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个人和一只箱子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个人和一只箱子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2 22:05:4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3课
第三单元
导入新课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导入新课
历尽艰辛
导入新课
原始森林
导入新课
原始森林
学习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瘦骨嶙峋、聚集、噩梦、恐惧、干裂、溘然长逝”等词。
2.能熟读课文,理解四个人所面临的困境。
学习新课
团结一致
溘然长逝
安详
致哀
埋葬
幽深
沉默
恐惧
逆境
鼓励
干裂
亲吻
奇异
皱纹
自豪
洋溢
一无所有
醒悟
历尽艰辛
满意
我会读
学习新课
理解以下词语
溘然长逝:死亡的意思。
恐惧:害怕。
逆境: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奇异:奇怪。
学习新课
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
学习新课
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
1.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
2.一只箱子——格拉夫爱心和智慧
思考
学习新课
想象他们在途中遭遇过什么?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思考
总结结论
1.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
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
2.你在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对于生活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持,明天会更好。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hóu
zhì
huì
mái
zàng
qīn
wěn
chén






)(



gǔlì
yìwúsuǒyǒu
shóugǔlínxún
biàn
tǐlín
shāng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聚集---
逆境---
近义词:自豪---
鼓励---
奇异---
团结-
布置作业
1.总结:我眼中的格拉夫
2.扩写:箱子打开之后
板书设计
13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四个人和一只箱子》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瘦骨嶙峋、聚集、噩梦、恐惧、干裂、溘然长逝”等词。
2.能熟读课文,理解四个人所面临的困境。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2.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
三、导学问题
1.我能读出下列词语
团结一致
溘然长逝
安详
致哀
( http: / / www.21cnjy.com )埋葬
幽深
沉默
恐惧
逆境
鼓励
干裂
亲吻
奇异
皱纹
自豪
洋溢
一无所有
醒悟
历尽艰辛
满意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溘然长逝
恐惧
逆境
奇异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
5.在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是什么紧紧的把他们栓在了一起?
6.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
7.你觉得格拉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8.尝试复述这个故事。《四个人和一只箱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上下文理解“瘦骨嶙峋、聚集、噩梦、恐惧、干裂、溘然长逝”等词。
2.能熟读课文,理解四个人所面临的困境。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2.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众鸟的直观叫声,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提问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箱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让他们不离不弃?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篇课文。
板书: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字典或者同学互相帮助解决字词。
(2)认读、齐读、开火车读。出示词语:
团结一致
溘然长逝
安详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致哀
埋葬
幽深
沉默
恐惧
逆境
鼓励
干裂
亲吻
奇异
皱纹
自豪
洋溢
一无所有
醒悟
历尽艰辛
满意
(3)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理解以下词语:
溘然长逝:死亡的意思。
恐惧:害怕。
逆境: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奇异:奇怪。
(4)指名朗读课文。进行评比。
2.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个别提问。
教师明确:四个人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
(2)再读课文,试着理清课文的的行文线索?
行文线索:“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
3.研读文本
(1)是什么原因使这四个人走出了丛林,获得了成功?
(2)从中能体会出格拉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带着问题边默读课文边思考,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书的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感受。
①自读自悟(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
②全班交流
(3)四个人遵守诺言、团结协作
格拉夫走了,可是他的人格魅力仍然影响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四个人。正是因为此他们不怕千辛万苦也要“我们一定要把格拉夫的箱子搬出去”,“他是个好人,我们答应过他。”
他们信守诺言的坚定信念。这是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做出榜样。
为了实现他们的承诺,为此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他们觉得值,恰恰是这一点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四个人在丛林里蹒跚地走着。他们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鳞伤。一只沉重的箱子似乎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撵着他们拼命向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
想像他们的样子?
理解“蹒跚地走着、胡子拉碴、瘦骨嶙峋、遍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鳞伤这几个词。想象他们历尽艰辛后狼狈不堪的形象,体会他们探险旅途的艰辛。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②从“撵”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把箱子比作“一根无形的鞭子“连同一个“撵”字,体会箱子对于他们既是负担又是鞭策。
③想象他们在途中遭遇过什么?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遭遇过被野兽追赶,遭遇过缺吃少穿的情况,无论怎么样,他们坚持走出来了,体会那只箱子带给它们的精神支柱。
(4)当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时,它牵制他们的身体,鞭策他们的精神;当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它把他们紧紧的拴在一起。
坚定不移的信守诺言、超越自我的信念。
①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
“丛林愈加幽深了…箱子愈加沉重了…在他们的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出现了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对丛林和死亡的恐惧,甚至对同伴的怀疑。”
从而体会:四个人在极度疲劳、极度危险时的内心世界。他们濒临崩溃时的心理,
②教师谈话:可是他们超越了自我,战胜了困难,为他们鼓掌。
③此时,他们濒临崩溃,由于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丛林和死亡的恐惧,他们不愿继续向前迈步,是什么牵制着他们,鞭策着他们?在他们想要各奔东西时,是什么紧紧的把他们栓在了一起?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更深刻体会他们信守诺言、团结合作的高尚品格。
(5)一个箱子——格拉夫爱心和智慧的具体物像
①箱子很沉,是格拉夫自己做的。他在箱子里装满了东西,并仔细封牢。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
②第四段语言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格拉夫的内心世界,感受其高尚品质,要读出坚定、期待、命令的语气。
在生命的最后他想到的是同他一起探险的其他四个人怎样才能走出丛林,怎样才能生还。表现了他的善良有爱心。
(6)在那一瞬间,四个人都愣住了。石头!满满一箱子凌乱的、一文不值的石头!
(7)于是,他猛然醒悟,想起了他们历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艰辛走出来的密林,在那里,许多迷了路的孤身旅人现在只剩下一堆堆白骨;他又想起了那股使他们四个人为了遵守诺言而努力奋斗的力量,而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共同承担的一项义务。这便是格拉夫赠给他们的礼物。
①联系这两句话体会我们可以体会格拉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心和智慧。当生命垂危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四位伙伴的生命。格拉夫知道当四个人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们需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走出密林的力量,需要团结协作,于是格拉夫用这只充满希望的箱子,使他们团结协作,战胜了重重困难,重获生命。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条理之后,让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讨论四个人走出丛林的原因。
②让学生在想象中更体会他们信守诺言、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必胜的信念。
③带着学生穿越到森林,感受他们濒临崩溃时种种的复杂心情。
④引导学生体会他们信守诺言的可贵品格。
⑤引导学生从格拉夫的语言、动作、体会他的善良爱心。
(8)叙述手法
①指出这篇课文采用倒述的手法。
②体会这样做的好处(顺序和倒叙的比较:产生悬念,更引人入胜。)
(9)给学生写法指导
读写结合。
三、总结结论
1.这只箱子里装的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
让学生明确,这只箱子里装着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装着四个人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
2.你在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对于生活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持,明天会更好。
四、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hóu
zhì
huì
( http: / / www.21cnjy.com )
mái
zàng
qīn
wěn
chén



yìwú
suǒ
yǒu







)(





shóu

lín
xún
biàn

lín
shāng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聚集---
逆境---
近义词:自豪---
鼓励---
奇异---
团结---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瘦骨嶙峋:
安详:
精疲力竭:
4.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格拉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我眼中的格拉夫
2.扩写:箱子打开之后
六、板书设计
13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习题
一、基础过关
1.看拼音写词语
Pán
shān
zhì
huì
( http: / / www.21cnjy.com )jiào
shóu
zūn
jìng
biàn

lín
shāng
jīng


jié



)(







2.给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序号表示。
端:①东西的头
②事情的开头
③原因;起因
④方面;项目
⑤端正
⑥平举着拿
(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映山红
()地移动
静寂的()
())的心情
()地流淌
奇丽的()
二、综合训练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恐惧--
报酬--
反义词:鼓励--
团结--
2.读下面的句子,再回答问题。
(1)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把()当作()来写。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那么……那么……
(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
笑。
不管……总……
三、拓展应用
(一)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上有一座石桥。溪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bān
diǎn()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
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yúnxù()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
我每天都要经过溪上的石桥,听见桥下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日光照在溪中。我常常觉得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
1.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写出文中景物的特点。
溪石:
鹅卵石:
溪水: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l世纪行行动议程》中所提出的建议而确定的,旨在使全世界都关心并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问题。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七十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洋覆盖,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因此,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而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污染的“脏水”。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过度开采和严重浪费、工业污染等,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由于缺水,一些国家江河干涸,农作物枯萎,牲畜断水,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间爆发“水战”。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我国已被列人世界贫水国家名单。尽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在水的兴利除弊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仍不相称。开发利用保护水利资源和节约用水,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①旨:
②贫:
2.在“兴利除弊”一词中,(
)和(
)、(
)和(
)互为反义词,类似这种结构的成语还有(
)、(
)。
3.世界水日是(
)月(
)日。确定世界水日的目的是(
)。
4.全世界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原因是什么?把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用“——”画出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用两三句话把你想到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蹒跚智慧教授尊敬遍体鳞伤精疲力竭
2.(1)④方面;项目(2)③原因;起因(3)⑥平举着拿
3.鲜艳
快速
山谷
快乐
静静
小诗
二、综合训练
1.恐惧—害怕
报酬—薪水
鼓励—打击
团结-分散
2.(1)这句话把(羊群)比作(白花);把(草原)比作(绿毯)。
(2)这句话把(动物)当作(人)来写。
(3)
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3.(1)
山上的石头是那么奇特,树木是那么的郁郁葱葱。
(2)不管你们怎么说,他总是微笑着听着。
三、拓展应用
(一)1.bān
diǎn(斑点)
yúnxù(云絮)
2.溪石:各式各样
鹅卵石:五颜六色
溪水:清澈
3.描写了美丽的溪涧,小溪上的石桥、鹅卵石、清澈的溪水。
(二)1.①旨:主旨、意思
②贫:缺少
2.(兴)和(除)、(利)和(弊)互为反义词,(出生入死)、(喜新厌旧)
3.3月22日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4.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过度开采和严重浪费、工业污染等,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5.世界性的水资源短缺,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