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2. “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3.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www-2-1-cnjy-com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4.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5. 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交子 会子 美元 英镑
A B C Dwww.21-cn-jy.com
6.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
7. 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8.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二、填空题
1、北宋初年,福建从越南引进 ①___。 ② 成为重要的粮仓。中国有:“苏湖熟,天下足“。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21cnjy.com
2、宋代的 ①___发达。宋锦、云锦、蜀锦精美绝伦。 ② 和_③__ 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3、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把昌南镇改为名 ①___,是江南最大的制瓷业中心,别名“瓷都。
4、宋代,经商要带很多钱,但铜钱、金子太重,所以我更喜欢携带纸币 —— ①___。
三、材料题
1. 材料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材料表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出处:21教育名师】
(2) 由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两点)?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有:“苏湖熟,天下足”。南方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中的“东南”可知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在南方。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瓷业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把昌南镇改为名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制瓷业中心,别名“瓷都。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制瓷业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繁荣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宋代针铺商标”、“ 交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商业繁荣。BCD和火的使用无关,应排除。故选A。21*cnjy*com
【点评】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是宋代商业繁荣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A。
【解析】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知识。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外贸易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有专管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是海外贸易相关知识。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开封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仔细审题,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中“原因”而不是结果,“苏湖熟,天下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故选D。
【点评】本题较难,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占城稻;②苏州、湖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农业的相关知识。
2.【答案】①丝织业;②成都;③杭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丝织业的相关知识。
3. 【答案】①景德镇。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制瓷业的相关知识。
4. 【答案】①交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繁荣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人手;南方的自然条件较好。21教育网
(2)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等。(意思对即可)2·1·c·n·j·y
【解析】1、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以及大量劳动了。启示:要重视科技发展。
2、气温下降,使南方相对适宜农业发展;南方自然环境保持较好。启示: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3、南方相对安定。 启示: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
(2)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帮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提高学生依据历史资料发挥历史想象力的能力。 【版权所有:21教育】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感知体会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依据历史资料概括自己的观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学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21*cnjy*com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江南的变化: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师生讨论:人少,生产落后,贫富差距小。(西汉)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饥。
——沈约《宋书》
师生讨论:物产丰盛,粮食产量高。(南北朝)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师生讨论:美好,引人怀念。(唐朝)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师生讨论: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宋朝)
结论:江南地区繁荣发展,逐渐超过北方。见第2张PPT。
过渡:南方经济的发展怎样呢?我们一起学习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解开了谜底。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苏湖熟,天下足”
手工业的发达
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
第一篇章:“苏湖熟,天下足”
课件展示:南方农业的发展——你知道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吗?有何表现呢?见第6张PPT。
学生活动:1、南方战乱少,大批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2、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的发展
3、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过渡:中国南方农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呢?
课件展示:北宋初年,福建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中国有:“苏湖熟,天下足“。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见第7张PPT。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件展示: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学生活动: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见第8张PPT。
教师点评、学生讲述:1、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以及大量劳动了。
启示:要重视科技发展。
2、气温下降,使南方相对适宜农业发展;南方自然环境保持较好。
启示: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3、南方相对安定。 启示: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课件展示: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见第9张PPT。
师生活动: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过渡:中国南方农业的发达,手工业怎样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手工业的发达。
第二篇章:手工业的发达
课件展示:丝织业发达:宋代的丝织业发达。宋锦、云锦、蜀锦精美绝伦。成都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见第11张PPT。21cnjy.com
课件展示:棉纺织业在宋代成为产棉区主要的家庭副业。到元代,普遍发展。松江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见第12张PPT。21·cn·jy·com
课件展示:制瓷业发达——宋代五大官窑:钧窑【河南 禹州 】、汝窑【河南 宝丰 】、官窑【河南 开封 】、哥窑【浙江 龙泉 】、定窑【河北 曲阳 】并行赏其制造的瓷器。见第13张PPT。
课件展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把昌南镇改为名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制瓷业中心,别名“瓷都。见第14张PPT。www.21-cn-jy.com
课件展示:造船业发达。新闻速读:
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木造航海货船。复原后这艘宋代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一艘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
它具有夹底造型,三重壳板、多根诡杆、隔舱数多等特点。反映出规模巨大,结构坚固、宜于装载、抗风力强、稳定性好,吃水深等适于适于远洋航行的优良造船技术。2·1·c·n·j·y
问: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见第15张PPT。
教师对学生的自编自演进行点评:造船业发达。
课件展示:造船业发达,泉州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见第16张PPT。
过渡:中国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商业与海外贸易怎样呢?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篇章: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
课件展示:北宋住宅区(坊)、商业区(市)的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出现早市、夜市。见第18张PPT。www-2-1-cnjy-com
师:唐都长安与北宋开封相比有什么不同?见第19张PPT。
学生讨论: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
北宋住宅区(坊)、商业区(市)的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学生活动:找一找: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囊括了哪里地区?见第20张PPT。
教师明确:宋代,海外贸易范围扩大。
课件展示:海外贸易。①大商港:广州、泉州;②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见第21张PPT。
教师明确:经商要带很多钱,但铜钱、金子太重,所以我更喜欢携带纸币 —— 交子。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了解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让学生依据历史资料发挥历史想象力的能力。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
1.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材料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答案:C
2. 你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商人,到景德镇经商,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的是( )
A、铁制品 B、铜制品 C、瓷器 D、丝织品
答案:C
3.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答案:D
4. 材料:朝廷在故都(汴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2-1-c-n-j-y
——《陆游集》
1、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什么变化?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2)南方战乱少,大批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的发展;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较好。21*cnjy*com
5、 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来源:21cnj*y.co*m】
——《东京梦华录》
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北宋时,已出现夜市,并合法化。
4、感情提升
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学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出处:21教育名师】
5. 布置作业
(1)说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原因、表现。)
(2). 做同步学习
【板书设计】
1. “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达: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3. 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1)商业发展的特点。
(2)市舶司的设立。
(3)纸币的出现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苏湖熟,天下足”、(二)手工业的发达、(三)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教师提问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21教育网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上台展示和回答问题时,有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饥。 ——沈约《宋书》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的变化
人少,生产落后,贫富差距小。
美好,引人怀念。
物产丰盛,粮食产量高。
江南地区繁荣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P59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情境导入
第9课 宋与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
讲授新课
“苏湖熟,天下足”
1、南方战乱少,大批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2、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的发展
3、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南方农业的发展
你知道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吗?有何表现呢?
初年,福建从 引进占城稻。
、 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 。
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
北宋
越南
苏州
湖州
水稻
南方
棉花
长江流域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以及大量劳动了。
气温下降,使南方相对适宜农业发展;南方自然环境保持较好。
南方相对安定。
要重视科技发展。
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苏湖粮仓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金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经济重心南宋时最终完成南移
第二篇章
手工业的发达
阅读卡 缂丝,是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和摹缂名人书画。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代的丝织业发达。 、 、 精美绝伦。
和 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宋锦
云锦
蜀锦
成都
杭州
丝织业发达
宋人《纺车图》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棉纺织业在宋代成为产棉区主要的家庭副业。到元代,普遍发展。 一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松江
制瓷业发达
钧窑【河南 禹州 】
汝窑【河南 宝丰 】
官窑【河南 开封 】
定窑【河北 曲阳 】
哥窑【浙江 龙泉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宋代五大官窑
汝窑三足洗
哥瓷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景德镇瓷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把昌南镇改为名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制瓷业中心。
别名“瓷都”。
新闻速读:
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木造航海货船。复原后这艘宋代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一艘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
它具有夹底造型,三重壳板、多根诡杆、隔舱数多等特点。反映出规模巨大,结构坚固、宜于装载、抗风力强、稳定性好,吃水深等适于适于远洋航行的优良造船技术。
问: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
宋代造船技术先进。
造船业发达。
泉州
造船业发达
泉州
造船业发达,
泉州
造船技术最
为精良。
第三篇章
商业的繁荣与
海外贸易的兴盛
《清北宋住宅区(坊)、商业区(市)的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出现早市、夜市。。
唐都长安与北宋开封相比有什么不同?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
北宋住宅区(坊)、商业区(市)的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高丽、日本
印度
东非
阿拉伯半岛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扩大。
找一找: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囊括了哪里地区?
考考你:你知道我
们从哪里出海吗?
海外贸易
广州
泉州
①大商港:
广州、泉州
②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考考你:我们出海经
商要到哪儿办手续?
经商要带很多钱,但铜钱、金子
太重,所以我更喜欢携带纸币 。
交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了解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让学生依据历史资料发挥历史想象力的能力。
总结
“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经济发展的
原因、表现。
2.手工业的发达:丝织业、棉纺织业、
制瓷业、造船业。
3.商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兴盛:
(1)商业发展的特点。
(2)市舶司的设立。
(3)纸币的出现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板书
1
2
3
4
史海扬帆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材料说明(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练习
C
你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商人,到景德镇经商,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的是( )
A、铁制品 B、铜制品
C、瓷器 D、丝织品
练习
C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练习
D
材料:朝廷在故都(汴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1、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什么变化?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1、南方战乱少,大批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2、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的发展
3、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保护较好。
练习
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东京梦华录》
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北宋时,已出现夜市,并合法化。
练习
说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表现。)
2. 做同步学习
布置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