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中国人的心灵家园在哪里?现代人的心灵家园在哪里?世界向何处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四川仪陇思德小学 周太舸走近孔子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走近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今山东省邹城市)。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子像《孟子》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名人故事知多少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您的臣子当中,有一个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然后到楚国游历的人。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抛弃他。”(这里可以用“抛弃他”,但好一点的解释是“和他绝交,断交")
孟子说:“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说:“一个君主不能治理好他的国家,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环顾身边的大臣们,却说别的事情了。王顾左右而言他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 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出尔反尔成语1、色厉内荏sè??lì??nèi??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yán??bù??jí??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shā??shēn??chéng??ré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hòu??shēng??kě??wè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èn??zhòng??dào??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jǔ??yī??fǎn??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jiàn??xián??sī??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zhī??zhǐ??wéi??zhī??zhī,bù??zhī??wéi??bù??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1、杯水车薪bēi??shuǐ??chē??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2、不言而喻bù??yán??ér??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曾经沧海céng??jīng??cāng??hǎi??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孔子语录关于诗歌: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关于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关于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于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关于交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处事:敏于事而慎于言。孟子语录尽信书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孔孟的名言及赏析 活 动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零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能够叫大丈夫。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这句话是孟子所说
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默写填空(2006年大连卷)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到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到苏轼,你会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到孟子,你会想到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其他2006中考考题精选 中考链接 2006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
★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岛内“倒扁”呼声四起,陈水扁真 可谓是:2006中考考题精选长春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
★ 《论语》中表达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来修正自己的句子是: 中考链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业: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论语》的温度 历史的天空,烟尘滚滚,淡去了王侯将相的身影,隐没了大秦阿房的残垣,消逝了运河灵渠的繁忙。甚至于历史的车轮轧过的痕迹,也早已悄然无踪。
然而,泱泱大国,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总有些像《论语》一样的典籍,早已褪去迷离的色彩,却余温尚存,甚至触手可及。 穿越尘封千年的隧道,纵观自春秋而至晚清的历史烟云。你怎么也不会忽略这一阶层——士人。三更明月,五更鸡啼,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读,不为其他的什么,只为金殿独占鳌头,光耀门楣。
那么我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呢?
行文至此,我停下笔来想想:推己及人也是启发我们心智的途径之一。那就来一次推人及己吧!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低眉仰首之间,胸次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许是经典给大多数人的启示,然而《论语》告诉我们更多的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积极向上”。也许,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或成功,或失败,但心态很重要。
《论语》非热非冰,是一种永恒的温度,温暖透心。择善而从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 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思古及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头脑。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享受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败的糟粕所毒害而锒铛入狱。他们因为“不善而从”,终成咎由自取的可悲者。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
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功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进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学习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