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的起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0 19: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新中国外交的起步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上的声音第7课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活动毛泽东率代表团访问苏联“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49年底,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1949年12月2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庆祝斯大林70寿辰宴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首次提出:2.基本内容: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先决条件和基础)(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条件)(发展政治关系的基础)(基本目的和必然的结果)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首次提出:2.基本内容:3.共同倡导:4.提出意义: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三、万隆会议上的声音三、万隆会议上的声音时间:1955年特点: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周恩来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参加亚非会议的各方人士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三、万隆会议上的声音时间:1955年特点: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周恩来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会议的结果:成功周恩来的发言有力推动了亚非会议取得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有利于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周恩来发言的作用:万隆精神小结新中国外交的起步“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上的声音(外交政策的确定)(外交走向成熟)(外交上的重大胜利)练兵营1.一个美国记者在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B2.(2007扬州中考)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3.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经历了风雨洗礼,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愈发自信而响亮。然而,我国外交事业刚刚起步时,情况却是异常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B.中国经济比较落后,影响力较小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C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既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之一,又是其忠实的奉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在我国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建交文件中,也都确认了这一原则。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对大会产生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万隆会议;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