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色彩的对比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北京故宫养心门的图片。养心门红与绿、蓝与橙等颜色的强烈对比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绿树与红墙相呼应、蓝天和橙色的琉璃瓦相映衬,使养心门更加绚丽多彩。民间工艺品中,无论是泥玩具还是民间工艺布鞋中,对比色的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富于装饰性。教材中还编入了马尔克的《林中之路》、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跳跃等美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色彩并不陌生,在色彩上在三年级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学过红、黄、蓝、绿、紫等色的画,在四年级观察过生活中的冷色和暖色。上个学期学过色彩的色相和色彩的明度。这些课程的学习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对比色的特点以及对比色给人不同的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我觉得除了欣赏之外,重要的是让学生讨论、分析对比的特点,并通过一组组对比的图片,让学生找到和初步了解对比色及其特点。为了让学生学得扎实,在作业的布置上第一课时填色练习,相对简单点。第二课时结合对生活的感受,赋予情感的创作一幅自己命题的作品。这样才能对本次课的要点加以掌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准备:
图画纸、水粉工具材料或彩笔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挂虎》色彩填涂。
2.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在艺术实践在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准备:
示范作品
教学课件
演示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两位高矮、胖瘦不同的同学。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充满对比。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3.了解对比概念: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4.展示浅绿与深蓝色卡,提问:哪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新授
1.看课本中的“小资料”。
通过阅读,学生初步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分析课本第9页,图片中都有哪些对比色
3.结合课本第8页图片,分析其中的对比色。
4.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规律。
总结: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的对比。色相环中互为150°-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5.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衣服上、学习用品上、生活用品上……强烈、活泼……
三、欣赏作品
1.
北京故宫养心门
养心门红与绿、蓝与橙等颜色的强烈对比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绿树与红墙相呼应、蓝天和橙色的琉璃瓦相映衬,使养心门更加绚丽多彩。
2.民间作品欣赏
挂虎、民间工艺品中,无论是泥玩具还是民间工艺布鞋中,对比色的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富于装饰性。
四、学生巩固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挂虎》色彩填涂。
分析如何用对比色填涂颜色。展示范作,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 在填涂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教师辅导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展示
七、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应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品。
2.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在艺术实践在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准备:
示范作品
教学课件
演示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对比色?复习对比色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色彩知识。
二、
学生作业分析
出示学生上节课的对比色的填色作业,学生欣赏分析
1.你觉得哪几幅作品中的对比色运用的比较好?为什么
2.
在这些作业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你的作业有类似的情况吗?
3.老师具体分析作业的的可取之处以及针对作业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导意见,希望学生进一步修改,并在以后的作业中加以重视。
三、欣赏分析课本上的画家作品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不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具体形象,只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用色彩精心组织的画面,引导观众对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道路和爵士乐特有的节奏感产生联想。蒙德里安这样认为:眼见的自然形式会蒙蔽真实的本质,简化事物的形象,才能显露艺术的真实面目。所以他的画简洁抽象,具有很独特的形式美。
《林中之路》是德国画家弗朗兹·马尔克的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表现主义画家中最热衷于抽象画法的一位画家。这幅作品运用了红与绿、黄与紫等大面积的对比,画面色彩绚丽、跳跃。此画对帮助学生理解色彩对比在画面中的作用有一定帮助。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强烈、生动、跳跃、丰富……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构思内容
2.选择喜欢的对比色
3.绘制完成
五、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评学生课业作品,评出几幅优秀作品并加以点评。
八、课后知识拓展,布置课后作业
。
九、总结:亲爱的同学们,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因为有了色彩变得更加美丽,人生因为有了色彩变得更有意义。我希望你们能把今天所学到色彩对比知识真正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