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11 18: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历史选择了邓小平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看音像资料,完成下表:
1978年12月
北京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我们的课堂我参与: 分组展示课前布置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组竞赛)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在秋种遇到干旱的情况下,
冒着极大的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
图为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改革前后,农村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民劳动积极性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为什么?
结合你的调查,谈谈在改革前后人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大家议:
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农民,你愿意不愿意实行承包,说说你的理由。学习与探究思考:
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对外开放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是从哪些城市开始的?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
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
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对外开放的格局 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
( 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在北京召开背景:1、粉碎“四人帮”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进而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1987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探讨: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和逐步形成的。
5、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这次全会作出的。
我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
1、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组织、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2、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2)制定82年宪法等(民主法治成就)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迈进。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布置作业:
一、填空
1、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
2、1980年,我党平反了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的冤案。
3、我国第四部宪法颁布于( )年。
二、问答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3、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会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加强的成就和意义。谢谢合作!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为发展农业生产,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观察下面两组图,设计题目,并谈谈你的认识。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