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09 07:4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内容。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1、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段文字。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你知道文中的“我”是谁?
2、简介作者
3、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82年5月,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而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小弟于1982年10月去世)。一天,她独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中,忽然遇见一树紫藤萝。那淡紫色的瀑布一般的藤萝花闪烁着生命的光辉,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二、 检查预习
三、 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
———花 ———花 ———花
2、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3、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 作者借着紫藤萝花的形象想和我们探讨怎样的话题?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四、研读赏析
1、有人说,这篇散文语言含蓄,精美如画,感情深沉如歌。的确,我们阅读时如入画境,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描画花的形象的呢?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品读文中写花的部分。
2、你见过藤萝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落叶藤本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紫色,荚果长大而硬,表面有绒毛。供观赏。通称藤萝。 ——《现代汉语词典》
3、那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紫藤萝花的呢?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
4、这些描写紫藤萝的句子很美很美,你们喜欢吗?请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方式来赏析赏析。(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小组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参考:先写花瀑,次写花树、花穗,再写花朵。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来写,是按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分别从紫藤萝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三方面来进行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她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和通感。同时,在描写顺序上,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全方位的进行刻画,使紫藤萝花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
2、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作者在描写紫藤萝花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上节课我们分析的只是她观察到的部分,那么她在观察之余还有没有感触和体会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三、 感悟哲理,体悟写法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参考:“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2、面对藤萝,作者感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参考: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打倒,要保持对生命的美好向往,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展,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艳,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的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仔细品味,使人幡然悟道,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4、文章结尾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参考::“我”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所感染和催促,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5、回顾全文
花瀑
1.看花 花穗 花
花朵

赏花的感受
2.忆花 忆花的劫难 人
颂花的生机

3. 悟花: 生命长河无止境 生命
6、写法探究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紫藤萝,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7、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家庭遭受的不幸以及小弟病症带来的焦虑、悲痛;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托用花儿抒发我的人生感悟,寓情于物,情景交融。
8、启示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生命,如果跟顽强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有生命,就有希望。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四、拓展
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因此如何写好景,如何在景物中抒发自己的感情,非有深厚的洞察自然,熟谙人生的功力不可。在这方面,本文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2、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些来源于他怎样的能力?对于你有什么启示吗?
这些都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启示: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大胆想象,探索创新等等。
A、竹子,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很喜欢竹子,喜欢它对困难的态度,它坚韧、挺拔、自强不息、不折不挠的性格与作风。那,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值得人们去学习……
B、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
毛泽东主席的著名的《卜算子 咏梅》,既赞颂了“梅花欢喜漫天雪”那傲然挺拔的铁骨,又推崇梅花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高尚风格。“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不畏艰难,刻苦学习!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