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10 08:17:11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不同的病原体能引出不同的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二、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传染病若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1.传染源:指能散布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对患病病人实行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如搞好个人卫生,或喷洒消毒液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如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等。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点措施。能力模块突破
四、传染病知识归纳
1.传染病的概念
概念
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环节
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特征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基本特点
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常见传染病的分类
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常见疾病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呼吸道传染病
飞沫和空气
流感、百日咳、肺结核、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白喉、猩红热
呼吸道黏膜和肺
消化道传染病
饮水和食物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伤寒、蛔虫病、蛲虫病
消化道及附属器官
血液传染疾病
吸血的节肢动物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出血热
血液、淋巴
体表传染病
体表接触
沙眼、疥疮、癣、狂犬病、破伤风、血吸虫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皮肤及体表黏膜
五、传染病易混概念
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病原体指直接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直接根源;传染源,指病原体的携带者,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将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给感染者的中间媒介,如飞沫、空气、饮水、食物、吸血的节肢动物等生物、体表接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