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文档属性

名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10 15:0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课标要求: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按照课程标准中对于动词的解释,描述、说明出均属于了解水平,且都是知识性的目标动词。没有涉及到相应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
(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人教版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
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包括“基因和染色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包括:1、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系;2、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3、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且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第二部分包括: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其发现过程。2、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3、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2)对教材的加工,挖掘课程资源
1)本节第一部分的题目为染色体和基因,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二者之间加上DNA,增加为对三者关系的理解,DNA像桥梁一样把染色体和基因联系在一起,不仅在科学性上、思维理解的连贯性上、语言表达的层次性上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本节第二部分,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教师设置了阅读提纲,设置的问题有
a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吗?
b马蛔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生殖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
c推测体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d尝试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e为什么检测DNA就能做亲子鉴定?
问题设置有层次、有难度,有理论上的归纳又有理论到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3)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和基因研究的前沿资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
(4)为创设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复习之前的内容和三者关系图片观察,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尝试进行观察和资料分析,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5、运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6、通过发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科学史,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难点
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导入】(复习旧知识结合想一想议一议导入)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称为性状。请学生举例:如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能不能卷舌、血型、惯用左手还是右手等;
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我们会注意到父母身上的一些性状也会表现在我们身上,也就是具有相似性,这称为遗传,那父母的性状是如何遗传给我们的呢?
性状是由基因来控制的,所以父母的性状遗传给我们的实质就是把基因传递给了我们
我们的生命起源与一颗受精卵,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就是亲代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任务一:结合之前学生了解的有关遗传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和染色体
任务一设计初一细胞中的有关知识,是新旧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键过渡,所以可以先采用小组讨论引发学生思维中的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本节新内容,解决教学目标1。
1、多媒体出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幻灯片展示各个小组学生收集的资料
3、教师总结学生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学生大概知道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幻灯片展示人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数一数人体内有多少对染色体,多少条呢,奇数条还是偶数条?(46条,偶数)
图中为什么要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因为这些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作图的时候要尊重客观事实)
观察每对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形态和大小相同)
是否每个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这样的?(是)
总结得出染色体的如下特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内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偶数);
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XY染色体除外)
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综上所述提出问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基因是怎么存在的?
总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组成,1条染色体中含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成对存在,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任务二: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
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本部分的任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刚刚的讲解中,一直在强调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在生殖细胞中是怎样存在的呢?提出质疑引发思考。
a亲子代间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吗?
b马蛔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生殖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
c推测体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d尝试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你们知道该怎么验证基因在生殖细胞中与在体细胞中的不同吗?播放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并对此问题进行解疑。
3.活动探究,根据马蛔虫实验,让学生用直观的图画方式来画出马蛔虫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在体验中加深理解。
4.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32图。
5.总结,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又因为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所以成对的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所以通过生殖过程,父母就分别把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半的染色体和一半的基因传递给了我们,这些基因要控制性状,所以在我们身上会表现和父母相同的性状,所以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将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六、拓展延伸:
1、为什么检测DNA就能做亲子鉴定?
七、当堂检测(每题一分,10分)
1、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亲代传给子代的是(目标3)
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质
D.亲代的特征
2、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目标3)
A.性状
B.受精卵
C.精子和卵细胞
D.胚胎
3、如图是人生殖过程中的一对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目标2)
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半
B.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C.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在亲子间传递
D.人体所有的细胞里都含有X染色体
4、人体皮肤细胞、卵细胞、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目标2)
A.46、23、46、0、23
B.46、23、46、23、0
C.46、23、46、23、23
D.23、46、46、0、23
5.“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十年,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2000年6月由美国、中国等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了工作框架图.以下关于“基因”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综合)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征
B.基因存在于人体内任何细胞,且都是成对存在
C.父母将各自的基因全部传给了子女,因而子女像父母
D.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社会的科学和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6.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将其填写完整:①
;②是
;③是
.(目标1)
7.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果实、花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应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里填写文字,须全对):(目标3)
(1)正常情况下,甲发育到丙后,丙[]
的细胞和甲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致的.
(2)如果以后我们发现这株植物结的果实很好吃,那么我们应该用
图(选填甲、乙、丙、丁)的结构来进行营养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