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8 16:52:14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时空概念。(2)通过依据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指导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
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特点。体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双方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由于开放,各族人民你来我往,有的还联姻结亲,奏响民族交融的和谐乐章。由于开放,各国外交使节纷纷来华,中国民间使者有的东渡,有的西行,谱写了中外交流的美好篇章。21cnjy.com
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教师:1、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吐蕃人。他们饲养耗牛,种植青棵,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吐蕃人是藏族的先民。www.21-cn-jy.com
教师:2、说一说谁统一了吐蕃?统一的 时间、都城?
学生: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教师:3、议一议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到吐蕃
学生: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遣唐使来华与鉴真东渡
教师:1、说说日本派遣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
学生:学习唐朝先进科技文化
教师:2、遣唐使回到日本后,给日本带来的哪些影响?
学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3、看看长安、日本在地图上的位置。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
教师:4、思考与讨论:这座鉴真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想一想,为什么样鉴真在日本人民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www-2-1-cnjy-com
学生:鉴真不畏艰难,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三、玄奘西行
教师:1、看看《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上找到天竺
学生在地图上标出
教师:2、说说你认为玄奘在哪些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生:玄奘在文学领域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翻译经论775部,1235卷,他还写了《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此著作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与风土人情等。
教师:4、议一议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2)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4)发达的海陆交通。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2·1·c·n·j·y
巩固练习
1.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隋文帝
2.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A、波斯 B、大食 C、朝鲜 D、天竺
4、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
A、是为了寻访鉴真 B、是为了出国
C、是为了旅游观光 D、是为了学习先进文化
5、请你回答玄奘西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答案
1-4、BDDD
5、从长安出发,经过新疆、中亚,然后到达天竺(印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21教育网
2.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系的是①贞观之治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重用谏臣魏征④创立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cn·jy·com
3.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是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唐朝疆域大大超过以前朝代21*cnjy*com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版权所有:21教育】
5.四川雅安大地震引起全国关注,雅安是我国著名的藏茶产地,宋熙宁七年在雅安设茶马司,其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相传雅安的藏茶最初是作为一个汉族公主和吐蕃的和亲礼品带进西藏的。据此你判断,雅安的藏茶最早可能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出现的(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真宗 D.元世祖
6.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即今天的)( )
A.松赞干布 乌鲁木齐 B.尺带珠丹 拉萨
C.松赞干布 拉萨 D.尺带珠丹 乌鲁木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c-n-j-y
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这座宫殿是为了迎娶以下哪位而修建的
A.高阳公主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太平公主www-2-1-cnjy-com
9.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www.21-cn-jy.com
10.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1.“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
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
C.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2·1·c·n·j·y
13.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1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15.“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21cnjy.com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出处:21教育名师】
1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19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 335卷,约1 300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材料三 如图1所示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哪些。
(3)以上材料中的史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当代再创和谐外交】
材料四 如图2所示。2015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指明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根本着力点,向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政府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明确信息,彰显了中方对发展两国关系负责任的态度。
(4)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材料四,你认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技术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1·世纪*教育网
[民族篇]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中的松赞干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材料中的“公主”指的又是谁?
[外交篇]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来源:21cnj*y.co*m】
(3)依据材料,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的认识。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练习
1.B 2.A 3.B 4.B 5.B 6.C 7.C 8.B 9.D 10.A 11.A 12.D 13.B 14.A 15.A
16.(1)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7.(1)印度;《大唐西域记》.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都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答出其中两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8. (1)A:曲辕犁 B:筒车
(2)藏族 文成公主
(3)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
(4)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较为强盛,还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言之成理即可)。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与对外关系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由于开放,各族人民你来我往,有的还联姻结亲,奏响民族交融的和谐乐章。由于开放,各国外交使节纷纷来华,中国民间使者有的东渡,有的西行,谱写了中外交流的美好篇章。
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吐蕃人。他们饲养耗牛,种植青棵,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吐蕃人是藏族的先民。
1、吐蕃是现在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回纥
南诏
吐蕃
2、说一说谁统一了吐蕃?统一的 时间、都城?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617—650),吐蕃赞普。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完备的、以赞普为中心、高度集权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蕃联姻,文成公主的入藏。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后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病逝。唐朝遣使吊祭。
步辇图
松赞干布一再请求与唐朝皇室通婚。唐太宗满足了松赞干布的愿望,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布达拉宫,相传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大昭寺门前的唐柳,传说为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共同栽种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很多东西,除金银珠宝外,还有丝罗、绸缎医学、农学、谷物、果品、菜种、茶种、蚕种、药材、以及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3、议一议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到吐蕃
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藏族歌颂文成公主的诗歌
尊敬的公主
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主带来的门巴
求神打卦多年,疾病终不离身,公主带来的门巴,治愈我的疾病。
遣唐使船
1、说说日本派遣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
学习唐朝先进科技文化
2、遣唐使回到日本后,给日本带来的哪些影响?
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技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产生深远影响
二、遣唐使来华与鉴真东渡
日本平城京
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
西市
西市
东市
东市
建筑
唐朝长安城
唐朝兴庆宫 日本凤凰堂
建筑: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后来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
唐代斗茶
日本茶道
唐朝仕女
日本和服
服饰
唐代绘画
日本浮世绘
绘画
货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3、看看长安、日本在地图上的位置。
长安
日本
阿倍仲麻吕的 纪念碑
在西安之仲麻呂像
日本晃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唐)李白:《哭
晁卿衡》
读一读
鉴真东渡示意图
鉴真东渡
鉴真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备受艰辛, 屡遭磨难,终于东渡成功。
4、思考与讨论:这座鉴真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想一想,为什么样鉴真在日本人民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日本唐招提寺内
鉴真坐像
鉴真不畏艰难,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传播了建筑、雕塑技术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日本艺术明珠
  鉴真精通医术,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的医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
三、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代高僧,本姓陈,名祎,通称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穿过戈壁,翻越崇山峻岭,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游学归来,他又和弟子们把大星佛经译成汉文。玄类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天竺
长安
1、看看《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上找到天竺。
玄奘西行
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经过八百里流沙,跨过葱岭,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玄奘在文学领域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翻译经论775部,1235卷,他还写了《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此著作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与风土人情等。
2、说说你认为玄奘在哪些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回长安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书中记载了玄奘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方位、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
他们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他们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3、想一想鉴真、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应该学习?
4、议一议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
(2)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4)发达的海陆交通。
遗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板书设计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隋文帝
B
巩固练习
2.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3、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A、波斯 B、大食 C、朝鲜 D、天竺
D
4、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
A、是为了寻访鉴真 B、是为了出国
C、是为了旅游观光 D、是为了学习先进文化
D
5、请你回答玄奘西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从长安出发,经过新疆、中亚,然后到达
天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