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盔甲( ) 兀地( ) tuí( )唐 lào( )印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搏的宿孺,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②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逸出来了。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媚力。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6分)
①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清风扶细柳,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必说______________,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一儿曰:“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两小儿辩日》)
⑤尽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两段评语。要求:(1)指出平分析存在的问题;(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谈一点看法。(80字以内)(4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鱼丝湿润了我燥热的心。
(1)
(2)
5.近期,电视台晚间播放的电视节目十分精彩。初一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上看电视都看得很晚,第二天还利用课间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晚上很晚才睡,白天又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4分)
①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
。
②假如你是班长,也正想劝说同学们一番。你可以这样说:“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12分)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两小儿辩斗( )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 ⑷孰为汝多知乎( )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8.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2分)
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9.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2分)
10.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2分)
____
阅读《月迹》选段,回答11-15题(12分)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孩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们做了什么。(2分)
1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请你跟孩子们一起找,写出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并分别指出这些地方的“月亮”具体指什么。(3分)
13.从选段最后有关“月亮是个什么”的对话中,你认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月亮还只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吗?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14.你喜欢文中的奶奶还是喜欢孩子们?结合文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15.古人咏月的诗篇很多:
材料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材料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材料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请你就以上某一首诗或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咏月诗,说说古人和课文作者对月的理解有何不同。(3分)(说明:如果比较的是你所知道的其他某首古代咏月诗,在分析时应写出相关的句子)
阅读《三颗枸杞豆》选段,完成16-21题。(11分)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①,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啊!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②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③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6.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②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所以才这么亮”事实真的这样吗?它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么不同?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2—25题。(13分)
荣 誉
为了买它,我们计划了两星期。每天路过,我们总要在橱窗前站一会,贪婪地望着它。终于,我生日那天,4月15日,中午12点整,我们发问了:“多少钱?”“275个法郎,”卖水果的说,“这是头等菠萝,新鲜,汁水多。”
我妻子嫌贵,但我不,比起西瓜来,当然贵,但比起别的菠萝来,大概不贵,于是我们了,带回家来,放在烟灰缸上,好好地端说了一番。我们围着它走了一圈,摸摸它,夸它。多么精致、多么富有异国情调的小东西!顶上长了一撮小小的像是棕榈树的植物。要是给它浇点水,或是放在水盆里,大概很快会长大的吧,说不定还会开花呢。
旅店里马上传开了:9号房间里买了菠萝。清洁女工来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幸见她),她建议我们先削皮,撒上糖,再放一两天。“瞎说。”楼梯口的一个英国女学生告诉我们,“要泡上甜酒才好吃。”一位匈牙利同胞(过去只是见面点点头的关系),写了一张条子塞在门缝中给我们留言:“谁的话都别信!”要厚厚地削一层皮,因为皮不好吃。至于肉,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晚上,我们把菠萝去了皮,吃掉了。什么味道也没有,就像什么瓜,好像还不如瓜。生吃了几口,撒了糖再咬几口,还喝了几口甜酒,勉勉强强地总算吃下去了,最后喝一杯水才彻底下咽。第三天,在楼道里遇到了那个英国女学生。“怎么样?”她问。“很好吃。”我说。她深有所感:“是啊,菠萝毕竟是菠萝。”
从此以后每次路过水果店,我总是在橱窗前站一会儿,希望有机会再买一个。
22.文章开头写买菠萝的时间——“我生日那天,4月15日,中午12点整”,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3.分析第二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所蕴涵的感情或态度。大概要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4.第三段中括号内的文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5.吃菠萝时,文中提到“勉勉强强地总算吃下去了,最后喝一杯水才彻底下咽”,后文又说:”…… “希望有机会再买一个”,两处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
26.本文为何以“荣誉”为题?请从立意和文章中心两方面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30分)
27.根据下面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在___________中成长
①要求从括号中选择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填在题目的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kuī wù 颓 烙
2.搏→博 孺→儒 逸→溢 媚→魅
3.略
4.(1)“正月十五”不会有“一弯金月”;“碧海青天”,不会出现“根根雨丝”。这段写景文字,看似词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 (2)语言生动应以符合生活真实为前提。
5.①批评同学们晚上看电视,影响了学习和休息。②符合语境,语气委婉,意思对即可。如:同学们,电视节目精彩,可我们每个人怀揣的理想更加美好。让我们紧抓最后的复习时间,一起努力、拼搏,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6.(1)争辩,争论 (2)认为 (3)到 (4)谁
7.(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蓬,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8.(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9.孔子不能决也。
10.略。
11.我们在院中望月、饮月、寻月,在河边、在沙滩上追月寻月议月。
12.(1)葡萄叶上、磁花盆儿上、爷爷锨刃儿上、沙滩上,指月光。(2)河水里,指月的倒影。(3)眼睛里,指月影。
13.不是。(1分)这里的月亮已经升华为每个人的理想、美好愿望,丰富的想象力了。文中的句子有: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或“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14.喜欢孩子。理由:充满好奇心,有丰富想像力,有大胸怀,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向往。
喜欢奶奶。理由可从“充满热情”、“童心未泯”、“教育有方”等方面说。
15.文章借月亮表现孩子的童心的美好,奇特的想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温馨融洽向上的感觉;而材料一(材料二或材料三)抒发思乡(战乱或离别)给人带来的愁苦之情,带有伤感之色。
16.含有时光过得很快的意思。
17.“捉住太阳”就是掌握了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此时的“三叔”为虚度的华而悔恨,但已确信,时间“能”抓得住
18.因为抓住了时光,就会勤奋不懈地学习、工作,就会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就能展现时间给人类创造的价值。
19.事实并非真的如此。而是说时光使人类创造了各种辉煌的业绩、成果,时光也因此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注:此答案主旨与第3题大抵一致,分开来作两题,意在强化理解。)
20.第一个“这也是太阳”后用问号,表示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怀疑,而第二个“这也是太阳”后用感叹号,则表示对“我”成为“太阳”的坚信不疑。前后两个不同的句子类型,反映了“三叔”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思想转变过程。“三叔”把“我”的脸蛋比作“太阳”,是对“我”寄予厚望,希望“ 我”的朝气蓬勃,像太阳一样放出光和热,把握住时光,朝着一个理想坚定不移地奋进。
21.从这段文字中,反映了“三叔”他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清醒地认识到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而当自己后悔莫及时,他又把教训留给了后人,希望后生把握时光,做出有为的业绩。
22.详尽地、准确地介绍买菠萝的时间,表达了他们买菠萝时很神圣、很认真的感情。
23.“大概”表时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菠萝的实价,只是盲目推断。“要是”在这里表假设,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当时因为喜欢菠萝而想入非非的情感。
24.不可以。因为括号里的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能更好地为反映主题服务。
25.不矛盾。菠萝在吃的过程中是不尽如人意,但买了菠萝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他们虽”苦”在口上,却甜在心里。
26.本文写的是不被人重视的夫妻俩,因买菠萝而得到了荣耀,成了大家关爱的对象,令人啼笑皆非。以”荣誉”为题,反映了夫妻俩被扭曲的心理,折射了当时嫌贫爱富的现实。文章逆向思维,反向立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件很普通的事,却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态度,读后令人痛心,又发人深思。
27.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