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巨著(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巨著(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3 10:41:24

文档简介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及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归纳概括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述和编写李时珍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勤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善于总结前人经验、敢于创新的精神。2·1·c·n·j·y
【教学重点】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对《天工开物》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朝后期.农业、手工业都有很大的进步,生产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这一时期出现了脚些重要科技成果呢 这些成果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科学家们又是在怎样的社会与人生背景下完成这些成果的呢
一、《本草纲目》
教师:1、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学生: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教师:2、记记《本草纲目》的编著者。
学生:李时珍
教师:3、李时珍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医药学家?
学生:1)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爱医学。
3)意志坚强,不畏艰辛的精神。
4)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态度。
5)创新的精神。
6)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
二、《天工开物》
教师:1、记记《天工开物》的作者。
学生:宋应星
教师:2、说说《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学生:《天工开物》在书中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涉及30个生产部门。(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全书文字简洁,配有100多幅生动的插图,把农业、手工业生产的过程清楚、形象地展现出来。
教师:3、说说《天工开物》的历史价值。
学生:它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教师:4、这是《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图中描绘了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技术,想想这根竹竿是做什么的?
学生:排放有毒气体(瓦斯)
三、《农政全书》
教师:1、记记《农政全书》的编著者。
学生:徐光启
教师:2、想想《农政全书》有什么特点
学生: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等12类,丛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21cnjy.com
教师:3、说说《农政全书》的价值?
学生:《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教师:4、徐光启不仅在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哪个领域有重大成就?
学生:数学
教师:5、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哪些时代特点?
学生: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总结性的著作为主。自然科学的创新发明落后于世界。
教师:6、想一想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客观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优秀品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21·cn·jy·com
课堂小结
本课的三大巨著分别属于哪一方面的著作?(医药学、工艺科技、农学),都属于总结性科技著作,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朝时期会出现这样的总结性著作。(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技研究领域、实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www.21-cn-jy.com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在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2.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三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有( )
①勤奋钻研,注重实地考察 ②知识广博,视野开阔
③代表作是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④对世界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3、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4、阅读材料:他和利玛窦等传教士往来,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书。他编著的《农政全书》,共有50多万字,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材料中“他”是谁?
②《农政全书》为什么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答案
1-3、CBA
4、徐光启;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练习
一、选择题
1.“暑吐,用石()二两、香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淘米调服。”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21·世纪*教育网
3.观察右图,这是《天工开物》中描绘时代矿工在井下采煤情景的插图.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上插进矿井深处.这根长竹竿的主要用途是(  )
A.应急通道 B.排除毒气 C.运送煤炭 D.采光照明www-2-1-cnjy-com
4.怀化市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
A. B. C. D.
5.《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这部巨著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沈括2-1-c-n-j-y
6.明朝时期,收集了1892种药物,11096则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21·cn·jy·com
7.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21*cnjy*com
8.“远涉山野背药筐,花木草叶亲自尝.医德为重忧疾苦,纲目集合尽良方.”下列哪一钱币是为了纪念诗中称赞的人物(  )
A. B. C. D.
9.2015年lO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从事中医药研究多年,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哪些人物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李时珍 ④宋应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出处:21教育名师】
10.请你为下列图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来源:21cnj*y.co*m】
11.《天工开物》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下列图片与本著作有关的是(  )
A. B. C. D.
12.获生理医学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中指出“中医药从神农、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和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以下可以体现我国中医药学继承发扬、发掘提高的信息有
①神医扁鹊“四诊法”②华佗《千金方》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李时珍《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版权所有:21教育】
1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图片选自于明朝末年的一本著作。关于这一著作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其作者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B.其作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C.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特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明朝宋应星的一本著作中对筒车的介绍:“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顷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①宋应星的著作为《齐民要术》 ②宋应星的著作为《天工开物》
③筒车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 ④筒车是一种播种工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www.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6.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此次获奖让中医再次引发世界瞩目,也引发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历史的兴趣。
第一步:搜集资料
第二步:整理运用
(1)上面搜集的资料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围不符,请你挑出来。
(2)如果上面的医学家或医学成就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参加诺贝尔奖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最有可能获奖 并说明其获奖的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古代中医有何联系 结合以上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17.请阅读下列历史故事,回答问题。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出生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受父亲影响,李时珍从小时医药特别感兴趣。他常跟父亲和哥哥上山采药,帮父亲抄写药方,懂得了许多药草知识,并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医生和医药知识的迫切需要。21教育网
当时医生地位低下,常常被人看不起、父亲不希望李时珍从医、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在父亲的教导下,李时珍14岁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他并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反
而对医药学倍感兴趣,父亲没有再逼他考取功名。于是李时珍就一心一意的研究起医药来。
李时珍用毕生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遍尝百草,寻访名医,搜集民间药方,并做了大量研究,终写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本著作花了作者近三十年时间,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成为了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据网络整理
(1)请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本草纲目》。
(2)李时珍的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写2点即可)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些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21cnjy.com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几样发明?
材料二 他对金银铜比重的描绘和对油料出油率的统计,都运用了明确的定量概念和比重概念,采取了“穷究试验”的科学态度,撰写了一部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主要成就是什么?
材料三 明清之际,一些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但从总体来看,明清的科学技术和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练习答案
1.D 2.D 3.B 4.B 5.A 6.D 7.B 8.A 9.A 10.C 11.C 12.D 13.C 14.C 15.C
16. (1)图三《齐民要术》。
(2)华佗最有可能获奖,因为他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答出其他内容并理由充分也可)。
(3)屠呦呦的成就是从古代中医药中获得灵感的。感受:中医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言之成理即可)
17. (1)《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巨著。由明朝李时珍花近三十年时间编撰而成。该书图文并茂,对药物介绍详尽,并载药方 10000 个,成为了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建议:作者、成书时间、影响、内容或特点各2分,文句1分,满分9分。本小题请老师酌情打分。)
(2)李时珍的故事给我的启示有: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并付出汗水与智慧,人生就会变得更有意义。②中医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要推广、要发展。(言之成理1点2分,满分4分。)
18. (1)印刷术(2分);火药(2分);指南针(2分)。
(2)宋应星(2分);《天工开物》(2分)。
(3)宋元时期的科技是领先世界的;而明清时期的科技开始落后了(2分)。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巨著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明朝后期.农业、手工业都有很大的进步,生产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这一时期出现了脚些重要科技成果呢 这些成果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科学家们又是在怎样的社会与人生背景下完成这些成果的呢
1、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曾记否?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一、《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成书时间:明朝
《本草纲目》书影
2、记记《本草纲目》的编著者。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800多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27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得到人们的重视,还流传到了日、英、法等国,目前国内外各种翻刻版本多达50多种。《本草纲目》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190余万字,图文并茂,收录药物1800多种,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了分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3、李时珍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医药学家?
1)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爱医学。
3)意志坚强,不畏艰辛的精神。
4)实事求是、科学求实的态度。
5)创新的精神。
6)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
李时珍采药图
1、记记《天工开物》的作者。
二、《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书影
作者:宋应星
成书时间:明朝
宋应星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生;约清康熙五年(1666年)去世。著作涉及手工业技术、农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文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在书中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涉及30个生产部门。(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全书文字简洁,配有100多幅生动的插图,把农业、手工业生产的过程清楚、形象地展现出来。
《天工开物》书影
2、说说《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图文并茂
它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说说《天工开物》的历史价值。
4、这是《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图中描绘了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技术,想想这根竹竿是做什么的?
排放有毒气体(瓦斯)
1、记记《农政全书》的编著者。
三、《农政全书》
作者:徐光启
成书时间:明朝
2、想想《农政全书》有什么特点
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等12类,丛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徐光启(1562—1633)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字子先,号云扈,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不仅自学了农学,兵学,还虚心向传教士学习西方数学、天文、地理、火器等知识。与利瑪窦等人一起翻译了《几何原理》、《泰西水法》等,被称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他编撰的《农政全书》成为中国五大农书中成就最大、内容最完备的巨著。
徐光启
3、说说《农政全书》的价值?
《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4、徐光启不仅在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哪个领域有重大成就?
数学
利玛窦与徐光启
希腊欧几里得著作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他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跟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两人还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此外,徐光启还编著了一部农学巨著——《农政全书》。
利玛窦和徐光启
5、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哪些时代特点?
总结汇总药物1800多种,方剂 10000多个。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总结了我国农业生产理论和方法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
6、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哪些时代特点?
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总结性的著作为主。
自然科学的创新发明落后于世界。
7、想一想明朝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客观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优秀品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
明朝的科技巨著
原因:
成就:
特点: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欧洲传教士把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和天文学传入我国。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总结性的著作为主。
自然科学的创新发明落后于世界。
板书设计
1.在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2.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三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有( )
①勤奋钻研,注重实地考察 ②知识广博,视野开阔
③代表作是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④对世界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C
B
巩固练习
4、阅读材料:他和利玛窦等传教士往来,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书。他编著的《农政全书》,共有50多万字,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①材料中“他”是谁?
②《农政全书》为什么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徐光启
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3、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