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优秀导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优秀导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0 08: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我的母亲
【美好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重点难点】
1.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重点)
2.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难点)
第一课时
【美好积累】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家作品
作者
胡适
原名
嗣穈,字适之
评价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
代表作
《胡适论学近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

3.有感情朗读课文,运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遂心(suì) 文绉绉(zhōu) 嬉戏(xī)
眼翳(yì) 锡茶壶(xī) 庶祖母(shù)
佃户(diàn)
吹笙(shēng) 廿一夜(niàn) 嗣穈(sì méi) 管束(shù)
抽屉(tì )
舔去(tiǎn) 宽恕(shù) 绰号(chuò)
摹画(mó) 侮辱(wǔ )
(2)多音字
蒙:(mēng)蒙人 薄(bó)轻薄
(měng )蒙古 (báo)薄纸
启蒙( méng)
(3)形近字
庶(shù)庶民 摹(mó)描摹 拆(chāi)拆桥 徒(tú)学徒
蔗(zhè)甘蔗 摩(mó)摩擦 柝(tuò])击柝  徙(xǐ)迁徙
     蓦(mò)蓦地
4.跳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生词,结合注释据义填词
气量:指容忍谦让的限度。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刚气:刚强而不轻易屈服。
歉疚: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5.词义辨析
清醒、苏醒辨析
“清醒”“ 苏醒”都是动词,都含有“醒过来”的意思。“清醒”是指神志由昏迷而恢复正常,如“病人已经清醒过来。”还指人的头脑清楚、明白,这时“清醒”已是形容词,如“她看我清醒了。” “苏醒”指昏迷后醒过来,如“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6.用笔勾画你喜欢的句子——品读,选择自己的能拿满分的角度品析句意。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答: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答: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美好任务】
任务一:快速浏览文本。课文写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炼的语言概括)
答:(1-4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表达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惋惜。
(5-12段)母亲对我的教育及对我在做人方面的影响。
(13段)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任务二:把描写母亲的情节勾画出来,读一读。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母亲?
答:(1)母亲对我的管教(5-7段)
(2)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11段)
(3)母亲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12段)
任务三:掩卷而思。这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出母亲性格具有哪些闪光点?
答:慈爱、善良、有同情心、怜惜、疼爱、勤劳奉献

第二课时
【美好回顾】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秩序(chì) 调运(diào)  悬崖勒马(lè)
惊魂甫定(pǔ)
B.折本(zhé)
喟然(wèi)  并行不悖(bèi)
酩酊大醉(dǐng)
C.差劲(chà)
拙劣(zhuō)  似是而非(sì)
数见不鲜(shù)
D.殷勤(yīn)
囤积(tún)  春色撩人(liáo)
蒙头转向(mēnɡ)
解析:A项“秩”读zhì,“甫”读fǔ;B项“折”读shé,“喟”读kuì;C项“数”读s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嘉奖 奏效 越俎代庖 誓死如归
B.勤检 整饬 弱不经风 历久弥新
C.真谛 小憩 既往不咎 举步维艰
D.体恤 端倪 提纲挈领 夙兴夜寝
解析: A项“誓死如归”应为“视死如归”;B项“勤检”应为“勤俭”,“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项“举步为艰”应为“举步维艰”;D项“夙兴夜寝”应为“夙兴夜寐”。
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C  )
A.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
B. 他穿上自己的小外衣,蹑手蹑脚地走下来,从后门溜出去。。
C. 我最爱听语文老师的课了,他讲课时那一言不语的声音让我回味无穷。
D. 在我们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喜爱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
解析:“一言不语”的意思是一句话也不说,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娓娓动听”。
4.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①由于年龄小,兄妹又多,全仗母亲独力________了。
②母亲似乎把一世的________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③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准则,什么事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________。
  A.抚养 委曲 界线   B.抚养 委屈 界限
  C.哺养
委曲
界限
  
D.哺养
委屈
界线
 解析:抚养:爱护并教养。哺养:喂养。委曲:a.河流、道路、曲调等弯弯曲曲;b.名词,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界线:分界线(具体的)。界限:事物区别的分界(抽象的事物)。
5.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美好探究】
任务一:朗读第一部分,小组内完成
1.这一部分的内容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 身体状况、性格特点 、游戏情况 、及 失去两次机会 。
2.“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 文绉绉 。
3.“我”失去了 学音乐和 做画家的两个机会。
4.小结:“我”的童年生活过得 单调、乏味 。
5.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是为了 写母亲作铺垫 。
任务二:朗读第二部分 ,小组内完成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这句话是: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2.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1)对“我”的管教
① 催“我”早上学 ;
② 犯事、说错话受责罚 ;(性格: 严厉)
③ 为“我”舔病眼 (性格:慈爱)
(2)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① 对付大哥的债主; (性格: 善良、宽容、仁慈 )
② 忍气化解两嫂子的矛盾; (性格: 忍让、温和 )
(3)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① 质问五叔 (性格: 正直刚气 )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答: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就母亲的为人而言,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对我们今天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仍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下来。
对文中的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过于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我们应予以 同情 与 理解 ,体会母亲当后母的难处。
(2)就教子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这与她 身兼父职有关,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任务三:齐读第三部分,集体完成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 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任务四:掩卷而思,回访课文
思考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答: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 美好回放 】
1.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 感激、爱戴 及 怀念 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答:“不能不”表 双重否定;“一点儿”是作者的 谦虚 之词。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答: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 母亲给“我”
的教益是多么大 。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答:“如果”表示 假设 ,说明了作者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 谦虚、不自夸的品格。
【美好思想】
作者叙述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美好技法】
语言质朴、真切,毫无夸饰之辞,结构自然流畅,充分显示了自传的语体特点。
【美好迁移】
有关母爱的名言、警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4、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乔治·赫伯特
5、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乔治·华盛顿
6、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美好文本】
(一、二、三班同学完成《阳光练习册》第2课涉及课内阅读的题目;其他班级同学完成《1+5课堂导练》涉及课内阅读的题目)
【美好拓展】
母爱如粥
①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她总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②她 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 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洗得很干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的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候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③熬一锅粥, 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里,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才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⑤第 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继续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迟钝,她摇晃着的脑袋已经白发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 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蒲扇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地拒绝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⑥这种热情与冷漠对峙持续了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她正和儿子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太清楚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她顿时泪如雨下——那是自从医生宣布他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种情况,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⑦儿子那天吃到了母亲熬的粥,其实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好吃,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带有咸咸的眼泪的味道。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 !
⑧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撒手人寰。临走时,她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从容。儿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其实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一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⑨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知道,创造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1.文章从 聊天 和熬粥 两个方面写了母亲对儿子的照料。
2.第⑨段中母亲创造的“奇迹”具体指什么?
答:患脑死亡的儿子苏醒;患肝癌晚期的母亲照料了儿子七年。
3.品读第②段,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答:文章采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亲切地写出了母亲熬粥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母亲的温情和细腻,为下文写粥糊作铺垫(或作对比)
4.第⑤段为什么要写“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
答:强调了母亲照料儿子时间之长和这一天对母子俩的重要性,体现了母亲的信念和坚韧的性格
5. 第⑦段写粥不好吃,是因为 有糊味 和有泪水的味道 ;第⑦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不平静(或激动、高兴) 。
6.你如何理解本文标题?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母爱虽平凡却温暖,包含太多的爱心、耐心、细心,需要慢慢品味(修辞手法1分,作用3分,意思相近即可)
【美好实践】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
书名:《母亲的心》
(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示例:开展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送母亲一束康乃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4)3.8妇女节马上就到了,同学们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三八妇女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
短信:走遍千山万水,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始终觉得您的怀抱最温暖!不论我走多远,心中永远眷恋。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美好练笔】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描写了母亲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堪称大家。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 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