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提问:在初中学过的叙事作品中,哪一些人物形象留给你的印象特别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朱自清笔下那个“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去爬上月台的给儿子买桔子的父亲,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口袋里有了几个钱买酒时便“排出九文大钱”的孔乙己,契诃夫笔下那个为了掩饰心理而将大衣四脱四穿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等等,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也许将永远扎根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2、提问:你知道这些人物让人刻骨铭心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原因就在于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特别是传神的细节描写,把人物鲜明的个性烙进读者的心里了。
二、感知细节描写的概念,了解其种类
1、什么样的描写是细节描写?
2、教师引导学生看讲义上的句子,分析它们特点、作用和描写类别。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这一句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此为细节性的场景描写。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分析: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此为细节性的外貌(穿着)描写。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一下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们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此为细节性的语言描写。
(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分析:“罩”这个细节动作准确地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同时又将他的迂表现出来。此为细节性的动作描写。
(5)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此为细节性的心理描写。
3、教师归纳: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这么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之中。它往往用极经济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的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回顾“点评”,进一步感受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前一阶段,我们对江苏省第九届高中生作文大赛校内初赛中的三篇高一同学的叙事类优秀作文进行了点评,我看了同学们发到我邮箱里的点评,发现大家的点评都非常到位。大部分同学为顾世浩同学作文的深刻立意所震撼,为陈思月同学作文的优美语言所折服,更为钮约同学作文中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所打动。
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几位同学对钮约作文的点评:
张承华:钮老师是我初中的物理老师,我非常喜欢他。他的病我也是知道一点的。作者以她细致的笔触、真挚的情感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女儿对父亲的浓浓的情感。文中将黑与白相互对比,用环境的颜色与父亲的色彩进行对比,文章头尾均出现了一次描写,这是文章中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将黑与白的场景定格在了心中,这样写不仅契合标题,而且也确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形成了首尾呼应,让文章更为饱满。文中还出现大量对父亲、母亲、爷爷的细节描写。
陈思月:女儿的悲,母亲的无助,父亲的慈爱,就在我眼前乱晃。文章洋溢着的情深深打动了我。文章里的外貌、环境、语言、动作、细节描写运用自如,生动形象;顺叙、插叙有条不紊,让读者更易读懂。作者当时的种种情感在字里行间充分展示着,对父亲的爱如此深,让人动容。文采了得,情爱了得。想一提的是,文章中的父亲正是我初中时的物理老师,他的女儿让我更深地认识了他。
赵慧佳:本文记叙了父亲生病做手术这件事,把定格框定在躺在病床上虚弱的父亲的瞳孔的黑与医院中特有的白、父亲脸色的惨白这两种颜色的对峙中,取材独特,立意深刻。文章叙事不拖泥带水,自然地掺进自己的情感,一些细节描写独到。
淮薇:本文以一个父亲身上交缠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线的情景作为文章的开头,接着写了等待父亲手术的过程,作者的把心理活动描写得尤为生动,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担忧和深深的爱,作者的每一个细节描写都体现着这一情感。
唐瑶:曾几何时,我们都认定父亲是刚强的硬汉,殊不知,生活中还有这样时候的父亲:虚弱、无助。而手术室外的“我”急成那样,那样地不想处在这环境里,按下mp3的电源键,这样的一个细小的动作,却生动、准确的表现出“我”的心。那个父亲曾是我的物理老师,老师在我们心理是导航的风帆,真不知老师还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也许,我们太不了解老师了。这样,那个“我”、那个父亲——我的老师也就定格在我的脑海。
杨雪:作者写的是父亲的一次手术,开头就以病房的情景下笔,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本文题目为《定格》,但全文却未出现“定格”二字,而从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情景却处处定格在了作者的心中。作者善于从细节写起,如写母亲接电话时不耐烦却明显颤抖的声音,“颤抖”一词把母亲内心的恐惧完全表露出来,又如天安门前的长龙里,那个让我一睡就是两个小时的厚实的背,那个即使在杂乱的环境也能使人安睡的声音,那个在我醒来后毫无不满与疲累只有宠溺的笑容,句句都在写父亲的爱,可又没有出现一个“爱”字。
本文写了作者面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脑海中浮现出父亲动手术时的情景,回想起从前父亲与自己的点点滴滴,包含了自己与父亲之间浓浓的亲情。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父亲做手术时,爷爷,妈妈与“我”的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了“我们”当时那种担心和无助。
1、让张、陈两位同学具体说说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在哪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教师读唐瑶的点评。
3、教师小结:可此可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是钮约同学这篇作文能够在江苏省第九届高中生作文大赛校内初赛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也许正是因此,我们有同学才会认为,钮约同学的这篇文章是三篇中写得最好的;也许正是因此,有一位同学在发给我邮件的时候,署名是“名为嫉妒”。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记叙文写作中,能够注意到细节描写的运用,从而为自己的文章添彩添色添亮点。
四、方法指导——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优劣
描写粗汉:
a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
b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2、归纳细节描写技巧:
细节描写的手段,归纳起来说就是“放大细小的”,从而凸显所写对象的特点。
五、修改作文,演练细节描写
你
①一头清爽的短发,配上你特有的五官,加上你穿衣服的品味,整体一看,就两字——“猥琐”。[《现代汉语词典》对“猥琐”的解释是“(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而前面的描写并没有将这一意思表现出来。“清爽的短发”往往给人以很精神的感觉,这与“猥琐”的意思有悖。“五官”究竟怎样“特有”,“穿衣服”的“品味”又是如何,并没有形象生动地加以描写。][可改写成: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一个简单的板刷头;黑瘦的脸上,一对眼皮已有点儿耷拉的小眼睛,只要双眉稍皱,宽宽的眉宇间便赫然显出一个“川”字来;隔三岔五地忘记清理唇上的胡子;背有些微驼,这似乎使得本来不长的脖子更短了一些;春秋季的时候,常常是咖啡色的一寸领套头毛衣外加一件有些偏大的深蓝色西装……整体一看,就两字——猥琐。]这,就你是你,我的老爸。每次我看见你,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老爸,怎么又这样?当然,这只不过是我的评判而已,身为你同龄人的老妈也许就不这么认为的吧?但就是这样一个你,扛起了我们这个温暖的家。
②最近,家里的境况不太好。你所在的工厂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效益不好,你本来就不高的工资更加少了;年迈的爷爷因突发脑血栓而半身不遂,你要为他求医问药;读了高中过着寄宿生活的我,每月又需要一笔生活费,家里的开销比以前大多了,这么多的负担都压在你的肩上。可是,你从来都没有抱怨过,还是一如既往默默地撑着这个家。
③我现在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到家,饭菜都很好,听说都是你特地去买给我吃的。[“饭菜都很好,听说都是你特地去买给我吃的”写得太笼统。][每次回到家,你都会准备许多菜。吃饭的时候,你总是不停地给我夹菜,一会儿说:“来,这是你喜欢的油爆虾,多吃点。”一会儿说:“吃啊,这是我托人买来的野黄鳝,营养好的。”一会儿又说:“来,尝尝这个汤,这是老爸按照报纸上的方法做的营养汤。看看味道怎么样?”]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你原来的作风,你一直很节俭,从来不讲究吃的,以前家里很少去菜市场买菜,只有节日的时候饭桌上才会稍微奢侈一下。现在,家里怎么反倒不拮拘了?你怎么一下子重视起营养来了?
④老爸,其实我知道我在心里的重量。虽然你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宝贝,老爸爱你!”可是你对我的点点滴滴的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⑤那一次放月假回家,我们在路边等了好长时间才坐上车,上车不久,天就下起雨来了,我想,难道要我下车后在黑灯瞎火中冒着雨跑回家去?想着,想着,禁不住有点害怕起来。车终于到站了,透过车窗,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副望眼欲穿的表情的你。[“一副望眼欲穿的表情的你”也很笼统。][可以改成:透过车窗,我一眼就看到你,踮着脚,伸长了短脖子,往我坐的车里搜索着,本来打着的伞斜斜地搭在肩头,迎面的风卷着雨泼向你,雨水在你的脸上纵横着,身上已经湿了一大片。我不知道,你已在雨中等了多久;我也难以想象,这样的等待中你的心是何等的焦灼。]我跑到你身边,你马上把我的书包接了过去,眉头的那个“川”字也渐渐舒展开来。
⑥前几天,气温骤降。你向单位请了假帮我拿来了被子。那时间过得可真快,一会儿,你就要走了,我看着你那单薄的身体,不禁感慨,这么瘦小的你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别人都说现在的学生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太大了,但是,你从来没有给我施加过什么压力。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我成绩不怎么理想,打电话告诉你的时候,你先是沉默,后来就说了一句:“慢慢来,不要伤心,没关系的,我不怪你,不过下次要好好努力。”听到这句话,我感动得一塌糊涂。你不但没有对我失望,反而给了希望和动力。
⑦你,一个平凡的你,一个放在人群中就找不到的你,给了我多大的支持,真不知我以后该怎么报答你,我亲爱的爸爸。
操作方法如下:
1、先要求学生默读文章,然后让二三位同学对这篇作文的不足进行点评。
2、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要求学生修改第一节,第三节,第五节。(一二两组修改第一节,三四两组修改第三节,五六两组修改第五节)。
3、前后六人组成一小组,选一组长负责,交流并综合修改结果。
4、组长汇报修改结果。教师适时点评。
六、总结课堂
一篇文章,有一句或一段生动的细节描写,就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就能让人对文中的人物过目而久久不忘。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不然,就不是什么画龙点晴,倒可能是画蛇添足了。
所以,我们要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
七、作业布置
1、片断训练
(1)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衣着讲究,行事严谨的人物形象。
(2)运用细节描写,写出父亲或母亲关爱自己的镜头。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解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发了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的表达技巧。
参考解答:“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附]
定 格
他的脸惨白着,是一种我从不曾在他脸上见过的白。他身上交缠着各种各样的线和管子,显示生命迹象的仪表上有很多数字我看不懂。他的手还是那么宽厚,还能放得下我的双手,但上面的血管清晰得像落叶上的脉络,仿佛可以渗漏阳光。挂点滴的管子里淌着透明的连接生命的药水,缓慢得仿佛被堵塞了,很艰难地挤出一点来。靠近阳光的一边有一条刺眼得过分的光带,映着医院里上的白,令我有几分畏惧的白。站在病床前,第一次俯视我的父亲。他黑黑的眼在看着我,眉头微微皱起,嘴唇蠕动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身体似乎努力挣扎了一下,想抬一下手,却没有成功。眼珠却比往日更黑了,那里有我不熟悉的空洞,仿佛会吸走人的力气。我看到了他表情里的无助与无力,还有映在他眼中的我的无措与惊慌。泪悄然落下,我抬手拭去,不想让我的悲伤落在他身上。我不习惯这样的俯视,一直以来,这个姿态只属于父亲。我的心不由地紧缩起来。进手术室前,父亲躺在推车上,伸手捏捏我的脸说:“丫头,放心,小手术而已,最多一个小时。”我点头,给父亲一个微笑: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的父亲。父亲从来都是如天空般的存在,即使他只是站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也一直让他的孩子仰望着。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都是强健,伟岸与慈爱的。小时候去北京,长城上,我在前面轻快地走着,后面总有一双大手扶着我,厚实而温暖。烽火台的豁口上,贯入耳中的强烈的风声,和因为风声而听不清的父亲的低语,那带笑的眼睛和轻扯着我的辫子的大手,总在我记忆的湖心如水草般轻轻漾着;天安门前的长龙里,那个让我一睡就是两个小时的厚实的背,那个即使在杂乱的环境也能使人安睡的声音,那个我醒来后毫无不满与疲累只有宠溺的笑容,这一帧帧摇曳的风景,伴我一路走来。一直认为这样的父亲是天长地久的。 现在想起来,这样一厢情愿地认定父亲的万能,实在是我的无知。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陆续有病人被推出来,但总不是我的父亲。我抬起头看看妈妈,她看了下表,拍拍我的手说:“再等会儿。” 两个小时过去了,爷爷坐不住了,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我直接按下mp3的电源键,耳朵里的声音突然断了,涌进来的是医院里凝重的静寂和母亲不耐烦却明显颤抖的声音:“还没出来,别打电话来了,出来后我打过来。”她的脸有些青,眼神定定的,瞪着那闪着冷光的门,仿佛希望目光能穿透它。我伸手握住她的,冰冷,僵硬,每个关节都发白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四个小时过去了,那门像被从里面锁住了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一声浊重的哽咽,爷爷瘫在地上,老泪纵横。母亲坐在那儿,身体僵直着,连眼珠也不动一下,直直的盯着那门。我坐着,脑海里回乱着,只是疯狂地想着,想着无论谁,不要告诉我任何事,我只想缩在这儿,什么都不想知道。当一脸惨白,睁开眼皮都吃力的父亲被推到我们面前时,妈妈五个半小时里僵硬得一动不动的身子终于瘫软下来了,爷爷缩在墙角呜呜地哭着。我站在父亲跟前,手足无措。俯视着这全然不同的父亲,他的眼晴没有半点神采,连我的身影似乎都没法倒映进去。他就那么虚弱地躺在我面前,像个无助的孩子,似乎任谁轻轻一推就能把他从我身边夺走。真是痛恨这样俯视我的父亲。时间呼呼地往后退去了,母亲的啜泣声,隔壁床上的病人因病痛的呻吟,挂壁电视里的高谈阔论,走廊上答答答的脚步声,好像都在极远的地方晃动着。滑至颊边的我的眼泪,这时仿佛也凝住了。我的眼里只剩下一帧黑白分明的胶片:惨白的墙,惨白的床,同样惨白的父亲的脸;那些乱七八糟的管子如黑黑的长虫,爬满了他的身躯,让他本来十分魁梧的身体看起来不堪一击;他的比往日更黑的眼珠,一动不动。黑与白,静静地对峙着……
[知识链接]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 、“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 ”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 简笔勾勒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 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 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 “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 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 “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 运用修辞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 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八、 借用标点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 (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 ……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 了人生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