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春季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1 21:20: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的语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4、通过散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的语言理清思路。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与体验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分析通辽市在一九三一年的归属。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师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通辽市归吉林省管辖,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我们通辽市也包括在内。当我们的先辈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
(板书课题)
2、教师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
要求:
⑴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⑵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⑶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二、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
……
(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
问题二:
⑴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⑵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
(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⑶人称的恰当运用。
(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三、欣赏发挥
拓展延伸
1、欣赏体味:
再次朗读排比、比喻修辞(“当我躺在土地上……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运用朗读的技巧传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师述:我们已经看到东北黑土地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领略丰收的喜悦心情。请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当年我们这片故土的美景,再想象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的烧杀抢掠恶劣行径,我们仿佛看到家乡的乡亲们那痛苦的表情,哀怨的眼神,我们就会深刻的体味作者当时的情感。
(怀念赞美忧伤愤怒)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
2、发挥联想:
教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那么美丽的故乡被日本侵略军无情的践踏,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号:我们要回故乡,保卫故乡,在这里我们向土地发出誓言:“为了她,我宁愿付出一切……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引导学生合唱《黄河大合唱》,将自己搜集的歌词、诗歌、散文,有感情的朗诵出来,烘托气氛。
3、创新写作: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的品味进行联想:发掘我们奈曼旗的物产资源,想象本地区的优美景色。讨论,与同学交流发言后,鼓励学生对家乡进行描写赞美。可试唱《奈曼旗旗歌》。
提示:(师出示投影片)
⑴题目自拟。
⑵范围可在内蒙古自治区内。
⑶可仿写(本文、歌词、诗、散文等),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⑷语言简洁生动流畅。
4、品味鉴赏:
写后修改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鉴赏评论。
四、反思总结
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