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我国的地理差异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狂,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璧,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3.唐朝诗人杜牧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所指的“杏花村”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A.黄色中国 B.绿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金色中国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关于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三江源地区﹣﹣中华水塔
B.乙﹣﹣长江三角洲﹣﹣鱼米之乡
C.丙﹣﹣黄土高原﹣﹣白山黑水
D.丁﹣﹣港澳﹣﹣东方之珠
5.下列区域主要问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水污染 B.乙﹣草地退化
C.丙﹣水土流失 D.丁﹣火山地震多发
6.中国从南到北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了丰富的美食。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了“南稻北麦”的农作物分布特点。片中所提到的“南”和“北”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太行山
C.巫山—雪峰山 D.昆仑山—祁连山
7.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水源和地形 C.土壤和地形 D.热量和降水
8.“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下图为“中国地理分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贝贝旅行回来说:“我去了一个雪山连绵,牦牛成群的地方,还看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标志。”根据贝贝的描述,请问她去的是图中哪个区域?(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关于图中虚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该线大致是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的连线
C.该线东南部人口少,密度小;西北部人口多,密度大
D.该线反应了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11.丙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读我国地理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2.A所示地形区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13.Ⅰ和Ⅲ分别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A.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华北地区
C.南方地区 西南地区
D.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14.下列表述中属于Ⅱ地区的是:
A.简称“西北六省区”
B.主要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C.黄金宝石储量大
D.全区哈萨克族人占95%以上
15.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②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①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①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②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D.①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②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1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D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谷子
【小题2】图中D区域与C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秦岭﹣黄河
【小题3】图中A区域近年来发展得最快的产业是( )
A.有色金属冶炼 B.采矿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业
【小题4】图中B区域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7.结合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居民以面食为主
C.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小题2】如图中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长白山区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以草地为主
C.③地位于华北平原以林地为主
D.④地位于长江以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 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
B.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19.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②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
C.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
D.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20.甲区域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1.乙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水量大 B.讯期长 C.含沙量大 D.有结冰期
22.下列景观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是 ( )
A.一望无际麦金黄 B.河网密布稻花香
C.白山黑水冬漫长 D.风吹草低见牛羊
右图是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示意图,EFGH是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是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24.《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淮”大致位于图中的
A.A处 B.D处 C.C处 D.E处
25.图中ABCD所在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红土地的是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26.暑假期间,小明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 )
A.沿途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小伙子在海上捕鱼
C.南方地区是水田,北方地区是旱地 D.北京郊区农民正在收获花生
二、综合题
27.读“我国地理分区图” 及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城市代号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①
-4.0
4.6
500
②
-4.7
26
641
③
3.3
27.9
1220
④
-12
20
81
(1)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它们与图中对应的关系是
A B C D (填城市代号数字)
(2)右图中A地区与B地区分界线附近的分别是 山脉和 河流。大致经过 毫米和 ℃等值线。
(3)从青藏地区向东,农业生产活动从以畜牧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
(4)A地区与D地区之间的界线有一段大致与人为的古建筑 一致。
(5)C地与周边地区分界线为 、 、 。
(6)写出图中①数字为东北地区,所在区域内三省简称: 、 、 。
28.读“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甲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_________地区 B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地区 D_________地区
(2)区域C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主要的特色农业是________农业。(河谷农业或绿洲农业)
(3)甲图中A.B两地区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河流)一线。
29.下图所示,A、B、C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a、b、c为四大地理区域的三条界线。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写出来: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a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b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c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降水
(3)丁地与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 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分区:西藏自治区在______,北京市在______ ;福建省在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5)图中甲处的气温和降水,大致为( )
A.5℃ 600mm B.-3℃ 900mm
C.4℃ 850mm D.-3℃ 700mm
(6)在四大地理区域中,为我国主要农耕区的是______和______,为我国主要牧区是______和______。
(7)图中,C区域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8)下列山脉,表示天山的是______
(9)界线b穿过的 (山脉)和 (河流)
30.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我国四大地区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
(2)C和D的分界线是______山、______山?一线.
(3)E是______海峡.
(4)长江、黄河的源头位于________区.
(5)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第一阶梯的是______(填字母)该地区的典型的自然环境的特征是_______.
(6)A、B之间的地理界限大致通过________一线,确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7)A区和C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_一致.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
(1)写出F山脉的两点地理意义。
a 。
b 。
(2)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C 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3)A和B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和D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4)A去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形成的原因是 。
(5)③所在的地形区具有的地表特征是 。
(6)D地区典型的畜种是 ,具有“高原之舟”的美誉,著名的宗教建筑布达拉宫在D区域的 (城市名)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B
5.AB
6.A
7.D
8.D
9.D
10.C
11.A
12.A
13.D
14.C
15.C
16.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D
17.
【小题1】D
【小题2】B
18.A
19.A
20.C
21.D
22.B
23.C
24.D
25.D
26.C
27.
(1)②;③;①;④
(2)秦岭;淮河800mm
(3)畜牧 种植
(4)长城
(5)昆仑;祁连;横断
(6)黑龙江、吉林、辽宁
28.(1)南方、北方、西北、青藏
(2)干旱、绿洲
(3)秦岭、淮河
29.(1)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③、②、①
(3)丙 纬度位置
(4)D A B
(5)C
(6)A和B C和D
(7)D
(8)C
(9)秦岭 淮河
30.
(1)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2)昆仑山 祁连山
(3)台湾
(4)D
(5)D 高寒
(6)秦岭-淮河 气候
(7)400毫米
31.(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的分界线;年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冬季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2)温带季风气候 春小麦 水田 一年二熟到三熟 (3)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或降水) 地势或地形 (4)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群山阻隔,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5)噶斯特地貌密布,地表崎岖,山间多坝子。(5)牦牛,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