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二月份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⑧
C.②⑤⑥⑦
D.①③⑦⑧
2、下列各项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里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品格。
B.《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C.《氓》以抒情为主,但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如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D.《短歌行》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西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B.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一周共得六十个干支,如甲子、乙丑、丙寅等,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等。
C.苏轼,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诗、词、文俱著名。诗与著名诗人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词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
D.王安石,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4、下列各局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的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人。
②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西方发起的多轮制裁导致俄罗斯货币贬值,与此同时,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更令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③不少网民指出,在北京德内大街塌陷事故发生前,有关部门曾多次执法,但只督促不查办,这就为类似“挖坑代表”的人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④我家附近新开了一间连锁超市,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⑤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元旦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
⑥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整改报告,被舆论视为对当前中国体坛乱象和顽疾的一次全息扫描,而其中关于中国体育改革路径的表述也让外界耳目一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固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的深山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这座古寺修建于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距今约1500年,它原名“佛会寺”,明朝时,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 ___________,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A.古寺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浑身氤满岁月沧桑
B.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墙院青苔丛生,再加上环境幽暗、周围古木参天
C.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周围古木参天,再加上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
D.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
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9分)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倚歌而和之
倚:依,按着。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坐:斜着身子坐。
C.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一会儿,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然。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望: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既农历每月十六日。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
“宿”。
C.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苏子:即本文作者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后两段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而言,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且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
C.本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一直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5分)
12、“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6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3(1)《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4)《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14、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副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脊梁”。
像季羡林这样六岁以前还在地里拾麦穗,割草喂牛,与文字无缘的人,日后能成为学术大师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寥若晨星的。例如,比季羡林大三十岁的鲁迅先生,虽然幼年时家道中落,“从小康而坠入困顿”,却仍然能够在“三味书屋”中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开蒙教育;比如比季羡林大一岁的钱钟书先生,出身于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四岁识字,五岁入私塾读《毛诗》,每天上学都有家中人接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季羡林的“蒙学”却等于零。像季羡林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若无特殊的机遇和过人的聪明与勤奋,要想日后在中国学坛独树一帜,并且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季羡林常说:“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这完全是他发自肺腑的实话。
高中三年级,虽然已经没有经学课程,国文课也以白话为主,但是季羡林没有放松对中国古籍的钻研。他阅读的范围仍然很广。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陆游、姜夔等诗人、词人的作品,他读了很多。这对他以后的研究和写作,无不影响深远。
1930年夏天,季羡林随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班毕业的八十多位“举子”,
“联合”进京赶考。他只报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他说:“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上千,从小学一直到最高学位;但我的考试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当然不是运气好,而是有实力与自信。但是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非北大、清华不上,这多少有点狂妄。由此也可看出,青年季羡林的心气有多高。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间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1992年到2002年的十年,是季羡淋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功成名就,誉满天下。
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历程的话,那么,可以说六十七岁以前,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干扰,只跑了二三十米。而在最后的七八十米中,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则是他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他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这最后十年中,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火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和《中国佛教史·鬼兹与焉耆的佛教》。
他预言:“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在世界上首领风骚。”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从不悲观。他对人和万物充满爱心,这种爱心发自内心深处,却包容整个世界和宇宙。
不知道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伟大来自平凡。”季羡林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修饰,所以才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他这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怀真情,讲实话”,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人,都是这样的。
在这两年中,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充满着失望、迷罔、混乱与幻想。同时,也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季羡林是“中国的脊梁”,是只因为他为发扬和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
最后一段表明季先生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巨变,同时这一巨变也影响和成就了先生的辉煌。
C.季羡林当年只报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这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但从中也可看出季羡林多少有点狂妄。
D.文中指出“成大事者,皆有癖”,季羡林的癖好就是指他潜心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以及碑铭。
(2)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到鲁迅和钱钟书,有什么用意?(4分)
(3)结合文本,概括季羡林终成国学大师的原因。(6分)
四、作文:(5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开学考答案
2.27、
1、A
2、C
3、A
4、D
5、A
6、D
7、B
8、D
9、D
10、①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作为陪伴,以麋鹿作为朋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酒杯相互敬酒。【
“渔樵”1分,“侣”1分,“友”1分,大意2分。】
②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归属,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应该索取。
【“且夫”1分,“苟”1分,
“主”1分,大意2分。】
11、①伤春之情。词人“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②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词人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春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泪水潸然;楚宫吴苑曾经芳草丰茸,百花盛开,游蜂盘绕,但昔日春景来年只能在画屏中相见,更添故国之思和思而不得见的酸楚(或“词人想到楚宫吴苑长满丰茸的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不在,只能独自伤心”)。(3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2分)。
12、①拟人。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将花与燕子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
②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的欢笑和燕子的歌舞来反衬词人的伤心,虽然春光无限,但国家覆亡,无心赏景,倍增伤感。
③对比。花的笑、燕子的舞与作者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6分;答出①给3分,答出②或③给3分;其中“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解说1分,表达效果1分)
13、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易道而相安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4、⑴答B,
C(D缩小范围。“就是指他潜心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以及碑铭”错,原文表述是“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
5.鲁迅和钱钟书是世界著名的大文豪和大学者,作者把他们和季羡林相提并论,可以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伟大成就;(2分)同时通过比较说明了季羡林学习的客观条件比较差,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取得的,因为显得更加难能可贵。(2分)
6.示例:①勤奋、博学。一直没有放松对中国古籍的钻研,广泛涉猎,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②兴趣。季羡林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情有独钟,乐此不疲。③自信。他对自己信心十足,非清华、北大不报。④专注、甘于寂寞。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物我两忘。⑤天资和机遇。“蒙学”等于零,而成为大学问家,这里有天资聪颖的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华文化的复兴成就了季先生的辉煌。(抓住其中三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