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相交线 课件(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相交线 课件(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11 13:28:3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1 相 交 线5.1 相 交 线课前预习  1. 如图5-1-1,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则∠AOC的邻补角是 ,∠AOD 的邻补角是
.
∠AOD,∠COB∠AOC,∠DOB2. 下列各组角中,∠1与∠2是对顶角的为 ( )D  3. 如图5-1-2,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AOE=∠AOC,则与∠AOC互补的角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D  4. 如图5-1-3,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00°,则∠BOD的度数是 ( )
A. 20° B. 40° C. 50° D. 80°C  5. 如图5-1-4,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 ( )
A. 90°   B. 120°   C. 180°  D. 不能确定C知识清单知识点1 邻补角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 .
性质:(1)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的和等于 .
(2)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么他们的角平分线
.邻补角180°互相垂直知识点2 对顶角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 .
特点: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有公共 ,两个角的边互为 ,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
性质:对顶角 .对顶角顶点反向延长线相等课堂讲练新知1 邻补角的定义与性质典型例题
【例1】如图5-1-5,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N平分∠DOB,若∠BOC=110°,则∠AON的度数为 . 145°【例2】如图5-1-6,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D恰为∠BOE的角平分线.
(1)请直接写出和∠AOD互为补角的角;(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写出来)
(2)若∠AOD=142°,求∠AOE的度数. 解:(1)∠AOC、∠BOD、∠EOD
(2)∵∠AOD=142°,∴∠BOD=38°.
∵OD为∠BOE的角平分线,∴∠EOD=38°.
∴∠AOE=∠AOD-∠EOD=142°-38°=104°. ,  举一反三
1. 下列各图中,∠MOP与∠NOP是邻补角的是 ( )
C  2. 如图5-1-7,已知∠1+∠3=180°,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D新知2 对顶角的定义与性质典型例题
【例3】如图5-1-8,直线AB,CD相交于O点,若∠1=30°,求∠2,∠3的度数.解:因为∠1与∠3是对顶角,
所以∠3=∠1=30°.
因为∠1与∠2是邻补角,
即∠1+∠2=180°,
所以∠2=180°-30°=150°.举一反三
1. 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B2.已知如图5-1-9,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60°,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EOD=1∶2,则∠AOE等于 ( )
                  
A. 180° B. 160° C. 140° D. 120°B达标检测2. 如图5-1-1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 )
A. 140°   B. 120°  C. 60°   D. 50°A2. (4分)如图5-1-1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 ( )
A. 140°   B. 120°  C. 60°   D. 50°A4. 如图5-1-12,三条直线l1,l2,l3相交于点E,∠1=30°,则∠2+∠3= ( )
A. 90°   B. 120° C. 150°   D. 180°C6. 如图5-1-13,直线AB,CD相交于点E,∠FEB=90°,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 ( )
A. 149° B. 121° C. 95° D. 31°A课件21张PPT。5.1.2 垂  线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 交 线课前预习1. 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如图5-1-15所示),这样的垂线能画  条,理由: .
.
1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 如果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BOD=90°,则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是    ,点O叫做    ,AB,CD的位置关系可用符号表示为   .
3.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点M到直线l1的距离为1,且到直线l2的距离为2,则符合条件的点M有   个. 互相垂直垂直AB⊥CD44.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如图5-1-16,请你过点P画出线段AB或射线AB的垂线. 解:如答图5-1-1所示,直线PC即为所求.  5.如图5-1-17,直线AB与CD相交于E点,EF⊥AB,垂足为E,∠1=130°,则∠2= 度. 40知识清单知识点1 垂线
(1)垂线的相关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  .
垂直垂足(2)垂线的画法:
垂线是指和一条已知直线相互垂直的直线.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两种画法:
①用三角板画垂线. 用三角板画垂线时,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贴在已知直线上,使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已知点所在直角边画出所求的直线即可.
②用量角器画垂线. 用量角器画垂线时,将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知直线重合,使量角器的90°刻度线经过已知点和另一点,用量角器的直边连接已知点和另一点即可. 知识点2 垂线的性质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简称:   .
知识点3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
.垂直垂线段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课堂讲练新知1 垂线典型例题
【例1】如图5-1-18,画线段AE⊥BC,CF⊥AD,垂足分别为E,F.解:如答图5-1-2,线段AE,CF即为所求.  举一反三
1.如图5-1-19,平面上有三点A,B,C.
(1)画直线AB,画射线BC (不写作法,下同);
(2)过点A画射线BC的垂线,垂足为G;过点A画直线AB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H. 解:(1)(2)如答图5-1-3所示. 新知2 垂线的性质
 【例2】如图5-1-20,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B处(AB⊥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 (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点到直线的距离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D举一反三
1.如图5-1-21,在铁路旁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乘车最方便,请你在铁路线上选一点来建火车站,应建在 (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A
【例3】如图5-1-22所示,已知∠BAC=90°,AD⊥BC于点D,给出以下结论:①点B到AC的垂线段就是线段AB;②AB、AD、AC三条线段中,线段AD最短;③点A到BC的距离就是线段AD的长度;④点C和点B的距离就是线段CA的长度.
其中正确结论共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B新知3 点到直线的距离   举一反三
1.若点P是直线m外一点,点A,B,C分别是直线m上不同的三点,且PA=5,PB=6,PC=7,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不可能是 ( )
A. 3  B. 4   C. 5  D. 6
D2.如图5-1-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线段AB的长必大于点A到直线l的距离;②线段BC的长小于线段AB的长,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图中对顶角共有9对;④线段CD的长是点C到直线AD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A达标检测1.已知∠α的两边分别与∠β的两边垂直,且∠α=20°,则∠β的度数为 ( )
A. 20° B. 160° C.20°或160° D. 70°
C2.如图5-1-24,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EOD= ∠AOC,则∠BOC等于 ( )
A. 150°  B. 140°  C. 130°  D. 120°D3.如图5-1-25,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CD于点O,∠AOC=30°,则∠BOE等于 ( )
A. 30°   B. 60°  C. 120°   D. 130° C6. 如图5-1-28,直线AB,CD相交于点0,OE⊥AB于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AOC=40° B. ∠COE=130° C. ∠EOD=40°  D. ∠BOE=90°A课件15张PPT。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 交 线课前预习1. 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的   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侧,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2.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侧,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3.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侧,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同同之间两之间同4.如图5-1-30所示,∠1和∠B是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到的   角;∠2和∠4是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到的   角;∠D和∠4是直线   和直线   被直线   所截得到的   角.ADBCAB同位ABCDAC同位ACADCD同旁内∠5和∠25.如图5-1-31所示,直线DE与∠O的两边相交,则∠O的同位角是_______   ,∠8的同旁内角是
___ ________.

∠1和∠O知识清单知识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如图5-1-32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构成8个角,简称为“三线八角”.
(1)同位角:∠1与∠5在直线AB,CD上方,直线EF右侧,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  , 也是同位角;
(2)内错角:∠2与∠6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内部,且在直线EF两侧,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也是内错角;
(3)同旁内角:∠2与∠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内部,
且在直线EF同侧,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也是同旁内角.
注意:(1)这三类角都是成对出现的;
(2)这三类角必须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3)每对角的顶点都不相同.∠2与∠8∠4与∠6∠3与∠7∠3与∠5∠3与∠6课堂讲练新知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典型例题
【例1】如图5-1-33,一条直线c分别与直线a,b相交(也说直线a,b被直线c ). 构成的八个角中,∠1与∠ 是同位角,
∠3与∠ 是内错角,
∠3与∠ 是同旁内角. 所截556D【例2】如图5-1-34,与∠2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2 B. ∠3 C. ∠4 D. ∠5  举一反三
1.如图5-1-35中,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1与∠2 B. ∠3与∠2
C. ∠3与∠4 D. ∠1与∠4C 2.下列图形中,∠1和∠2不是内错角的是 ( )D3. 如图5-1-36,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B达标检测2. 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 )C3.如图5-1-37,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 )
A. ∠5   B. ∠4   C. ∠3  D. ∠2 D4. 如图5-1-38,属于内错角的是 ( )
A. ∠1和∠2    B. ∠2和∠3 
C. ∠1和∠4   D. ∠3和∠4D7. 如图5-1-40所示,指出图中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1)∠C和∠D是 角;
(2)∠B和∠GEF是 角;
(3)∠A和∠D是 角,
∠B和∠C也是 角;
(4)∠AGE和∠BGE是 角;
(5)∠CFD和∠AFB是 角. 同旁内同位内错内错邻补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