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7 14: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52分)
1.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滥用》一文中写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行有常”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2.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评判别人的
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古代中国“士”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
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天下,维护“三纲五常”的秩序
C.
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王朝更迭
D.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
3.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
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
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4.理学又称为“道学”、“新儒学”。这反映了理学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的
A.研究方法 
B.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
C.“仁”的思想 
 
D.性善论
5.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姓名
成就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6.阎立本在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府十八学士图》及后来所画的《永徽朝臣图》都是描绘当时文臣谋士的大型作品。贞观十七年(643年)画的《凌烟阁功臣图》,更是继汉代麒麟阁及南宫云台画功臣像后为表彰功臣勋将而进行的重要创作。这些作品的主要功能是
A.树立道德楷模
B.为巩固政权服务
C.描绘重大事件
D.歌颂王朝的威德
7.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
赵孟頫《古木竹石图》
A.“造型写实”
B.“境生象外画中诗”
C.“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
D.“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9.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经商思想淡化
C.拜金主义盛行
D.商品经济发展
10.“一般来说,当帝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在近代中国,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11.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
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
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12.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13.“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
层薄纸!”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
1917年《新青年》4卷1号。这首诗反映出
①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②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
③揭示了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抨击
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C.婚姻观念中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
D.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15.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
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16.中国早期译者翻译《物种起源》,对“evolution”一词的翻译强化了“进步”的含义,
认为生物的改变,一定是朝“进步”的方向而去。而达尔文自己却不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必然
朝着“进步的倾向”。近代译者对《物种起源》的翻译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看重
A.实用性
B.科学性
C.基础性
D.思想性
17.“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
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
理解正确的是
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
18.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
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的这段话
A.开启了改革的进程
B.进一步解放思想
C.指导了党建工作
D.破除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束缚
19.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这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C.“文化大革命”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20.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
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
源泉。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
A.《九十五条论纲》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社会契约论》
D.《十日谈》
21.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
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
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冲击神学世界观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2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
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23.“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
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
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4.严复评论道:“自其例出,而后天学明、人事利者也。”这直接揭示了牛顿力学体系
A.缓和了神学和科学的矛盾
B.促成人们对自然、社会认识的飞跃
C.导致启蒙运动在英国首先兴起
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科学原理
25.法国浪漫主义思潮推动者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26.下列三幅图体现了《蒙娜丽莎》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蒙娜丽莎》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创作的主观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
27.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具有反对君主专制体制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问题一 看法与理由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情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
问题二 主题与原因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问题三 影响与来源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相关观点。(6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6分)
(3)有的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作用有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才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你同意哪一种说法?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普罗泰格拉对神的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6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在英国,对印刷品的审查始于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时代。当时,他寻求保护国教和王权。他的继任者则利用审查制度来推行不同的宗教政策。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通过多部法律对报刊和戏剧进行审查,以保证它们不背离她所认定的英国国教,不传播天主教思想和不批评王室。其中,1559年的一道法令规定出版由大主教进行管制。为控制报刊,王室1557年责成书商公会发放印刷许可证,规定每本书刊必须得到许可方可出版。在其后一个多世纪中,尽管英国发生了革命,但王室继续实行国家审查制度,尽管其目的越来越多是为了维护王室免遭批评。……最后,17世纪以来的报纸形成了难以审查的出版机制。由于报纸是地方性的和短命的,任何审查都必须快速和就地进行,因此,过去的审查方式难以适应对这些新式印刷品的审查。于是在1695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停止了对书面材料的出版前审查。
——展江《英国专制君王花样百出的出版钳制手段》
请回答:
(1)英国王室实行书刊审查制度的目的前后有什么不同?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后期英国停止对出版物审查制度的因素。(6分)


一、选择题
ADCBB
BBDDC
DCACC
ADBDD
BBDBAB
二、主观题
27.(1)宋明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强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家极端强调妇女要保持贞洁;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要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的爱情追求。明朝末期,在商品经济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人性解放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李贽强调爱情作为人欲的合理性,肯定卓文君的爱情追求。(6分)
(2)主题: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之大害,主张“无君”。原因: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全面强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6分)
(3)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虽然明清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民主思想并未在当时产生社会作用,但是其传承了中国的“民本”意识,将经济上的“民本”发展为政治上的“民本”,具有明显的近代“民权”色彩。这种民主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续到了中国近代,是中国近代将西方的启蒙思想本土化的思想基础,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重要基础。
或同意第二种说法。理由:明清之际的思想虽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民主的色彩,但是这种思想停留在书院中并没有同当时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没有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因此没有持续性。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并不是明清之际的思想的发展,而是在西方国家殖民侵略的过程中,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任选一种说法即可5分)
28.(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5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影响:提升世俗权力,动摇教会的权威,有利于教随国定原则的确立。(4分))
(3)主要内容:宗教上,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权统治,主张信仰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6分))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2分)
29.(1)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国教和王权,后来是为了避免王室受到批评。
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影响;英王掌控了英国国教的教权,并利用教权强化专制统治;后来王权逐渐成为社会舆论批判的焦点。(8分)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王权受到限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削弱;英国革命过程中的共和思想或者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报刊具有地方性和短时性的特点,很难完全控制。(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