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0 09: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右图是一位同学在浙江余姚参观一处原始人类遗
址时,用手机拍下的一幅复原图。如果他要为此图
配文字说明,应该是
A.河姆渡人正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B.河姆渡人正在建造干栏式房屋
C.半坡人正在建造干栏式房屋
D.半坡人正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3.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有一尊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如右图)。有人说“这尊巨塑不是河南人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而是属于世界上全体华人的。”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是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首领
B.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C.
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
实行了禅让制
4.“夏传子,家天下”,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尧、舜
B.舜、禹
C.禹、启
D.启、桀
5.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6.右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书面语”,这个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7.《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说明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8.
据考证,《诗经》中有一首诗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9.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A.李冰
B.李耳
C.
李悝
D.李斯
10.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11.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12.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汉武帝刘彻
D.光武帝刘秀
13.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用纸书写信件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郡县制度的事实
14.
涉故台位于安徽宿州市西寺坡镇涉故台村,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兵的盟台。领导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刘邦
B.项羽
C.张角
D.陈胜、吴广
1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的最突出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6.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出使西域
17.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了麻沸散
D.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18.道教是我国古代土生土长的宗教。下列有关道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老子创立了道教
B.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东汉时期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D.道教的创立晚于佛教的传入
19.2013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课题组宣布完全确定曹操家族DNA,围绕曹操及其家族的身世、遗传之迷也随之逐步破解。下列关于曹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本统一了北方
B.三国时期的军事家
C.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D.赤壁之战被打败
20.下列地图所示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21.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作战双方
东晋——前秦
兵力对比
8万——87万(号称百万)
结果
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电视剧《锦绣未央》正在热播,剧中人物李未央是以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冯太后”为原型,拓跋浚原本是历史人物。请你判断剧中的人物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3.下列关于某段中国历史朝代演变的示意图,排列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①④③②
24.
2016年4月,第十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隆重开幕。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这次菜博会上拍摄到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图中人物应该是谁
A.贾思勰
B.
张仲景
C.
祖冲之
D.诸葛亮
25.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一日龙门游,一部魏唐史……洛阳欢迎你!”去“龙门”可以主要参观到
A.壁画艺术
B.兵马俑
C.石窟艺术
D.青铜文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
26.
(12分)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地图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一
战国形势图
图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
(1)图一《战国形势图》中,临淄、咸阳分别是哪些诸侯国的都城?(2分)ABC三处曾经是主要战场,请你写出其中一处字母代表的战役名称。(1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处于什么状态?(1分)
(2)读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A国的建立者是谁? B国当时的国号是什么?C国与D
处有何交往?(4分)
(3)依据两幅地图和所学,指出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政治上的共同特征。(2分)结束了图一、图二局面的分别是哪个政权?(2分)
27.
27.(13分)有人把汉武帝统治时期称为“汉武盛世”,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评说。解读材料,回答问题。
【盛世之基】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要讲到正面的现实,首先表现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百家讲坛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1)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2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1分)
【盛世一统】
(2)上述材料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5分)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
【盛世外交】
材料六
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百家讲坛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外的收获”是指什么?(2分)
(4)你如何评价评价汉武帝?(1分)
28.(12分)历史离我们很近,传统文化融入方寸钱币。欣赏下列几组纪念币,探究历史问题:
【大气书法】——“和”字书法纪念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以上四枚纪念币的背面主景图案分别为“和”字的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四种书法字体(图片顺序已打乱)。请你判断,最有可能出现在秦始皇的诏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字体,分别是哪枚钱币的?(2分)
(2)“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本书中?(2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青铜文化】——青铜铸艺银币
这枚青铜铸艺纪念银币的背面图案,向我们呈现了古代人民铸造青铜器的场景。一位工匠正在使用器具熔炼青铜,另外两位工匠,正在一个已经铸造好形状的青铜器上进行雕琢和修饰,他们可能是在刻铭文,也可能是在打磨或者检查青铜器。
(3)“青铜铸艺”银币上有商代两件著名青铜器,请写出其名称。(2分)从图案和文字说明中,你可以得到商代青铜铸造业的哪些认识?(2分)
【杰出人物】——司马迁纪念币、祖冲之纪念币
图六
图七
(4)请你为其中一枚纪念币中的人物写一个简要的介绍(3分)
29.(13分)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魔术师”的商鞅,……力主废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为本归蛮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
(1)谁任用商鞅这位“魔术师”主持变法的?(1分)材料中关于变法内容的介绍并不全面,他在政治、经济方面变法内容还有哪些?请各举出一例。(4分)
(2)“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说明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二
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加快了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独具慧眼,进行改革……
材料三
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贵族说汉话,改为汉族姓氏,穿汉服,与汉族能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
(3)据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进行改革的?(2分)据材料三说明,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3分)
(4)你认为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C
4.C
5.B
6.B
7.C
8.B
9.A
10.C
11.B
12.A
13.D
14.D
15.D
16.C
17.B
18.A
19.B
20.D
21.D
22.D
23.D
24.A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答案要点
(1)国名:齐国、秦国(2分)
战役名: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答出一处即可,1分)
状态:不断进行兼并战争(1分)
(2)A建立者:曹丕
(1分)
B国号:汉(1分)
C
D交往: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2分)
(3)共同特征: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分)
政权:秦朝、西晋(2分)
27.(13分)答案要点
(1)休息生息政策(2分)文景之治。(1分)
(2)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意思对即可)(2分)建立刺史制度(1分)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1分)
共同作用: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2分)
(3)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2分)
(4)汉武帝雄才大略(言之有理即可。1分)
28.(12分)答案要点
(1)图二、图三(2分)
(2)《论语》(2分)

(1分)
(3)名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分)
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大型器物。(2分)
(4)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人的简介的要点即可。时代称谓1分,成就介绍2分。如: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文学的贡献非常大。(3分)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
即3.1415926到3.1415927
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3分)
29.(13分)答案要点
(1)秦孝公(1分)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答出其中一条即可,2分)
经济: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2)作用:秦国通过变法,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背景:北方出现了各民族交融的趋势(2分)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4)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材料二
材料三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五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图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