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 7.2.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 7.2.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07 18:24:54

文档简介

7.2.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4)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应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总复习”中的内容,从日常练习情况看,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掌握比较扎实,对公式之间的关系也不陌生,这是因为五年级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已经帮助他们梳理过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有能力去将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因此在教学时,我运用数学生态课堂导学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提前布置学生通过导学案回顾整理,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知识再次进行系统梳理,帮助他们经历复习过程、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借助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让不同学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关键: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
2、揭题: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应用
活动2【讲授】自主整理、整体建构
一、自主整理、整体建构。
1.回顾一下,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2.请大家拿出导学案,交流自主整理部分。(出示合作要求)
二、构建网络,内化知识。
1、梳理推导过程
小组汇报:每人负责一个图形,选择教师准备的学具说出公式推导过程。
2.构建网络,内化知识。
(1)我们研究面积公式的时候,都运用了什么策略
(2)在转化时分别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3)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交流,根据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你能重新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活动3【活动】自我纠错、反思提升
自我纠错、反思提升。
1.交流导学案自我纠错部分。
2.反馈,学生列举错题。
3.学生试做,体验错误原因。
4.共同感悟、归纳错因。
活动4【练习】综合运用,形成技能。(共9张PPT)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应用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一、交流导学案的“自主整理”部分:
1.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每人选择一个图形在小组内说一说推导过程,准备大组交流。
合作要求:
思考:
根据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交流,你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整理,画出来吗?
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本同干知,发其一端而已。
——刘徽
二、交流导学案的“自我纠错”部分:
1.收集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易错题,分析错误原因。
2.小组内选择一个典型错误准备大组交流。
合作要求:


3.14×4÷2
+4

3.14
×(4÷2)2÷2

3.14
×(4÷2)2

求下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上元小学生态园有一块正方形花坛,学校准备在上面种植花草,开展了图案设计比赛。
猜一猜,哪种设计的面积最大(涂色部分种植花草)?
算一算,如果正方形面积是80平方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h
15m
20m
①300
②420
③240

d=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