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等基本地理概况。
2.发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思考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香港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体会到香港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1教育网
【教学重点】
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
【教学难点】
体会香港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如果我们要去香港旅游,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呢?(学生回答)
明确:首先要弄清楚香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等。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地理概况
1.位置: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千米2。
活动:
2010年,香港的人口为710万,陆地面积为1104千米2,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想一想,你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计算回答)21·cn·jy·com
明确:香港的人口密度为6431.1人/千米2 。说明香港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地方。
3.人地关系:人多地狭
4.地形:香港多岛屿和港湾,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讨论:香港城区高楼林立,自然原因是什么?为了缓解用地紧张,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香港高楼林立,自然原因是因为面积较小,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为了缓解用地紧张,一般采取“上天入海”,“上天”是指建高楼,“入海”是指填海造陆。1987-2010年,香港新造陆地面积达48千米2。2·1·c·n·j·y
活动:读香港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任务。(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
2.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3.香港年降水量并不少,但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明确:
1.香港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2.香港的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大江大河,人口稠密,需水量大。解决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阅读材料:一国两制,港人冶港
香港原属广东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续被英国侵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香港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更为活跃,香港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拓展延伸:
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提问:你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吗?
明确:寓义: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白、红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www.21-cn-jy.com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1.海洋运输: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21·世纪*教育网
2.航空运输: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香港国际机场为五星级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5581万人次,位居世界第12位。现每日提供约750架次定期客运及全货航班,来往香港及约150个遍布全球的目的地。www-2-1-cnjy-com
3. 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交通运输非常便捷。2-1-c-n-j-y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香港的地理概况和发达的交通。地理概况主要了解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人地关系;发达的交通主要了解了香港的海运、航空和陆路交通。21*cnjy*com
四、课堂练习
1.香港由(香港岛 )、九龙和( 新界 )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约( 1104 )千米2。香港岛隔( 维多利亚港 )与九龙半岛相望。 21cnjy.com
2.香港城区高楼林立,( 依山 )而建。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大规模地(填海造陆 )。 【来源:21cnj*y.co*m】
3.香港所需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由大陆提供,主要原因是香港(A )
A.缺乏大江大河 B.气候干燥少雨
C.水体污染严重 D.支持内地建设
4.香港直达北京的铁路干线是( A )
A.京九线 B.京沪线
C.京哈线 D.南昆线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部分信息,以便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总结要点的同时梳理了学生的思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出处:21教育名师】
地理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发达的交通运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1课时)
情境导入
如果我们要去香港旅游,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呢?
首先要弄清楚香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等
新课学习
(一)地理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香港
广
东
省
珠
江
口
位置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千米2。
新课学习
范 围
新课学习
活动
2010年,香港的人口为710万,陆地面积为1104千米2,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想一想,你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香港的人口密度为6431.1人/千米2 。说明香港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地方。
新课学习
读图,说一说香港的地形特征。
香港多岛屿和港湾,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新课学习
香港城区高楼林立,自然原因是什么?
为了缓解用地紧张,一般采取什么措施?
香港高楼林立,自然原因是因为面积较小,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为了缓解用地紧张,一般采取“上天入海”,“上天”是指建高楼,“入海”是指填海造陆。1987-2010年,香港新造陆地面积达48千米2。
讨 论
新课学习
“上天”是指建高楼
“入海”是指填海造陆
1.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
2.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3.香港年降水量并不少,但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读香港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任务。
新课学习
活动
香港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香港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大江大河,人口稠密,需水量大。解决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等。
新课学习
香港
新课学习
阅 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香港原属广东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续被英国侵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香港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更为活跃,香港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拓展延伸
寓义: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白、红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徵
新课学习
视频:香港回归
新课学习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
海洋运输
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
新课学习
香港葵涌码头
新课学习
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香港国际机场为五星级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5581万人次,位居世界第12位。现每日提供约750架次定期客运及全货航班,来往香港及约150个遍布全球的目的地。
航空运输
香港国际机场
新课学习
陆上运输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维
多
利
亚
港
京
九
线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香港的地理概况和发达的交通。地理概况主要了解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人地关系;发达的交通主要了解了香港的海运、航空和陆路交通。
课堂小结
1.香港由( )、九龙和( )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约( )千米2。香港岛隔( )与九龙半岛相望。
香港岛
课堂练习
“新界”
1104
维多利亚港
2.香港城区高楼林立,( )而建。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大规模地( )。
依山
课堂练习
填海造陆
3.香港所需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由大陆提供,主要原因是香港( )
A.缺乏大江大河 B.气候干燥少雨
C.水体污染严重 D.支持内地建设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香港直达北京的铁路干线是( )
A.京九线 B.京沪线
C.京哈线 D.南昆线
A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作业布置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地理概况
发达的
交通运输
板书设计
谢谢观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