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了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与贾环。弟弟贾环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表面又对他十分惧怕,按古代宗法制的规则,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贾宝玉长的俊美,性格乖巧,深的贾母喜爱。
B.贾环性格阴暗狡邪。
C.贾宝玉年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王氏所生,贾环是侧室之子。
2.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3.“秦……尽管昙花一现,它却能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的开创性举措
A.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
B.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5.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潜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措施旨在分割宰相权利的是(
)
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②唐代设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中书门下
④建立中外朝制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C.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级终完成
D.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
7.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的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和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8.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最高的法律,即真正的法律是与本性相合的正确的理性,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它以其指令提出义务并以其禁令来避免做坏事。下列关于自然法理解最准确的是
A.法律规定了人人平等和私有财产
B.大自然普遍存在的规律
C.贯穿始终的是自然、理性、正义
D.自然法作为衡量善与恶、好与坏的唯一尺度
9.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①扩大了官吏来源,破除了士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来源,有利于行政效率的力高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10.19世纪70年代,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法国
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
B.工人和农民联合反对君主派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了
D.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很激烈
11.清朝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
A.军机处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六部之一
D.理藩院
12.近代外国在华侨民成为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该国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该国法律裁判。这指的是
A.领土主权
B.关税协定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13.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外国殖民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4.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朝建立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15.罗荣渠先生指出:此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此后”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6.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17.下图是近代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
B.英法联军共同侵略中国
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D.是清政府对外束手待毙的结果
18.某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19.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20.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22.美国商人鲍布曾描写道:“清政府从北京派遣30000军队及巡洋舰来夺回这三座城市。政府不相信自己的士兵,武昌的士兵很少有人继续忠于政府。”他描写的是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临时约法》颁布
D.清帝退位
23.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24.“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25.抗战开始后,汪精卫等人多次散布中国实力不如日本的言论,希望与日本和谈,称“再战必亡”。1938年10月,南洋华侨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出“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该提案体现出
A.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
B.反对蒋介石专制的意愿
C.中共确立了统一战线方针
D.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26.
英国《每日先驱报》曾对1937年的某军事行动作如下评价:“那是一种山地上的运动战,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用积极的进攻行动回答日军。”这一军事行动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伏击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7.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己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直接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
D.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危机
28.《1921中国社会图景》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将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C.中国国民党“一大”上形成的新三民主义
D.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29.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诞生
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30.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分权制衡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新中国的成立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发动渡江战役
32.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33.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B.民主政治的成就
C.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D.民族团结的力量
34.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B.推进了我国立法工作
C.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
D.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35.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36、37两个题)
3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古代希腊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
图2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
图3军机处外景
图4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办公楼
材料二
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
请回答:
(1)材料一各图反映的政治体制共有哪几种?(3分)
(2)材料一图2——图4反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哪些趋势
(6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创新 (7分)
37、(14)分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
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1912年
1936年
1949年
2005年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
(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004年到2007年,美图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据此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
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C
C
B
D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A
D
A
C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C
A
B
A
C
D
D
31
32
33
34
35
A
B
B
D
D
36(16分)
(1)古代奴隶制公民民主政体;古代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3分)
(2)从图2到图3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从图3到图4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君主专制;从图2到图4反映了从人治到法治。(从臣民到公民)(6分)
(3)特点:和平或渐进方式;通过立法或改革巩固民主政治(4分)
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政党制(3分)
37(14分)
(1)起点:鸦片战争(或签订《南京条约》)。终点: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或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4分)
依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6分)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日军占领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日军南京大屠杀等。(6分)
现实意义: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加强中美文化交流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