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练习
一、选择题
1.与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的有关的是( )
A.皮罗阁 B.骨力裴罗 C.藏族 D.蒙古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开元盛世 B.史之乱
C.唐末农民战争 D.武则天统治时期www-2-1-cnjy-com
3.对《唐朝人口统计表》(见下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 1690万人
A.唐朝人口呈不断上升趋势 B.唐太宗开明统治利于人口增长
C.武则天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唐玄宗前期人口继续增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来源:21cnj*y.co*m】
5.“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出处:21教育名师】
6.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7.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到赵州桥上散步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阅读《资治通鉴》⑤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⑥参加科举考试而金榜提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版权所有:21教育】
8.他天资英武,雄才大略;他风流多情,多才多艺;他一手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他一手演绎了与杨贵妃的千古爱情神话。然而,声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唐朝,又在他的统治下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他就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21·cn·jy·com
9.唐朝在统一了西域后,设置了军政管辖机构。下列属于唐朝时期设立的是
①西域都护 ②安西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 ④北庭都护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1*cnjy*com
10.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到赵州桥上散步 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阅读《资治通鉴》⑤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⑥参加科举考试而金榜提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
右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 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21cnjy.com
阅后请回答:
①上图中这位人物是谁?
②为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人物的一生。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www.21-cn-jy.com
材料二: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 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3) 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4)“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这场事件标志着什么?
(5) 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13. 阅读材料: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1-c-n-j-y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也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她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被称为什么?
⑵材料一皇帝的治国措施是什么?
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评价材料二中的“她”
⑷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其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其后期发生了什么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转衰?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练习答案
B 2.B 3.A 4.B 5.D 6.C 7.C 8.D 9.B 10.C2·1·c·n·j·y
11. ①唐玄宗。
②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时代,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
③略。
12. (1)任用贤臣(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整顿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严格执法(惩罚犯法的皇后妹夫),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提倡节俭,烧毁奢侈品。
(2)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3)锐意求理;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4)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施行仁政,轻徭薄赋,注重节俭,厉精为治等。
13. ⑴唐太宗、武则天;贞观之治、贞观遗风。
⑵吸取隋亡的教训,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⑶客观、具体、一分为二、抓主流等原则。评价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⑷唐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了解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安史之乱的影响。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强盛与衰落、统一与分裂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场动乱使强盛的唐朝迅速衰落,八年战争使统一的唐朝分崩离析。深刻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应牢牢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
一、安史之乱
教师:1、看书P16-17页说一说天宝危机出现的原因?
学生: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
教师:2、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唐朝政治日趋腐败、安史之乱
教师:3、材料一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21·cn·jy·com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www.21-cn-jy.com
学生:(1)原因: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4、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经过?
学生:时间: 755-763年。经过: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发动了反对唐王朝的叛乱战争。当叛军向长安逼近时,唐玄宗慌忙逃往四川避难。757年,唐朝费了很大力气才收复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的旧部史思明又举兵反唐。直到763年,唐朝才平息了这场延续8年的叛乱。21·世纪*教育网
教师:5、议一议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学生:(1)经济方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政治方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1cnjy.com
教师:6、材料: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www-2-1-cnjy-com
(1)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学生:(1)安史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2)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尖锐;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藩镇割据
教师:1、说说藩镇割据的表现
学生: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赋税;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教师:2、议一议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学生: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②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教师:3、议一议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学生:(1)历时十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 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2)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起义被镇压后,割据势力进一步扩张。
三、五代十国
教师:1、说说“五代”是指哪几个政权
学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与山西地区先后建立多个割据小国,总称“十国”。2·1·c·n·j·y
教师:2、说说五代十国的特点
学生:(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战乱与发展并存;后周世宗柴荣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
教师:3、议一议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学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国势由盛转衰,出现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国家发展趋势怎样?看下一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阅读《安史之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 )
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
2、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 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3.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叛乱战争 D.兼并战争
4.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流动作战 B.攻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C.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D.推翻了唐王朝
5.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答案
1-5、DCC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第5课 从“安史之乱” 到
五代十国的分裂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在强盛与衰落、统一与分裂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场动乱使强盛的唐朝迅速衰落,八年战争使统一的唐朝分崩离析。深刻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应牢牢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看书P16-17页说一说天宝危机出现的原因?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
一、安史之乱
2、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唐朝政治日趋腐败
安史之乱
3、材料一 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
(1)原因: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长 恨 歌
白居易
……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
李林浦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林甫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是一个口有蜜而腹有剑的阴险之徒。后跻身李唐高层统治者行列。武惠妃专宠时,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终。
杨国忠 ( ~756) 本名杨钊,唐朝蒲州永乐人,杨贵妃同曾祖兄。唐玄宗李隆基时外戚和权臣。专权误国,排挤忠良,起用奸佞,败坏朝纲。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六月。杨玉环得宠于唐玄宗之后,升任宰相,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太子李亨的矛盾最终使杨国忠被杀。
杨国忠
4、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经过?
时间: 755-763年
经过: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发动了反对唐王朝的叛乱战争。当叛军向长安逼近时,唐玄宗慌忙逃往四川避难。757年,唐朝费了很大力气才收复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的旧部史思明又举兵反唐。直到763年,唐朝才平息了这场延续8年的叛乱。
5、议一议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1)经济方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政治方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材料: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1)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2)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尖锐;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藩镇割据
1.藩镇割据
1、说说藩镇割据的表现
自行委派官吏。
不向中央交赋税。
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藩镇割据
2、议一议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②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3、议一议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1)历时十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 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2)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起义被镇压后,割据势力进一步扩张。
4、说说唐朝灭亡的情况
(1)背景: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 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2)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说说“五代”是指哪几个政权 十国?
三、五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与山西地区先后建立多个割据小国,总称“十国”。
。
2、说说五代十国的特点
(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战乱与发展并存;后周世宗柴荣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
3、议一议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国势由盛转衰,出现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国家发展趋势怎样?看下一课。
“安史之乱”
时间:755-763年;
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结果:平定叛乱
五代十国
特点:战乱与发展并存。
进一步发展:后周世宗柴荣发展经济,严肃法纪,整顿军队,使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灭亡:(原因:宦官与节度使勾结;农民起义。时间: 907年)
藩镇割据
板书设计
1、阅读《安史之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 )
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
D
巩固练习
2、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 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C
3.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叛乱战争 D.兼并战争
4.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流动作战 B.攻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C.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D.推翻了唐王朝
5.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C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