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8 17:10:11

文档简介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盛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和唐时期的诗歌,
2、过程与方法
用课本插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材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教学重点】
盛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和唐时期的诗歌
【教学难点】
农业工具的改进(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为什么今天还有很多国家把中国人叫唐人,把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这说明了唐朝在世界上有何地位? 21·cn·jy·com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那么在这一时期出现怎样的繁荣景象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经济的繁荣
教师:1、说一说唐朝新式农具有哪些?有何作用?
学生: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创制出曲辕犁和水转筒车等新式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教师:2、直辕犁与曲辕犁相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曲辕犁比过去使用的直辕犁轻便灵活,大大减少了扶犁人和牛的体力消耗,还可以调节犁头入土的深浅。浅耕时阻力减少,耕地速度大大加快。21教育网
教师:3、说说唐朝农业情况
学生:唐朝的粮食生产,北方以粟、麦为主,冬小麦栽培日渐重要。南方以水稻为主,种植技术更加成熟,育苗移栽技术开始推广,培育出早稻、中稻、晚稻等不同品种。南方也种植小麦。www.21-cn-jy.com
教师:4、说说唐代手工业情况
学生:唐代手工业分工细致,部门众多。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二、开放的社会景象
教师:1、议一议开放的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学生: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促使盛唐社会形成开放的局面。
教师:2、说说盛世的具体表现:
学生:表现(1)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2)长安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大都会。
三、诗歌的繁荣
教师:1、议一议唐代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
学生:唐朝时,读书人都要吟诗写诗,诗歌创作的普及程度为历史上所罕见。繁荣开放的时代、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孕育出数量众多的优秀诗人和风格各异的诗篇。在唐朝发展的各个时段里,都有杰出的诗人活跃在诗坛上。盛唐诗坛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教师:2、说说你熟悉的盛唐诗人的姓名及特点。
学生:李白:雄奇飘逸,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杜甫: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直白如画,通俗易懂。
教师:2、议一议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学生:因为诗歌是社会生活现实的反映
教师:3、议一议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学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2)内外交流;(3)科举制的推行;(4)继承发扬前朝文化传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小结
盛唐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21cnjy.com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罗盘针模型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3、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4、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2·1·c·n·j·y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达到诗沉郁悲伧,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答案
1-5、DCBBA
6、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一、选择题
1.归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cn·jy·com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3. 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www-2-1-cnjy-com
4. 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出处:21教育名师】
5. 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
A.纷争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流与冲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1教育网
7.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www.21-cn-jy.com
8.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图名叫《唐玄宗走马任姚崇》,从中能直接体现唐玄宗
A.任用贤才
B.重视地方吏治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10.下面为我国某一朝代的户数统计示意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这是有关唐朝前期的户数统计示意图
B.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C.展示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状况
D.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向前发展的2·1·c·n·j·y
11.唐代诗人陆龟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2-1-c-n-j-y
12.如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
A.汉朝都城长安 B.唐朝都城长安 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东京21*cnjy*com
1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法 C.重视人才 D.善于纳谏【来源:21cnj*y.co*m】
14.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15.教材“动脑筋”中,介绍了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到了“唐朝官员穿了五件丝绸衣服,显露出胸前有粒黑痣”的故事,说明(  )
A.唐朝官员接见外商时不拘仪表 B.唐朝官员黑痣过于明显突出
C.唐朝官员故意显示自己富有 D.唐朝丝织品质量十分精良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材料与哪一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完善于什么朝代?什么时候被废除?
(2)对这项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的帝王有哪三位?
(3)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4)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5)这一制度有什么样的影响?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作用?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唐 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18.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图一 图二【版权所有:21教育】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元世祖在位时开凿“新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21*cnjy*com
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4)宋朝时江南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有哪些表现?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1cnjy.com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答案
1.B 2.A 3.B 4.D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清朝末年.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进士科、明经科; 状元.
(4)诗赋.
(5)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7. (1)唐玄宗(李隆基).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答出两点即可)
(2)耕作;灌溉.
(3)科举制度;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18. (1)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人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相对安定;江南自然资源丰富和自然条件优越。
(2)江南河;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为便利南粮北运。
(3)唐朝;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太湖流域、苏州、湖州是重要粮仓;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逐渐向南方转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曲辕犁
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创制出曲辕犁和水转筒车等新式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一、经济的繁荣
1、说一说唐朝新式农具有哪些?有何作用?
2、直辕犁与曲辕犁相比有什么好处?
直辕犁
曲辕犁比过去使用的直辕犁轻便灵活,大大减少了扶犁人和牛的体力消耗,还可以调节犁头入土的深浅。浅耕时阻力减少,耕地速度大大加快。
唐朝的粮食生产,北方以粟、麦为主,冬小麦栽培日渐重要。南方以水稻为主,种植技术更加成熟,育苗移栽技术开始推广,培育出早稻、中稻、晚稻等不同品种。南方也种植小麦。
3、说说唐朝农业情况
以茶会友
美酒千杯难知已,
清茶一盏也醉人 。
唐朝时,茶叶产量迅速提高,出现了一批名茶。茶叶成为内地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常用饮品。
唐代手工业分工细致,部门众多。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4、说说唐代手工业情况
唐朝张萱的《捣练图》
唐画中身着丝绸
服装的妇女形象
邢窑(河北)白瓷
类银似雪
越窑
青瓷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像银像雪,越窑的青瓷像玉像冰。闻名于世的唐三彩融合绚丽,斑驳淋漓。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陆龟蒙:《秘
色越器》
唐三彩
长安城平面图
二、开放的社会景象
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促使盛唐社会形成开放的局面。
1、议一议开放的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长安麟德殿
长安西市图
胡服
胡服和胡帽
胡汉交融
大食人(阿拉伯)俑
昆仑奴俑
中西互通
西亚杂技陶俑
  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来华,向中国皇帝进贡,贡品多为珍稀宝物,这也是中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左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职贡图》 (局部)
以胖为美
经济富裕、自信开放
农业: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改进(筒车、曲辕犁)
治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社会生活:开放自由、胡汉交融、中西互通
手工业:丝织业、制瓷技术(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商业:繁荣,长安国际性大都市,
另外还有洛阳、扬州、成都
2、说说盛世的具体表现:
精神面貌:团结、自信、海纳百川
表现:1.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2.长安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国际大都会。
三、诗歌的繁荣
1、议一议唐代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
唐朝时,读书人都要吟诗写诗,诗歌创作的普及程度为历史上所罕见。繁荣开放的时代、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孕育出数量众多的优秀诗人和风格各异的诗篇。在唐朝发展的各个时段里,都有杰出的诗人活跃在诗坛上。盛唐诗坛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李白
雄奇飘逸,
想像丰富,
激昂奔放,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诗仙
2、说说你熟悉的盛唐诗人的姓名及特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蜀道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他“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开家乡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到两年,李白便因得罪权贵,离开了朝廷,继续漫游各地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色彩,例如豪饮、剑术和球技,他可谓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李 白
(701—762)
沉郁顿挫,
语言精练细腻,
感情真挚动人,
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 诗圣
杜 甫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年轻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后十年旅居长安,科举不第,只能靠朋友接济。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不得不带着全家加入流浪的队伍,并一度被叛军抓到长安。在长安,他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偿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连绵不断的藩镇战争仍逼得他只能到处漂泊,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了歌唱。
杜 甫
(712~770)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以外诗名最大的唐代诗人,他写诗敢为百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在当时,妇女和儿童都能欣赏。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而且很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忆江南》就是一首词。
白居易
(772-846)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红线毯》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杜陵叟》
白居易诗的特点:直白如画,通俗易懂。
豪迈奔放,语言轻快。
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讽喻社会,通俗易懂。
杜甫
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议一议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因为诗歌是社会生活现实的反映
李白
3、议一议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
(2)内外交流;
(3)科举制的推行;
(4)继承发扬前朝文化传统。
板书设计
盛唐的社会景象
经济的繁荣
开放的社会景象
诗歌的繁荣
1.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巩固练习
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3、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C
B
4、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达到诗沉郁悲伧,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
A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6、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