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习题
一、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ōu měi kēng qiāng sǎn wén yùn wèi gǔ zi lǐ bái hè2·1·c·n·j·y
( )( )( )( )( )( )
2.填合适的量词
一( )散文 一( )苍鹰
一( )嗜好 一( )眼镜
二、综合题
1.按要求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2)我肚子饿了,我得吃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3)太阳升到了山顶。(改成拟人句)
2.为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失:① 丢 ② 没有掌握住 ③ 错误;疏忽 ④ 改变常态新
(1)他失足掉到了河里。( )
(2)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色。( )
(3)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良机了。( )
(4)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
3.重排句子并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
( )商鞅做了秦孝公的丞相后,想立新变法。
(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人们,如有人将木头移到北门,奖金10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发是可信的,从而新法得以推行。
( )后来,商鞅告示能移动者给予50金。
( )终于有个大胆的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
三、提高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21教育网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21cnjy.com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______”上。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 。
② 。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优美 铿锵 散文 韵味 骨子里 白鹤
2.一(篇)散文 一(只)苍鹰
一(种)嗜好 一(副)眼镜
二、综合题
1.(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2)我肚子饿了,我不得不吃饭。
(3)太阳爬到了山顶。
2.(1)② (2)④ (3)① (4)③
3.(3) (1) (2) (6) (5) (4)
三、提高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21·cn·jy·com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www.21-cn-jy.com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聪明的徐文长”上。
2.不仅 而且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提两满桶水过既窄又软的竹桥。
②在长竿顶上取礼物。
《鹭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
3.了解作者开头和结尾,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学习过程
(一)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
2.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鹭鸶?
4.找出描写鹭鸶的句子,读一读。
5.作者借描写鹭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拓展:古代诗人描写鹭鸶的诗句
(二)当堂测验
1.读拼音写词语
qiàn zài tiě xiá gū dú jué dǐng ān wěn yōu rá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2.填合适的词语
( )的铁匣 ( )的长喙
( )的蓑毛 ( )的韵味
3.回答问题
作者从那两方面描写鹭鸶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三)背诵课文。
《鹭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鹭鸶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语言准确生动。
3.了解作者开头和结尾,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以其开头结尾相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1cnjy.com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理解词语。
(2)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
鹭鸶一种非常美的鸟,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郭沫若老先生的散文,感受它的优美。出示图片:
板书课题:《鹭鸶》
二、新课
(一)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鹭鸶?突出鹭鸶的哪些特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汇报。
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描写鹭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鹭鸶的特点。如: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而且太不寻常了”。
“增一点儿则而嫌长------深一点儿则嫌黑”。
还描写鹭鸶的优雅的姿态。如文章的第6---8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鹭鸶描写得十分鲜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作者仅仅是为了突出鹭鸶的特点吗?
(1)学生读开头、结尾,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表达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文章开头、结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表达赞美之情。
3.鹭鸶不仅是美丽的鸟,还是一首精巧的诗?(韵味无味)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读第六节。
(1)描绘的景色真像一幅画,画中鹭鸶在干什么?谁能给这幅画起一个贴切名字?
(2)置疑:我觉得,不准确,说捉鱼吃鱼才更准确,你觉得呢?
鹭鸶像优雅的贵妇,闲庭信步在水边,悠闲地垂钓着。那么温柔那么娴静。
一钓钓出百种味,只这一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韵味无穷。
4.同桌读读七八两节,商量商量,各取个什么名字合适呢?
(1)望哨图
它是在望什么呢?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作答。
(2)低飞图
闭眼联想,夕阳最后一抹柔光斜斜地铺在水面上,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水边,通红的火烧云低垂着,偶有一只鹭鸶伴着晚霞翩然起飞,她优美的身形映照在水面上,让人不禁陶醉: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鹭鸶优美的身形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让人不禁感慨:此鹭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哪。此情,此景,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拥有这样美的享受,怎么不令人感念:因为,这,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啊。21教育网
孩子们,睁开眼睛,此刻,你对鹭鸶怀有怎样的感情?
揣测一下,作者对鹭鸶又有怎样的情感?
(二)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1.思考:作者对鹭鸶的喜爱、赞美之情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2.交流讨论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我们的生活热情,去关注生活,关爱生活中美的事物。
(三)拓展延伸
1.喜爱鹭鸶的人自古有之,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笔下的鹭鸶吧。出示:
《白鹭》
作者:白居易 唐代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2.情真意切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除此之外,郭老还有非常巧妙的写作方法,速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一部分的写法,最吸引你?21·cn·jy·com
仿写练习
我在第一次打开鹭鸶这篇文章时,首先想到了宋玉描写美女的话。
这是抄袭吗?
郭老不是照搬,而是创造性地仿写,看来描绘美好事物的恰如其分,都可以用这样的句式,现在,你们用这样的句式描绘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吧。www.21-cn-jy.com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桌互背,互相评价。
2.小组比赛背诵。
三、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bái hè shēng yìng fěn hóng zhū lù cāng yīng xún cháng2·1·c·n·j·y
( )( )( )( )( )( )
2.辩字组词
鹭( ) 丝( ) 鹤( )
路( ) 鸶( ) 榷( )
3.填空
在( )( )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 )(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 )( )( )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 )( )设计的( )( )。
四、总结
郭老笔下的鹭鸶不仅仅是美丽的鸟,而是成了一首精美的、深入到骨子里的有韵味的诗,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描述。让我们也来描述身边的美。
五、作业
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
请同学观察生活,写一写生活中的美。
六、板书
9 鹭鸶
精巧的诗
色素 身段 适合
悠然
散文诗----首尾呼应
课件21张PPT。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9课第三单元课题鹭鸶导课鹭鸶导课新授 鹭鸶是一首怎样的诗?你
从哪看出来的? 新授鹭鸶像优雅的贵妇,闲庭信步在水
边,悠闲地垂钓着。那么温柔那么娴静。
仔细体会这句话,体味“钓”字的妙处。新授细品鹭鸶之美鹭鸶那韵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外形美生活习性上体现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新授颜色和谐,身段精巧
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新授细品鹭鸶之美鹭鸶那韵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外形美生活习性上体现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觅食时栖息时本身是一首歌新授郭老把鹭鸶描写得如此优美,就因为他对鹭鸶、对自然、对生活都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 新授鹭鸶是一首精巧的诗。
然而鹭鸶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它的美。
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为何把鹭鸶比作“韵到骨子里的散文诗”呢?新授
《白鹭》
白居易 唐代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新授新授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
bái hè shēng yìng fěn hóng
(白鹤)(生 硬)(粉 红)
zhū lù cāng yīng xún cháng
(朱鹭)(苍 鹰)(寻 常)练习2.辩字组词
鹭(鹭鸶) 丝(丝绸) 鹤(白鹤)
路(道路) 鸶(鹭鸶) 榷(商榷)练习3填空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的(镜)(匣)。总结郭老笔下的鹭鸶不仅仅是美丽的鸟,而是成了一首精美的、深入到骨子里的有韵味的诗,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少描述。让我们也来描述身边的美。作业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
请同学观察生活,写一写生活中的美。板书 9 鹭鸶
精巧的诗
色素 身段 适合
悠然
散文诗----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