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区别拉马克与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不同观点。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3)分析长颈鹿长颈形成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养成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体会生物现象的精彩纷呈,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通过环境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1)自然选择学说及应用。
(2)人工选择。
【教学难点】
(1)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
(2)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周末,同学们去参观古生物化石馆,发现长颈鹿的脖子很短,身高与梅花鹿差不多。但是现在的长颈鹿可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陆生动物呀!这是怎么回事呢?现代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样形成的呢?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21cnjy.com
二、新知导学
(一)自然选择
师:长颈鹿的长脖子是怎样形成的呢?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和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拉马克是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他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并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拉马克对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是怎样解释的呢?(展示图片资料)而达尔文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我们再来分析达尔文的观点(展示图片资料)。21教育网
请同学们根据两则资料分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1)你们认为谁的解释更为合理?(2)拉马克的观点和达尔文的观点有什么不同?www.21-cn-jy.com
生:(小组讨论)(1)达尔文的更为合理。
(2)拉马克认为:长颈鹿为了适应环境,不断伸长脖子,脖子经常使用就变长了,并且把这种性状遗传了下去,这种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脖子本来就有长有短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后来环境变了,长脖子适应了环境生存了下来,并把这种性状遗传了下去。2·1·c·n·j·y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1对两种学说的具体论述,讨论两种学说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将下面的填空补充完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论点是: 环境变化 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由于环境的改变,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 发达 ,某些器官不用而 退化 ,这些变化的性状能够 遗传 下去。21·世纪*教育网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论点是:生物都有 过度繁殖 的倾向,如果生存就要进行 生存竞争 ,具有 有利变异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具有 不利变异 的个体就会被淘汰,也就是 适者生存 , 不适者被淘汰 。www-2-1-cnjy-com
师:那么,这两种学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生:(讨论并填表)
区别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
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发生在环境变化之前 变异发生在环境变化之后
进化的决定因素 自然环境 生物的意愿
师:让我们以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来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边演示边讲解)在长颈鹿的祖先中存在着长颈、短颈等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是物种进化的内部因素。后来,外界环境发生了改变,青草缺乏,这是生物进化的外部条件。长颈鹿个体之间展开了生存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长颈适应了环境,生存了下来,短脖的不能适应环境被淘汰。这样经过逐代的选择,逐代的积累,就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这就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1-c-n-j-y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是什么决定着长颈鹿进化的方向呢?
生: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来源:21cnj*y.co*m】
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100多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科格伦海岛上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岛上无数的昆虫中,只有极少数生有巨型翅膀,能够飞翔,而绝大多数则完全没有翅膀,只能在地面上爬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现象呢?中等翅膀的昆虫为什么完全见不到呢?你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种现象吗?【版权所有:21教育】
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生有巨型翅膀的昆虫也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能够生存并繁殖后代;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只剩下无翅的昆虫和生有巨型翅膀的昆虫。因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岛上的大风对昆虫进行选择的结果。【出处:21教育名师】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现在,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展示图片)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找到图片中的动物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生:观察并回答。
师:这些动物的形态和颜色与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这种状态叫做拟态。还有一些动物,它们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天敌不易发现。比如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岩石中的小老鼠、陆地上的蝗虫等,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展示图片)。保护色和拟态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1*cnjy*com
师:其实,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并不是很完善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2,说一说自然选择学说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
生:(阅读教材)达尔文对于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 可遗传的变异 起作用等问题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师:虽然如此,但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还是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人工选择
师:家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家禽。家鸡有各种各样的品种,比如芦花鸡、寿光鸡、狼山鸡、贵妇鸡等等。据达尔文研究,家鸡起源于野生原鸡。野生原鸡存在着各种变异个体,有的产蛋多些,有的肌肉多些。被人们捕获后,有的人喜欢产蛋多的鸡,他们就选择产卵更多的鸡留种交配,淘汰那些产卵少的鸡,这样一代一代地向产蛋多的方向遗传下去。同样,有的人喜欢产肉多的鸡,就将这些鸡留下交配繁殖后代。于是,就有了现在多种多样的鸡。像这样,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许多生物新品种。这个过程就叫做人工选择。从人工选择的过程来看,你知道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吗?
生:(思考讨论)变异、遗传和人对变异的选择。
师:目前世界上有300多个品种的犬(展示图片),我们都知道,犬是由狼进化而来的。这些品种是怎样形成的呢?结合教材,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吗?21*cnjy*com
生:(读教材,回答合理即可)
师:是的,这就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再比如,品种繁多的甘蓝(展示图片)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同样都是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表格补充完整。
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填表)
选择的因素 选择的结果 选择的速度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各种环境条件 保留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较慢
人工选择 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较快
师:你能判断出下面的例子哪些是人工选择哪些是自然选择吗?
生:(进行判断,其他同学评价并补充)品种繁多的金鱼、杂交水稻、牧羊犬是人工选择;西藏的野牛像岩石、草丛中绿色的青蛙、尺蠖拟态像树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课堂小结
1.自然选择说的论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的内部因素是可遗传的变异;外部条件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许多生物新品种。这个过程就叫做人工选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课堂练习
1. 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 )
A. 北极狐困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生存下来
B. 长颈鹿因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故脖子越来越长
C. 鸟类因不断将翅膀展开扑动,故翅膀变得发达且适于空中飞翔
D. 鼹鼠因掘洞穴居,眼睛经常不使用,故视觉退化
2. 以下哪一项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A. 工业区附近的胡椒蛾颜色较深
B. 家蝇对杀虫剂DDT的抵抗力越来越强
C. 矿山附近树木的树皮上的地衣对重金属的忍受力升高
D. 青霉菌抗生素产量不断升高
【板书设计】
1.自然选择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3.人工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而进行的选择
【教学反思】
通过对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宏观的进化历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尚不理解。通过分析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的两种解释,尝试通过比较不同的学说来找到更为科学的解释。当学生掌握了两种学说的根本不同之后,再进一步学习两种学说的差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得出核心概念——“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接着,分析一个具体实例,巩固对生物进化的原因的理解。通过分析自然界中的保护色和拟态,明白生物的适应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学习人工选择时,通过分析身边的实例来理解,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掌握。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不同,整节课的知识掌握较好。21·cn·jy·com
内因
遗传
变异
环境因素(外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二)生物进化的原因
激趣导入
古代长颈鹿骨骼化石
古代长颈鹿复原图
现代长颈鹿
长颈鹿的长颈是怎样形成的呢?
新知导学
(一)自然选择
拉马克
——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
——法国博物学家
—— 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
——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历时5年环球航行,对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出版《物种起源》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1)原始长颈鹿的脖子也许很短。
拉马克对长颈鹿长颈的解释
(1) (2) (3)
(2)当低处的树叶被吃光后,它就会想尽办法去吃高处的树叶,所以它们会尽可能地伸长脖子。
(3)它们的脖子在这种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渐渐伸长了,而且这种性状遗传给了后代。
达尔文对长颈鹿长颈的解释
(1)原始长颈鹿的后代中有脖子长的和脖子短的变异,并且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1) (2) (3)
(2)长颈鹿大量繁殖,较矮的树木和低处的树叶首先被吃光。
(3)脖子较短的个体生存下来的机会很小,留下来的后代更少;脖子长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叶子生存了下来并繁殖了后代。这种可遗传的性状逐代积累,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
(1)你们认为谁的解释更为合理?
(2)拉马克的观点和达尔文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议一议
拉马克:长颈鹿为了适应环境,不断伸长脖子,脖子经常使用就变长了,并且把这种性状遗传了下去,这种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
达尔文:长颈鹿的脖子本来就有长有短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后来环境变了,长脖子适应了环境生存了下来,并把这种性状遗传了下去。
达尔文的更为合理
阅读教材P61对两种学说的具体论述,并将下面的填空补充完整。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论点是:___________ 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由于环境的改变,某些器官经常______ 而 ______,某些器官________而 _______,这些变化了的性状能够 ______下去。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论点是:生物都有_________ 的倾向,如果生存就要进行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具有 _____________的个体就会被淘汰,也就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环境变化
使用
发达
不用
退化
遗传
过度繁殖
生存竞争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
两种学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小组讨论,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想一想,议一议
区别 “自然选择学说” “用进废退学说”
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的决定因素
变异发生在环境变化之前
变异发生在环境变化之后
生物的意愿
自然环境
长颈、短颈等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长颈鹿的祖先具有变异
个体差异
青草缺乏
环境变化
生存斗争
(长颈生存,短颈死亡)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逐代选择
有利变异逐代遗传积累
现代长颈鹿
适应环境的新类型
动力
内因
外因
自 然 选 择
(1)是什么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想一想,议一议
(2)是什么决定着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00多年前,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科格伦海岛上考察时,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岛上无数的昆虫中,只有极少数生有巨型翅膀,能够飞翔,而绝大多数则完全没有翅膀,只能在地面上爬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现象呢?中等翅膀的昆虫为什么完全见不到呢?你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种现象吗?
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岛上的大风对昆虫进行选择的结果
考考你的眼力
你能找到图片中的动物吗?
拟
态
保护色
保护色和拟态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阅读教材P62,说一说自然选择学说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是,对于 ______________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等问题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遗传和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多样性
适应性
(二)人工选择
芦花鸡
寿光鸡
狼山鸡
原鸡
贵妇鸡
(存在各种变异)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进行选择)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许多生物新品种。这个过程就叫做人工选择。
从人工选择的过程来看,你知道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吗?
变异、遗传和人对变异的选择
什么是人工选择?
布列塔尼猎犬
德国牧羊犬
西施犬
狼
想一想,这些品种是怎样形成的?
人工选择的结果
羽
衣
甘
蓝
结
球
甘
蓝
球
茎
甘
蓝
青
花
菜
人工选择
不同品种的甘蓝
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不同之处填入下表。
想一想,议一议
选择的因素 选择的结果 选择的速度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界中各种环境条件
保留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较慢
较快
请将对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
考考你的判断力
品种繁多的金鱼
杂交水稻
牧羊犬
西藏的野牛像岩石
草丛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尺蠖拟态像树枝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课堂小结
1.自然选择学说的论点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的内部因素是可遗传的变异;外部条件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了许多生物新品种。这个过程就叫做人工选择。
课堂练习
1. 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 北极狐困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生存下来
B. 长颈鹿因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故脖子越来越长
C. 鸟类因不断将翅膀展开扑动,故翅膀变得发达且适于空中飞翔
D. 鼹鼠因掘洞穴居,眼睛经常不使用,故视觉退化
A
2. 以下哪一项主要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 )
A. 工业区附近的胡椒蛾颜色较深
B. 家蝇对杀虫剂DDT的抵抗力越来越强
C. 矿山附近树木的树皮上的地衣对重金属的忍受力升高
D. 青霉菌抗生素产量不断升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