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3 11:51:33

文档简介

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清朝的建立、军机处等基本情况;了解文字狱始于朱元璋,以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的独特国情,认清专制制度的危害,培养民主意识。总结中国历史上的加强思想统一的措施,并认识到加强思想统一的弊害。21·cn·jy·com
【教学重点】
军机处的设立及其变化和文字狱。
【教学难点】
理解军机处的建立,实行文字狱是如何加强君权的。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清朝成为统治全国的王朝后,把君主专制强化到了极端的程度。那时,中央中枢机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可能因一个字、词遭到处死的厄运。你可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其影响如何
一、清朝的建立
教师:1、我们学过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有哪些?
学生:北魏、辽、西夏、金、元、清朝
教师:2、想想清国是怎样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转变的
学生:(1)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3)改女真族名为满洲(4)1636年,改国号为清(5)清军入关(6)顺治帝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进人北京,在宫城中的太和门举行登基大典,定都北京,实现了清国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的转变。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www.21-cn-jy.com
教师:3、如果让你编一部有关女真和清朝的著名人物的书,你认为有哪些人物会在其中加以记载 他们为女真族和清朝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女真族为满洲;
顺治帝——率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二 清朝加强中央集权
教师:1、议议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建立军机处
学生:满洲贵族人主中原后,沿袭明朝的政治制度,以内阁为中枢机构,并保留了清初实行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2-1-c-n-j-y
教师:2、说说军机处的特点。
学生:雍正时在宫中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起初只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随着皇权的强化,权力日益扩大到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政要务。其地位高高凌驾于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之上。军机处的地位虽然显赫,但没有独立决策的权力,只是皇帝行使大权的工具。
教师:3.说一说军机处的影响
学生: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权力的扩大,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教师:4、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文字狱
教师:1、说说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学生: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教师:2、什么是大兴文字狱?
学生:文字狱是指统治者故意挑剔文字的错误而制造的冤狱。它在历朝都有发生,但清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其次数之多、处罚之重是历代无法比拟的。清代文字狱从康熙朝开始,到乾隆朝时达到高潮。2·1·c·n·j·y
教师:3、“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面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什么问题吗?21*cnjy*com
展示点评: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师:4、说说文字狱的危害
学生:在文字狱的淫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发表自己的见解,作文写诗字字小心谨慎,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四、毁书与删书
教师:1、想想为什么说清朝统治者毁书、删改书籍是中国古代文化遭到的又一次浩劫
学生: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君主专制,大量销毁和删改古典文献。在乾隆朝组织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典文献被销毁,一些不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内容被删除或篡改,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严重失真。乾隆朝毁书和篡改书籍经历了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教师:2、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学生: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教师:3、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后小结
认真阅读本课,总结清朝建立及巩固措施。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清朝加强君权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 D. 采用三省六部制
2.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21教育网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压制知识分子 D. 防止人民反抗
3.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压制知识分子 D. 防止人民反抗
4、八股文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的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出处:21教育名师】
回答(1)秦、西汉、明、清朝思想专制的表现?
www-2-1-cnjy-com
(2)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
1-3、AAA
4、(1)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文字狱;(2)加强思想控制,巩固政权(统治)【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1944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灭亡的明政权与李自成政权.请问这两个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
A.契丹族 B..蒙古族 21教育网
C..满洲族 D..藏族
2.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B.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C.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21cnjy.com
3.明史记载,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之后又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清史记载,“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它们所反映的共同趋势是(  )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中央君权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科举制的完善www.21-cn-jy.com
4.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不可能在清朝出现的是(  )
A.中书省 B.科举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2·1·c·n·j·y
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四库全书》的上谕。乾隆的上谕表明当时(  )
A.实行八股取士 B.成立锦衣卫 C.大兴文字狱 D.成立军机处www-2-1-cnjy-com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漫话“焚书坑儒”②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隋炀帝与大运河 ④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c-n-j-y
8.“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实行郡县制 B.废除丞相 C.设立厂卫机构 D.设立军机处21*cnjy*com
9.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在清朝出现的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度 D.军机处【来源:21cnj*y.co*m】
10.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21·世纪*教育网
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上述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了雍正帝的统治 D.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出处:21教育名师】
13.清朝前期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八股取士 ③设立特务机构 ④设立军机处 ⑤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版权所有:21教育】
14.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强化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强化21*cnjy*com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一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史实?
(2)清政府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清朝的文字狱在哪三位皇帝在位时最为兴盛?
(4)文字狱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
(5)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明朝实行文化专制的措施。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21·cn·jy·com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材料四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记述?这一机构创设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批判了哪两件事情?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乾隆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请扼要概述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沿袭和完善前代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材料三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材料四 中央设立军机处。
——均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
(2)材料一中 “三省”是指哪三个机构?各自的职责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措施的主要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练习答案
1.C 2.A 3.B 4.A 5.D 6.C 7.D 8.D 9.D 10.D 11.A 12.D 13.D 14.C 15.D
16. (1)大兴文字狱。
(2)加强思想控制。
(3)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4)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八股取士。
17. (1)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2)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3)八股取士和焚书坑儒。
(4)大兴文字狱;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5)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8. (1)唐;元;明;清。
(2)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3分);三省间既分工又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扯,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3)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
的极端强化
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
导入
清朝成为统治全国的王朝后,把君主专制强化到了极端的程度。那时,中央中枢机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可能因一个字、词遭到处死的厄运。你可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其影响如何
1、我们学过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有哪些?
北魏、辽、西夏、金、元、
清朝
鲜卑
契丹
党项
女真
蒙古
女真即满族
一、清朝的建立
2、想想清国是怎样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转变的
(1)统一女真各部
(2)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
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功绩
(3)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4)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的功绩

(盛京)
吴三桂
1644年
李自成
(北京)

(北京)
(5)清军入关
顺治帝 (清世祖福临)
(6)顺治帝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进人北京,在宫城中的太和门举行登基大典,定都北京,实现了清国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的转变。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1559-1626)1583年努尔哈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在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的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死去。庙号“太祖”。
清太祖努尔哈赤
皇太极
皇太极(1592-1643),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在位17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天聪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享年52岁,庙号太宗。
顺治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是清太宗的第九子,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是清王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他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康乾盛世打创下基础。
3、如果让你编一部有关女真和清朝的著名人物的书,你认为有哪些人物会在其中加以记载 他们为女真族和清朝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女真族为满洲;
顺治帝——率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满洲贵族人主中原后,沿袭明朝的政治制度,以内阁为中枢机构,并保留了清初实行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二 清朝加强中央集权
1、议议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建立军机处
雍正时在宫中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起初只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随着皇权的强化,权力日益扩大到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政要务。其地位高高凌驾于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之上。军机处的地位虽然显赫,但没有独立决策的权力,只是皇帝行使大权的工具。
2、说说军机处的特点。
3.说一说军机处的影响
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权力的扩大,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
件等。即便是王公
大臣,没有皇帝的
特旨,也不准出入
军机处。
军机处值房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乾清门的西边是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
雍正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三、文字狱
1、说说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清朝统治者为了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故意挑剔文字的错误而制造的冤狱。它在历朝都有发生,但清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其次数之多、处罚之重是历代无法比拟的。清代文字狱从康熙朝开始,到乾隆朝时达到高潮。
2、什么是大兴文字狱?
3、“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上面的两句诗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什么问题吗?
展示点评: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
4、说说文字狱的危害。
在文字狱的淫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发表自己的见解,作文写诗字字小心谨慎,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 ”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南明:明朝灭亡后,明朝的一些遗臣在南方拥立皇族建立了几个小朝廷,这些小朝廷被称为“南明”。
1、想想为什么说清朝统治者毁书、删改书籍是中国古代文化遭到的又一次浩劫
四、毁书与删书
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君主专制,大量销毁和删改古典文献。在乾隆朝组织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典文献被销毁,一些不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内容被删除或篡改,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严重失真。乾隆朝毁书和篡改书籍经历了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2、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3、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归纳总结
对比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厂卫特务机构
八股取士
废行省,设三司
政治
思想 文化
文字狱
设军机处
清朝的建立
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君主专制
的极端强化
文字狱
毁书与删书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清朝加强君权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 D. 采用三省六部制
2.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压制知识分子 D. 防止人民反抗
A
A
3.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压制知识分子
D. 防止人民反抗
A
八股文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的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回答(1)秦、西汉、明、清朝思想专制的表现?
(2)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文字狱;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政权(统治)
清朝
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