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检测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适应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A和C
2.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是( )
A.小于外界大气压
B.等于外界大气压
C.大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膈是胸腔的顶部,腹腔的底部
B.膈是胸腔和腹腔的分隔线
C.膈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
D.膈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D.人呼吸时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5.下列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支气管入肺后反复交叉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6.空气中的氧气从肺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
A.四层
B.三层
C.二层
D.一层
7.人体吸进去的氧气用于( )
A.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放出能量
B.使大脑清醒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
8.如图是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和“”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②表示的气体成分和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为( )
A.氧气
二层细胞
B.二氧化碳
二层细胞
C.氧气
四层细胞
D.二氧化碳
四层细胞
9.吸气时,人体膈肌和胸腔所处的状态( )
A.膈肌收缩,胸腔变小
B.膈肌舒张,胸腔变小
C.膈肌收缩,胸腔扩大
D.膈肌舒张,胸腔扩大
10.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 )
A.呼吸作用
B.扩散作用
C.消化作用
D.呼吸运动
11.呼吸运动是指呼气和吸入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肺泡的弹性
B.气体分子的扩散
C.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12.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呼气
B.乙表示吸气
C.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
D.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13.如图为肺部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的壁均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吸气时,肺泡鼓起,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人血液
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D.如图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人体内A的数目有极多
1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
A.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的含量
B.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一样多
D.氧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15.下列示意图中,用气球、橡皮膜、玻璃罩等模拟呼吸的过程.请据图选出描述正确的一项( )
A.图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泡
B.图丙模拟人体的吸气过程
C.图中橡皮膜模拟膈
D.图丁模拟人体的呼气过程
16.外界氧气进入人体细胞的四个过程依次是( )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④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人体内的肺泡数量多,其意义是( )
A.使气体流通增强
B.使肺内气体容量增加
C.使肺内氧含量增加
D.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18.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为什么先要清除口、鼻内杂物( )
A.因为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B.杂物会影响溺水者的健康
C.人工呼吸要在保持卫生
D.杂物造成溺水者呼吸困难
19.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有( )
A.胸肌和腹肌
B.肋间内肌和胸肌
C.肋间外肌和腹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20.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D.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1.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22.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咽、喉只是气体的通道
23.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4.在呼吸系统的组成中,其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的原因是( )
A.体积大
B.能进行气体交换
C.数量多
D.弹性好
2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26.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27.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二.解答题(共3小题)
28.根据人在平静呼吸状态时体内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填写下表:
肋间肌
肋
骨
膈
肌
膈顶部
胸
廓
肺
吸气
呼气
29.根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图中B表示的是 ,图中C表示的是 ,图中E表示的是 .
(3)用手下拉E,小气球 ,表示 过程,说明 .
3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具有清洁、 及 功能.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2] .
(3)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5] .
(4)肺从外界吸入的气体,最终到达图B过程中膈肌处于 (收缩或舒张)状态,胸腔 (扩大或缩小)肺内的气压 外界气压.
(5)图C中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很薄,仅由 上皮细胞构成.6代表的物质是 ,7代表的物质是 .6和7通过 作用进入到毛细血管中.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第2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检测解析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适应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A和C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据此解答.
【解答】解: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①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2.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是( )
A.小于外界大气压
B.等于外界大气压
C.大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解答】解: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的收缩使肺容量随肺扩张而增大,从而使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时由于呼吸肌的舒张,肺容积缩小,使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就排出,而在吸气刚刚停止呼气还没有开始时,肺与外界没有压力差,即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故选:B
【点评】吸气和呼气的进行依赖于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的压力差,肺内气体永远是混合气体,因为即使尽力呼气,肺内气体也不能完全呼出.
3.下列关于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膈是胸腔的顶部,腹腔的底部
B.膈是胸腔和腹腔的分隔线
C.膈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
D.膈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膈是一个器官,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称为膈肌,主要组织是肌肉组织.
【解答】解:A、膈是胸腔的底部,腹腔的顶部,A符合题意;
B、膈是一层肌肉膜,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把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B不符合题意;
C、膈肌属于呼吸机,膈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人等哺乳动物的体内有膈,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膈是一层肌肉层,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通过收缩和舒张使呼吸系统完成呼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的含量减少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D.人呼吸时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是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5.下列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支气管入肺后反复交叉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本题考查肺的结构和功能.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解答】解答: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综上所述: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肺的结构和功能,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难度偏低.
6.空气中的氧气从肺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 )
A.四层
B.三层
C.二层
D.一层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解答】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
故选:C.
【点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7.人体吸进去的氧气用于( )
A.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放出能量
B.使大脑清醒
C.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
【考点】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分析】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满足细胞生活的需要,该过程即呼吸作用
【解答】解:A、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人体获得能量,而不是使大脑清醒,A错误;
B、人体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必须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人体通过呼吸吸进的氧气主要用于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井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B正确;
C、人体吸进的氧气虽然进入肺,但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用于细胞内有机物分解,C错误;
D、正常的呼吸,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有机物分解,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体重并不减轻,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等知识点的理解,明确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用于有机物的分解
8.如图是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和“”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②表示的气体成分和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为( )
A.氧气
二层细胞
B.二氧化碳
二层细胞
C.氧气
四层细胞
D.二氧化碳
四层细胞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由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
【解答】解:由图示箭头方向可以确定①表示二氧化碳,②所示氧气.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表示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
故选:A
【点评】熟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9.吸气时,人体膈肌和胸腔所处的状态( )
A.膈肌收缩,胸腔变小
B.膈肌舒张,胸腔变小
C.膈肌收缩,胸腔扩大
D.膈肌舒张,胸腔扩大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其中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据此解答.
【解答】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因此人体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大,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缩小.
10.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 )
A.呼吸作用
B.扩散作用
C.消化作用
D.呼吸运动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故选:B
【点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11.呼吸运动是指呼气和吸入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肺泡的弹性
B.气体分子的扩散
C.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据此解答.
【解答】解: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故选:C
【点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12.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呼气
B.乙表示吸气
C.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
D.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
【解答】解:A、甲图中③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A正确;
B、乙图中③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B正确;
C、乙图中③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因此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D、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对气体有清洁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3.如图为肺部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的壁均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吸气时,肺泡鼓起,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人血液
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D.如图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人体内A的数目有极多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图中的A是肺泡,B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是红细胞.
【解答】解:A、图示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A错误;
B、吸气时,肺内气压降低,肺泡鼓起,气体进入肺泡.肺泡中氧的浓度高于周围血液,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完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B正确.
C、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肺泡,然后呼气排出体外.C正确;
D、图示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人体内肺泡的数目有极多.D正确.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气体交换的原理.
1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
A.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的含量
B.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一样多
D.氧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考点】呼气和吸气;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分析】在人体内经过两次气体交换以后,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之前呼入的空气相比,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但氧气的含量却仍然高于二氧化碳含量.
【解答】解:在人体吸入的气体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大约为16%,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4.5%,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含量确实下降,二氧化碳含量确实上升了,但是氧的含量却仍然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易错题,同学们往往与吸入空气比较,确实是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虽然这样,但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仍旧不如氧气的含量高.
15.下列示意图中,用气球、橡皮膜、玻璃罩等模拟呼吸的过程.请据图选出描述正确的一项( )
A.图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泡
B.图丙模拟人体的吸气过程
C.图中橡皮膜模拟膈
D.图丁模拟人体的呼气过程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缩小.图示实验装置中,气球模拟肺,玻璃罩模拟胸廓,橡皮膜模拟膈肌.据此解答.
【解答】解:A、图中气球模拟的是肺,而不是肺泡.该项说法错误.
B、图丙的膈肌顶部上升,说明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这是呼气过程.该项说法错误.
C、橡皮膜具有弹性,向下牵拉,顶部下降;松手后,借弹力上升,说明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该项说法正确.
D、图丁中,膈肌顶部下降,说明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被动扩张而不是回缩,这与事实不符.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6.外界氧气进入人体细胞的四个过程依次是( )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④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
【解答】解: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外界的氧气进入肺内,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因此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细胞的正确顺序是:①→②→③→④.
故选:D
【点评】关于呼吸的几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
17.人体内的肺泡数量多,其意义是( )
A.使气体流通增强
B.使肺内气体容量增加
C.使肺内氧含量增加
D.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析】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个体微小,其表面积也很小,只有靠增加数目来加大表面积,从而增大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解答】答:A:肺泡数目多,并不能使气流加快,再者,气体流通加快,反而降低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故不符合题意.
B:肺的总容积是一定的,增加肺泡数目并不能使肺内储存的气体量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C:肺的总容气量不变,肺内氧气含量也不会增多,故不符合题意.
D:肺泡数目增多,其表面积之和就大,因而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18.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为什么先要清除口、鼻内杂物( )
A.因为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B.杂物会影响溺水者的健康
C.人工呼吸要在保持卫生
D.杂物造成溺水者呼吸困难
【考点】人工呼吸.【分析】对于溺水、煤气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患者,我们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施救,思考解答.
【解答】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故选:A
【点评】掌握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了解其注意事项.
19.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有( )
A.胸肌和腹肌
B.肋间内肌和胸肌
C.肋间外肌和腹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胸廓是有胸骨、肋骨、胸部的椎骨构成,肋骨间的肌肉称为肋间肌,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称为膈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合称呼吸肌,人体的呼吸运动就是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根据以上内容可知:A、B、C都是不符合题意的.
故选:D
【点评】呼吸肌的构成要牢记,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20.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D.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B、D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ABD正确.
C、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错误C.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1.(2016 长沙)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如图所示:.
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而不是有利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22.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咽、喉只是气体的通道
【考点】肺的结构;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解答】解:A、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故此选项正确;
B、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故此选项正确;
C、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此选项正确;
D、咽、喉是气体的通道,其中咽还是食物进出的通道,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功能以及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道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
23.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故选:C.
【点评】注意: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24.在呼吸系统的组成中,其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的原因是( )
A.体积大
B.能进行气体交换
C.数量多
D.弹性好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如图:
【解答】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故选:B
【点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有两个,左右各一
B.肺位于腹腔
C.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在胸腔里,左右各一个,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没有软骨支撑.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了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一道基础性题.
26.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哮喘的影响,可结合呼吸道的组成及功能以及肺的通气方面来来分析.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因此影响了肺泡的收缩扩张功能,使肺内气压变化较小,故影响了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的收缩扩张引起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7.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考点】肺的结构.【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答:A: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为错误项.
C: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为正确项.
D: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为错误项.
故选:C
【点评】关键知道肺是由大量肺泡构成的,完成呼吸后后因存有气体使体积变大会浮在水面.
二.解答题(共3小题)
28.根据人在平静呼吸状态时体内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填写下表:
肋间肌
肋
骨
膈
肌
膈顶部
胸
廓
肺
吸气
收缩
向上向下
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大
呼气
舒张
下降
舒张
回升
缩小
缩小
【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故答案为:
肋间肌
肋
骨
膈
肌
膈顶部
胸
廓
肺
吸气
收缩
向上向下
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大
呼气
舒张
下降
舒张
回升
缩小
缩小
【点评】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29.根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气管 ,图中B表示的是 支气管 ,图中C表示的是 肺 ,图中E表示的是 膈肌 .
(3)用手下拉E,小气球 变大 ,表示 吸气 过程,说明 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
【考点】呼气和吸气.【分析】1、上图所示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图中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胸廓,E代表膈肌.改图表示吸气.
2、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据此解答.
【解答】解:(1)该图表示膈肌收缩,此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2)图中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胸廓,E代表膈肌.
(3)当用手拉下橡皮膜时,钟罩容积增大,内部气压降低气球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气进入气球表示吸气,所以.此图表示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1)吸气;(2)气管;支气管;肺;膈肌;(3)变大;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吸气和呼吸时膈肌的变化.
3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具有清洁、 温暖 及 湿润 功能.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2] 咽 .
(3)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5] 肺 .
(4)肺从外界吸入的气体,最终到达图B过程中膈肌处于 收缩 (收缩或舒张)状态,胸腔 扩大 (扩大或缩小)肺内的气压 小于 外界气压.
(5)图C中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很薄,仅由 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6代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7代表的物质是 氧气 .6和7通过 气体扩散 作用进入到毛细血管中.
【考点】肺的结构;呼吸系统的组成.【分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1鼻腔、2咽、3喉、4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解答】解:(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2)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4)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5)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图中6是二氧化碳,7氧气,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
故答案为:(1)温暖;湿润;(2)咽;(3)肺;(4)收缩;扩大;小于;(5)一层;二氧化碳;氧气;气体扩散
【点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