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时空概念。(2)通过依据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指导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资料补充、合作探究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教学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北宋时期,中国境内还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井立。你想知道北宋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改行汉法 长年生活在辽境的北方汉族人民居然不思南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各民族是如何从碰撞走向融合的?21·cn·jy·com
一、北宋与辽及西夏的对峙
教师:1、说一说契丹国建立的时间、创立者的名字。
学生:10世纪初(唐末时期);阿保机;
教师:2、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教师:3、说说宋伐辽的情况
学生:北宋为了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决计大举攻辽。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三路大军北伐。结果宋军大败,宋辽议和。www-2-1-cnjy-com
教师:4、记记澶渊之盟的内容。
学生: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
教师:5、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 你怎么看
学生: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教师:6、说说西夏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
学生: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
教师:7、说说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学生:西夏和北宋发生过多次战争,1044年达成和议。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榷场”,进行交易,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2-1-c-n-j-y
三、金灭辽和北宋
教师:1、说说金太祖是谁
学生:女真族,辽宋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由唐朝时期的靺鞨族变而来。10世纪后改成女真。后来又发展演变为满族。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皇帝,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教师:2、什么是靖康之变?
学生:靖康之变即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www.21-cn-jy.com
三、南宋偏安江南和岳飞抗金
教师:1、说说南宋的建立的情况
学生:时间:1127年;建立者:赵构;都城:临安
教师:2、看看临安在地图上的位置。
学生在地图上标出。
教师:3、议一议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原因?
学生:(1)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2)岳飞指挥得当;
(3)岳家军反抗金的侵略,得到人民的支持。
教师:4、说说岳飞的结局
学生: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
教师:5、说说南宋与金的时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南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后来,金迁都到燕京,改名中都。
教师6、如何评价岳飞?
学生:岳飞抗击是金,而金也在今日中国范围内,同属中华民族,岳飞抗金不过是中国人内战,所以不是民族英雄。21*cnjy*com
课堂小结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基础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21cnjy.com
巩固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21教育网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4、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在于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②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③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2·1·c·n·j·y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② ③
5、两宋时期,民族并立,战争不断,因此中原汉族政权内部出现了主战派与主降派。下列人物中属于主战派的是: ① 寇准② 秦桧③ 赵构④ 岳飞( )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答案
1-5、ABDA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图所示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3.从《契丹人引马图》中可看出,契丹人所穿的衣服已同当时的汉人着装没有多大区别,这主要是( )
A.被北宋政府征服并强迫改装的结果 B.契丹人为了向北宋政府示好
C.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 D.与北宋贸易交流的需要
4.契丹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她兴起于我国的(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辽河流域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构
6.油条是我国常见的早点食品之一,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憎恨( )21·cn·jy·com
A.岳飞 B.秦桧 C.屈原 D.张骞
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
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
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
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8.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是( )
A.宋和敌方共同撤兵 B.划定两国边界
C.宋朝向对方称臣 D.宋每年送给对方岁币
9.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www.21-cn-jy.com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的起源
10.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21cnjy.com
A.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B.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11.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12.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和郭靖名字中的“靖”和“康”主要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宋金对峙 B.宋辽议和 C.金灭北宋 D.西夏的建立
13.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遭奸臣谋害 B.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C.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14.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他们的交战对方是( )
A.金军 B.匈奴军 C.契丹军 D.辽军
15.下利哪一项不属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
A.南宋军民英勇抗金 B.南宋王朝对金屈膝投降
C.金朝无力统治南方广大地区 D.金朝统治者留恋北方生活
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2·1·c·n·j·y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匈奴”是指哪一民族?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岳飞有什么主要事迹?
(4)结合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方式,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17.阅读材料: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宋史 岳飞传》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 岳飞传》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匈奴”喻指什么?“靖康耻”中“耻”从何来?
(2)岳飞为“报国”“雪耻”取得了怎样的战绩?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岳家军”怎样的风貌?
(4)千百年来,人们非常崇敬和爱戴岳飞,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
18.“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竟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力,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吴泳的《鹤林集》摘录
(1)“会子”出现在我国哪一政权统治时期?该政权的都城在哪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会子”为什么会通流?
(3)你认为纸币的出现和商业发展是什么关系?
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练习
1.A 2.D 3.C 4.D 5.A 6.B 7.A 8.D 9.B 10.A 11.C 12.C 13.C 14.A 15.D
16.(1)女真族.
(2)靖康之变;1127年.
(3)领导岳家军抗金;取得郾城大捷.
(4)他们之间以和为主,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和他们友好往来,共同繁荣,战争将给双方带来灾难.
17.(1)金;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东京,掳走了微宗、钦宗,北宋灭亡.
(2)率领“岳家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又在郾城大败了金军的精锐骑兵.
(3)材料二反映了“岳家军”军纪严明;材料三反映了“岳家军”战斗力强.
(4)岳飞严格治军,使“岳家军”战斗力很强;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等.
18.(1)南宋、临安.
(2)能够免税,便于携带,没有损耗.
(3)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活跃促进了纸币的出现,纸币的产生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第7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还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井立。你想知道北宋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改行汉法 长年生活在辽境的北方汉族人民居然不思南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各民族是如何从碰撞走向融合的?
时间:
10世纪初
(唐末时期)
建立者:
阿保机
都城:
上京
契丹人饮马图
一、北宋与辽及西夏的对峙
1、说一说契丹国建立的时间、创立者的名字。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辽朝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
耶律阿保机
(872-926),
2、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契丹贵族狩猎图
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占领幽云十六州
辽
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在与中原和西部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于1125年为金国所灭 。
契丹(辽)
北宋
北宋为了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决计大举攻辽。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三路大军北伐。结果宋军大败,宋辽议和。
3、说说宋伐辽的情况
澶州
宋真宗
宰相寇准
4、记记澶渊之盟的内容。
内容:
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你的意见呢?
5、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 你怎么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岁币”增加了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它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使辽宋边境长期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6、说说西夏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
时间:
11世纪前期
民族:
党项族
建立者:
元昊
都城:
兴庆
元昊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是我国西部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过着游牧的生活。
西夏
西夏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西夏处西凉地区,是游牧民族,经济并不发达,西夏经济的来源是靠侵占宋的土地得来的。宋仁宗时期,西夏经济大大的发展,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在西夏统治者的倡导下,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可以说,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西夏末期,朝政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政敌和宗党间的斗争激烈。蒙古汗国建立后,几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公元1227年被蒙古所灭。
辽
契丹
916
上京
阿保机
汉族
960
东京
赵匡胤
北宋
找一找
国号 时间
都城 人物
民族
西夏
党项
1038
元昊
兴庆
看看辽、北宋和西夏在地图上的位置
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
西夏和北宋发生过多次战争,1044年达成和议。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榷场”,进行交易,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
7、说说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1、说说金太祖是谁
三、金灭辽和北宋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皇帝,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女真族,辽宋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由唐朝时期的靺鞨族变而来。10世纪后改成女真。后来又发展演变为满族。
女
真
金的建立
1、建立者:阿骨打
2、定都: 会宁
金的建立:
金国
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11世纪向契丹人称臣。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金国是当时中国华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1189年之后,金朝面对于北方的蒙古人和南方的宋朝两面作战,蒙古人占领了金人的都城,并且在1215年把金国人赶到了开封。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
金灭辽、北宋(靖康之变)
宋徽宗
宋钦宗
靖康之变即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
2、什么是靖康之变?
1125年,辽朝灭亡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1127年,“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1、说说南宋的建立的情况
南宋建立
时间:
都城:
1127年
赵构
建立者:
临安
三、南宋偏安江南和岳飞抗金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南宋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于1279年为元所灭。
中都
临安
临安
大散关
大散关
大散关
金
南宋
2、看看临安在地图上的位置。
3、议一议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原因?
(1)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2)岳飞指挥得当;
(3)岳家军反抗金的侵略,得到人民的支持。
岳飞
传说,岳飞出世时,有一只大鸟从岳家屋顶飞过,还叫了几声。岳飞的父亲感到几分惊讶,满怀希望地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为「飞」,字「鹏举」,寄望他将来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前程万里。
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
4、说说岳飞的结局
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中都
临安
淮水
大散关
宋金对峙形势
金
南宋
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南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后来,金迁都到燕京,改名中都。
5、说说南宋与金的时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说岳飞是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
6、如何评价岳飞
探究讨论
岳飞抗击是金,而金也在今日中国范围内,同属中华民族,岳飞抗金不过是中国人内战,所以不是民族英雄。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基础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A
B
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D
4、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在于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②都建立过本民族政权③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 )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② ③
A
5、两宋时期,民族并立,战争不断,因此中原汉族政权内部出现了主战派与主降派。下列人物中属于主战派的是: ① 寇准② 秦桧③ 赵构④ 岳飞( )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