学习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
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新课学习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拓展学习
7.盐与碱的作用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OH)2+2HCl=CuCl2+2H2O
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
盐+碱→新碱+新盐
总结学习
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露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CuSO4=Na2SO4+Cu(OH)2↓
课堂练习
1.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镁溶液
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A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然后过滤。剩余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A. Cu、Ag B. Fe、Zn C. Pt 、Cu D. Ag、Au
D
B
课堂练习
3.含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的空气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灼热的铜网,剩余气体是(  )
①稀有气体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水蒸气 ⑥氧气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② D.①②③④
4.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C
C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验证了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验证了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作业布置
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厨房中常用的物质的稀溶液中,注意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你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地发生改变。请你回家试一试.
板书设计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谢谢观赏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2)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3)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途径
(2)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敢于质疑、参与实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使用酸,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增强实验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吃柠檬时,是否感觉很酸?
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采用可行的方法确定其中含有酸?
[可用指示剂检测]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21·世纪*教育网
二、新课学习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
注意: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等www-2-1-cnjy-com
视频: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 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 3滴紫色石蕊
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 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 3滴无色酚酞
按图示进行实验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仍为无色
稀硫酸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仍为无色
稀氢氧化钠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变成红色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变成红色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什么?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视频:酸与金属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作用
以上金属与酸的反应中,现象是什么?
[都有气泡产生]
镁和盐酸 Mg+2HCl=MgCl2+H2↑
锌和盐酸 Zn+2HCl=ZnCl2+H2↑
铁和盐酸 Fe+2HCl=FeCl2+H2↑
镁和硫酸 Mg+H2SO4=MgSO4+H2↑
锌和硫酸 Zn+H2SO4=ZnSO4+H2↑
铁和硫酸 Fe+H2SO4=FeSO4+H2↑
可见规律是:金属+酸→盐+氢气
视频:酸与氯化铁的反应
3.金属氧化物与酸的作用
取一根生锈的铁钉,大头朝下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使生锈的铁钉部分浸没在稀盐酸里,观察现象。当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后,铁钉表面开始出现什么现象?21·cn·jy·com
[①锈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变得光亮,溶液变成黄色;
②当铁钉变得光亮后,可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
视频:氧化铜与硫酸
现象是: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CuSO4+H2O
其它氧化物也可与酸发生反应
CuO+2HCl=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可见规律是: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视频:氢氧化钙与稀盐酸
4.碱与酸的作用
在一烧杯里倒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震荡烧杯,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取一滴溶液在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烘烤,观察现象。2-1-c-n-j-y
现象是:溶液呈红色,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玻璃片出现白色固体。
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并与同学交流
[玻璃片上是蒸发结晶出来的氯化钠,是反应生成的。]
可见,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HCl+NaOH=NaCl+H2O
视频:熟石灰溶于水
取一小勺氢氧化钙放入一烧杯中,再将水注入盛有氢氧化钙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1。将石灰水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2。将适量(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氢氧化钙粉末加入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加入这只试管中,震荡,观察现象3。21cnjy.com
[1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液体
2白色浑浊液体变为红色
另一试管中仍然是红色浑浊液体
3红色浑浊液体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从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
①氢氧化钙不易溶于水,即微溶于水。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溶液显示红色。
③氢氧化钙粉末逐渐被酸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即: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不需要加指示剂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a(OH)2+2HCl=CaCl2+2H2O
我们还学习过氢氧化铜与硫酸的作用
Cu(OH)2+2H2SO4=CuSO4+2H2O
可见规律是:碱+酸→盐+水 属于中和反应
视频:稀硫酸与氯化钡的反应
视频:稀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
视频: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5.盐与酸的作用
稀硫酸与氯化钡的反应
现象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aCl2+H2SO4=BaSO4↓+2HCl
稀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
现象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gNO3+HCl=AgCl↓+HNO3
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现象是: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可见规律是:盐+酸→新盐+新酸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我们称为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有
与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Fe+2HCl=FeCl2+H2↑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HCl=NaCl+H2O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AgNO3+HCl=AgCl↓+HNO3
视频: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是:产生浑浊
许多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发生反应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SO2=CaSO3↓+H2O
2NaOH+SO2=Na2SO3+H2O
可见规律是: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视频:氯化铁与氢氧化钠
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视频: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7.盐与碱的作用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现象是什么?
[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OH)2+2HCl=CuCl2+2H2O
可见: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
规律:盐+碱→新碱+新盐
由于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都有相似的性质。
所以碱的通性是:
与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露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2HCl=CaCl2+2H2O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
课堂练习:
1.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 D )21教育网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镁溶液
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A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然后过滤。剩余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B )www.21-cn-jy.com
A. Cu、Ag B. Fe、Zn C. Pt 、Cu D. Ag、Au
3.含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的空气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灼热的铜网,剩余气体是(C )
①稀有气体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水蒸气 ⑥氧气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② D.①②③④
4.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C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验证了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验证了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板书设计】
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作业布置】
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厨房中常用的物质的稀溶液中,注意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你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地发生改变。请你回家试一试.2·1·c·n·j·y
【教学反思】
教材处理到位,这堂课重点讲了酸的三个化学性质,一、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二、酸与氢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三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在讲酸的性质之前就明确的告诉学生酸具有5个化学性质,批注在教材的空白处。在处理酸的前两个化学性质时,都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处理,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并总结化学性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点的讲解了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张老师采取实验演示和实验探究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演示盐酸除锈这个实验时,为了快速的看清楚实验现象,选择用酒精灯来对试管加热,很快就溶液就变成黄色,铁锈很快就除去了,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还看到了气泡产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气泡,从铁锈的铁钉入手,分析铁锈除掉之后,铁钉的成分是铁,当铁遇到酸,就会产生气泡。还采取实验验证来探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