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2章《人体的营养》同步检测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A.糖类 B.水 C.无机盐 D.维生素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有效预防坏血病.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4.下列含有主要供能物质较多的一项是( )
A.鱼、鸡蛋 B.面包、土豆 C.花生、芝麻油 D.白菜、苹果
5.青少年要多吃蛋、奶、鱼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 )
A.容易消化的物质 B.容易吸收的物质
C.建造身体的重要原料 D.主要的供能物质
6.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70%以上来自于( )
A.无机盐 B.糖类 C.水分 D.维生素
7.青少年应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 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8.位于人体腹腔左上部的器官是( )
A.胃 B.肺 C.肝脏 D.小肠
9.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10.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1.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12.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1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小肠 B.大肠 C.口腔 D.胃
14.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 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15.食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下列消化腺中,不能分泌蛋白酶的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肠腺 D.胰腺
16.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 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
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
17.如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18.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
19.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彻底消化脂肪
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0.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食道
21.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22.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号1分泌的消化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标号5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首先储存在胆囊,再流入十二直肠
C.标号6中的暂时储存的食物中可能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水、无机盐、维生素
D.标号 1、2、3、4、6、8、11、10、14组成了消化系统的消化道
23.米饭是我们的主食之一,它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和最终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小肠 B.口腔、小肠 C.小肠、小肠 D.大肠、大肠
24.下列不是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是( )
A.小肠位于人体腹腔中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很长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5.下列对消化器官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胃分泌的胃液中含能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
C.胰腺内部的胰岛为内分泌腺
D.肝脏是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26.四位网友在网上晒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
B.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
C.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D.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草莓+水蜜桃)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7.食物“金字塔”(如图所示)是营养学家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计划而提出的.参照食物“金字塔”设计食谱,有利于人们均衡摄取营养物质.请分析回答:
(1)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牛奶、煎鸡蛋、牛排、水果 B.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
C.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 D.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
(2)胆汁是由 分泌的,能促进食物中脂肪成分的消化.
(3)人口腔内的唾液中含有 ,主要对图中第 层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28.小明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感到困惑.通过老师的帮助,他查阅书籍获得以下资料:pH是指溶液的酸碱度,蒸馏水的pH为7(中性),唾液的pH为6.6~7.1(近中性),胃液的pH为0.9~1.5(酸性).同时配出pH为1的盐酸溶液(酸性).据此,小明作出“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①
加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不加
②
加PH不同的溶液
2mL蒸馏水
2mL盐酸
2mL盐酸+2mL蒸馏水
③
加等量的淀粉糊
2mL
2mL
2mL
④
水浴
37℃,10分钟
⑤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
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请分析回答:
(1)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
(2)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 是对照组;
(3)实验结果A为 (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4)试管丙的作用是排除 ;
(5)若实验结果C为变蓝色,B为 ,则假设成立.
29.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消化的部位是[ ] ([]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以下同);蛋白质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2)人的胆囊被切除后,食物中 (填“甲”、“乙”、“丙”)的消化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壁结构特点是 .
30.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2章《人体的营养》同步检测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2016?邵阳)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A.糖类 B.水 C.无机盐 D.维生素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只是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蛋白质主要参与构成细胞.
2.(2016?衡阳)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掌握蛋白质的作用.
3.(2016?菏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有效预防坏血病.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可见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难度较小,其它维生素的作用也要掌握.
4.(2016?永州)下列含有主要供能物质较多的一项是( )
A.鱼、鸡蛋 B.面包、土豆 C.花生、芝麻油 D.白菜、苹果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都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鸡蛋、鱼中主要含蛋白质,面包、土豆主要含糖类,花生、芝麻油主要含脂肪,白菜、苹果主要含维生素,因此面包、土豆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的也比较全面,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5.青少年要多吃蛋、奶、鱼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 )
A.容易消化的物质 B.容易吸收的物质
C.建造身体的重要原料 D.主要的供能物质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解答】解: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可见它能够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材料.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6.(2016?宜兴市)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70%以上来自于( )
A.无机盐 B.糖类 C.水分 D.维生素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等糖类.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故选:B
【点评】关键点: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7.(2016?岳阳)青少年应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 B.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D.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人体内血细胞的数量异常会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例如人体内的某些物质的含量异常,会使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例如维生素缺乏时,人也会有不正常的表现.
【解答】解:A、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形成的,故选项A不正确,符合题意;
B、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的,故选项B正确;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故选项C正确;
D、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原料,因此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一些常见营养缺乏症和激素缺乏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典型,只要认真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8.位于人体腹腔左上部的器官是( )
A.胃 B.肺 C.肝脏 D.小肠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人等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中有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胆囊等器官.
【解答】解:如图:
位于人体腹腔左上部的器官是胃.
故选:A
【点评】关于消化腺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食物的消化过程就行掌握.
9.(2016?怀化)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解答】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故选:D
【点评】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难度较小.
10.(2016?连云港)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解答】解: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A错误;
B、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错误;
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正确;
D、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1.(2016?衡阳)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解答】解: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故A正确;
B、小肠长约5﹣6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B正确;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故C错误;
D、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个D正确.
故选:C
【点评】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可与它的消化功能对比掌握.
12.(2016?广东)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肝脏 B.大肠 C.食道 D.小肠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解答】解:A、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A不符合题意;
B、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B不符合题意;
C、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C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13.(2016?齐齐哈尔)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小肠 B.大肠 C.口腔 D.胃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但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选:A
【点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和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注意应把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区分开来.
14.(2016?滨州)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 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解答】解:淀粉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是: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和参与的消化液.
15.(2016?聊城)食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下列消化腺中,不能分泌蛋白酶的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肠腺 D.胰腺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不同的: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解答】解:A、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蛋白酶,A符合题意;
B、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B不符合题意;
C、肠腺分泌肠液,含有蛋白酶,C不符合题意;
D、胰腺分泌胰液,含有蛋白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是明确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
16.(2016?东营)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 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
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图示表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糖类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消化道的口腔、咽、胃、小肠;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消化淀粉的器官是A口腔和D小肠,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Y第二个被消化,可以判断Y代表蛋白质,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C胃和D小肠,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Z最后被消化,可以判断Z代表脂肪,消化器官是D小肠,C错误.
D、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D正确.
故选:D.
【点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情况要注意重点复习.
17.(2016?潮州)如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条件.请判断加入碘液后试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10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解答】解: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故选:A
【点评】在解答该类探究题时,找出实验设置中的对照实验和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18.(2016?烟台)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解:A、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而不是温度,错误;
B、1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结果是1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而不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错误;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正确;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2号试管内不变蓝、1号试管内变蓝,而不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9.下列对于如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彻底消化脂肪
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图示为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是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解答】解:A、图中的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流入小肠后,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③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C正确;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位置与功能.
20.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食道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解:各段消化道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ABC、口腔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它各段消化道对食物没有消化能力;ABC错误.
D、人体消化系统中,食道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消化系统中各段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要注意: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1.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而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解答】解:A、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A正确;
B、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不是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B错误;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号1分泌的消化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标号5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首先储存在胆囊,再流入十二直肠
C.标号6中的暂时储存的食物中可能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水、无机盐、维生素
D.标号 1、2、3、4、6、8、11、10、14组成了消化系统的消化道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解:由图示可以看出:1唾液腺;2口腔;3咽;4食道;5肝脏;6胃;7胆囊;8十二指肠;9胰腺;10大肠;11小肠;12盲肠;13阑尾;14肛门.
【解答】解:A、标号1唾液腺分泌的消化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正确;
B、标号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首先储存在胆囊,再流入十二直肠,B正确;
C、标号6胃中暂时储存的食物中可能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水、无机盐、维生素,C正确;
D、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2口腔、3咽、4食道、6胃、11小肠、10大肠、14肛门,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
23.(2016?平南县)米饭是我们的主食之一,它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和最终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小肠 B.口腔、小肠 C.小肠、小肠 D.大肠、大肠
【考点】消化道的组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解答】解: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故米饭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和最终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和小肠.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终产物.
24.下列不是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是( )
A.小肠位于人体腹腔中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很长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需要同学们对于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了解清楚.
【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B、C既与消化有关又与吸收有关.D只与吸收有关.A与消化、吸收都没有关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和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对此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熟记于心.
25.下列对消化器官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胃分泌的胃液中含能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酶
C.胰腺内部的胰岛为内分泌腺
D.肝脏是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和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解答】解:A、小肠的面积大,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含有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能对淀粉、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正确;
B、胃分泌的胃液中含能消化蛋白质酶,没有蛋白酶,B错误;
C、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岛为内分泌腺,C正确;
D、肝脏是外分泌腺,能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6.(2016?厦门)四位网友在网上晒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
B.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
C.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D.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草莓+水蜜桃)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分析】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膳食,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据此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A、网友“笑对人生”: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而缺少维生素.故A错误.
B、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主要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但缺少维生素、糖类.故B错误.
C、网友“爱米饭”: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米饭中富含糖类,碎肉豆腐富含蛋白质和油脂,蔬菜汤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
D、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草莓+水蜜桃)主要富含维生素等,但是,缺少糖类、蛋白质和油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食物的合理搭配,解答时要充分理解每种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7.食物“金字塔”(如图所示)是营养学家为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计划而提出的.参照食物“金字塔”设计食谱,有利于人们均衡摄取营养物质.请分析回答:
(1)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D .
A.牛奶、煎鸡蛋、牛排、水果 B.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
C.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 D.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
(2)胆汁是由 肝脏 分泌的,能促进食物中脂肪成分的消化.
(3)人口腔内的唾液中含有 唾液淀粉酶 ,主要对图中第 一 层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设计健康食谱,同时要注意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方面.据此解答.
【解答】解:(1)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选项D的食谱最合理.
(2)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
(3)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使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所以在口腔内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D;(2)肝;(3)唾液淀粉酶;一
【点评】青少年要注意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28.小明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感到困惑.通过老师的帮助,他查阅书籍获得以下资料:pH是指溶液的酸碱度,蒸馏水的pH为7(中性),唾液的pH为6.6~7.1(近中性),胃液的pH为0.9~1.5(酸性).同时配出pH为1的盐酸溶液(酸性).据此,小明作出“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①
加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不加
②
加PH不同的溶液
2mL蒸馏水
2mL盐酸
2mL盐酸+2mL蒸馏水
③
加等量的淀粉糊
2mL
2mL
2mL
④
水浴
37℃,10分钟
⑤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
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请分析回答:
(1)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 ;
(2)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 甲 是对照组;
(3)实验结果A为 不变蓝 (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4)试管丙的作用是排除 唾液淀粉酶作用 ;
(5)若实验结果C为变蓝色,B为 变蓝色 ,则假设成立.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此题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乙与丙,这两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盐酸、唾液.据此解答:
【解答】解:(1)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
(2)(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甲和乙的变量是盐酸,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影响,甲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唾液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变蓝.
(4)试管丙没有加唾液淀粉酶溶液,37℃水浴10分钟后,滴加碘液,C变成了蓝色,此组实验排除唾液淀粉酶作用.
(5)C为变成了蓝色,B为变蓝色这说明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故答案为:(1)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2)甲;(3)不变蓝;(4)唾液淀粉酶作用;(5)变蓝色.
【点评】此题考查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9.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消化的部位是[ ③ ] 胃 ([]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以下同);蛋白质被消化成 氨基酸 才能被吸收.
(2)人的胆囊被切除后,食物中 丙 (填“甲”、“乙”、“丙”)的消化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④ ] 小肠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壁结构特点是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胃,④是小肠,⑤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表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解答】解: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是淀粉,乙代表蛋白质,丙代表脂肪.
(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2)丙代表脂肪.胆囊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胆汁,胆汁是由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3)④段消化道表示小肠,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故答案为:(1)③胃;氨基酸;(2)丙;(3)④小肠;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点评】蛋白质、糖类、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常用如图所示的消化曲线来表示,该曲线表示了这三种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和最终被消化完毕的部位,因此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前提.
30.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A、B .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 .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蓝色不消褪 .
(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 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 .
【考点】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利用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探究.由于是对比实验,作为对比实验时一定注意控制好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不变的量不一样时,就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解答】解:(1)控制变量以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维生素含量受到影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滴入液体体积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对实验没有影响.
(2)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
(3)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实验现象蓝色褪去,说明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在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实验中,由于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因此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蓝色不消褪.
(4)该实验应多设几组进行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同时多选取几种样品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没有重复实验;选取的样本过于单一等.
故答案为:(1)A、B;(2)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
(3)蓝色不消褪;(4)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