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翻越大雪山 长征(1934——1936年),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之后,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夹 金 山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夹 金 山红军翻越过的大雪山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爬雪山一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爬雪山二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爬雪山三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爬雪山四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爬雪山五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红军过雪山时使用过的毛衣欣赏下面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14 翻越大雪山 1.从课题中,你看出了什么?大雪山的环境恶劣,红军会遇到种种困难2.红军能战胜它吗?一定能bāng邦(硬邦邦) chuō 戳(戳穿)duō哆(哆嗦)chān搀(搀扶)páo刨(刨坑)liàng qiàng踉 跄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一、(1——4段)雪山环境险恶
二、(5——6段)无畏的精神三、(7——12段)革命情深四、(13段)胜利的喜悦1.齐读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2、写雪山的特点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它起什么作用?雪山环境的险恶,从侧面表现出红军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一、学习课文,感受雪山的险恶3. 齐读第3、4段,体会红军翻越大雪山遇到的困难?衣破鞋烂脚打趼,无棉衣无棉鞋,无绒帽手套 1. 齐读第5段,思考:红军在翻越大雪山过程中首先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在书上勾画出来。
二、学习课文,感受红军无畏的精神2.默读第6段,思考:“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拼尽”可换成那些词?为何用“拼尽”?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1、2句是说山上极度寒冷;3、4句体会出空气稀薄;第5句体会到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越大,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战极限,挑战生命,艰难前行。山下气温骤降;山腰一看到处是雪;地形险峻;一路上挖脚窝。 作者不惜笔墨着力进行环境描写,用意何在?面对险恶的环境,红军战士怎么做的? 这些环境描写充分表现了雪山环境险恶,侧面反映出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坚持往前走,突出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化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
这一句话写出了夹金山自然条件的恶劣,突出了这里环境的险恶,也为下面红军翻越雪山时的困难作了铺垫。 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这里抓住“脱下”、“披在”、“背起来”、“带着”、“爬”等动词,想象指导员背着昏迷的战士翻越大雪山的情景,体现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革命深情。?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感受革命情深1、默读7——12段,红军面临困难是凭借怎样顽强的意志,用毅力和互助的友爱去战胜那坚实的冰山呢?在你深受感动的地方作上批写。(1)“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可以看出战士江良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着痛苦折磨在风雪里前进。(2)“指导员望着……心想……也要挪过山去”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患难与共,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感彩不同,烘托出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越
过雪山的喜悦心情。(3)文中的省略号的意思是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4)齐读第12段写景的句子,与前面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四、学习第四部分课文,感受胜利的喜悦1、齐读第1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越过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2、红军胜利会师后,想象战士们会说些什么? 《七律·长征》中的哪些诗句与本课内容紧密联系,把你的认识写下来。 1、再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了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重重困难以及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战胜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经过。2、课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红军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
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3、课文的表达方法有哪些?(1)用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人物精神
(2)运用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
(3)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