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脚印》习题
一、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hài pà zěn yàng hǎn jiào kě shì tū rán mù wū
( )( )( )( )(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脚印 ( )的住房
( )的时候 ( )的吼叫
二、综合题
1.我会连线
打开 方向 满天的 空气
辨别 宝藏 清新的 乌云
寻找 窗户 鲜艳的 玫瑰
2.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和有关的意思连起来。
吞吞吐吐 大得看不到边。
坐井观天 形容说话不通快,想说又说不出的样子。
无边无际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短小,所见有限,还自认为正确。
三、提高题
不落叶的树
寒风一阵阵地吹着,枯黄的树叶驾着寒风轻悠悠地飘落下来。但松树、冬青一年四季都穿着绿衣服,非常漂亮,这是为什么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松树身上的叶子是针叶,像针一样,水不会从叶子上溜走,不怕缺水,用不着落叶。冬青身上的叶子阔阔的,叶子上面包着一层像腊一样的东西,水就不会溜走,冬天它们也不落叶。21cnjy.com
其实,它们也在不断地落叶,只有粗心的小朋友才说它们不落叶。它们掉了叶子以后,会不断的有新树叶长出来。21·cn·jy·com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冬天不落叶子的原因。
2.冬青为什么不落叶子?请在短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3.松树、冬青真的不落叶子吗?为什么?
4.照样子,写句子。
松树身上的叶子是针叶,像针一样。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害怕怎样喊叫可是突然木屋
2.(熟悉)的脚印 (守林人)的住房
(回来)的时候 (野兽)的吼叫
二、综合题
1.打开 方向 满天的 空气
辨别 宝藏 清新的 乌云
寻找 窗户 鲜艳的 玫瑰
2.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和有关的意思连起来。
吞吞吐吐 大得看不到边。
坐井观天 形容说话不通快,想说又说不出的样子。
无边无际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短小,所见有限,还自认为正确。
三、提高题
1.短文介绍了松树和冬青在冬天不落叶子的原因。
2.冬青身上的叶子阔阔的,叶子上面包着一层像腊一样的东西,水就不会溜走,冬天它们也不落叶。
3.其实,它们也在不断地落叶,只有粗心的小朋友才说它们不落叶。它们掉了叶子以后,会不断的有新树叶长出来。21教育网
4.荷花的叶子阔阔的,像一个大盘子。
《熟悉的脚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过程
(一)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
2.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3.“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
4.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5.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
6.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
7.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8.生活中你迷了路会怎么办?
(二)当堂测验
1.读拼音写词语
sēn lín gāo xìng zhuī gǎn hù xiāng fā xiàn hú l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2.辩字组词
诉( ) 辨( ) 悉( )
斥( ) 瓣( ) 采( )
(四)朗读课文。
《熟悉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1·cn·jy·com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指名学生读课文。出示一组脚印图片: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尼基申他们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板书课题:《熟悉的脚印》
二、新课
(一)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找出句子读一读,交流。
(3)启发想象: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预设:焦急、恐惧、哭闹……
和这些对比,尼基申很冷静。
(4)读第二个问句:“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
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交流。
(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读全文
思考: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得益于爷爷的教诲,得益于不断的学习。
(二)思路拓展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学生充分交流,选取若干代表发表看法。
2.老师小结: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3.有哪些知识曾经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你?思考一下。
(三)书写指导
课件出示4个生字。
1.“顺”什么结构?一共几画?笔顺是什么?组什么词语?“顺”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
学生依次回答。让学生再用词语说一句话。
在课本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出示“守”:请同学们数出笔画,说一说笔顺,组什么词呢?大家再观察一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守”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描红,教师指导。
3.出示“告”:什么结构?谁能说出它的音节?谁说一说它的笔顺?组什么词?大家描红,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21cnjy.com
4.出示“诉”:什么结构?笔顺是什么?谁能说出它的部首和拼音?谁能组词?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大家进行描红,教师个别指导。
小结:小朋友们写的字真漂亮,现在进行评比,看谁写的最好看,选出“写字之星”。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四)指导朗读
1.把课文读正确。
2.把课文读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读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三、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划线
互( hù fù ) 顺(shùn sùn )
熟( shú sú ) 守(sǒu shǒu)
2.比一比,组词
叉( ) 互( ) 诉( ) 顺( )
又( ) 工( ) 折( ) 须( )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jiào( ) hái( )
觉 还
jué( ) huán( )
4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四、总结
尼基申凭着对于狗的脚印的认识,把大家带出了森林,同学们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回家呢?靠什么辨别方向呢?课下搜集一下资料,课上交流。21教育网
五、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好句。
2.搜集辨别方向的一般方法。
六、板书
孩子们误入森林
熟悉的脚印 迷路着急 知识的重要性
循着脚印回家
课件20张PPT。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第四单元课题11.熟悉的脚印导课导课新授课文中有两个问句,你能找出来吗?默读课文新授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过了几天,尼基申和小朋友出去玩。回来的时候,大家来到一个交叉路口。尼基申说:“我们抄近路,穿过森林回家吧。”迷路的原因是什么?新授孩子们都很高兴,互相在雪地上追赶着。他们发现雪地上各种动物的脚印,便顺着脚印追去。一会儿发现了狐狸,一会儿碰到了野山羊。他们追着、赶着,不知不觉在森林中迷路了。远处传来野兽的吼叫声,孩子们都很害怕,有的吓得哭了起来。新授 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尼基申大声喊叫,可是森林里什么人也没有。突然,尼基申发现雪地上有一行熟悉的脚印。 “有办法了!跟我走吧!”孩子们跟着尼基申,顺着这行脚印,走哇,走哇,终于来到了一间小木屋前。这是守林人的住房,屋前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向村子。新授 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 狗的,狗的脚印总是通向主人的家,无论它在森林中跑得多么远,总要回家的。这是爷爷告诉我的。新授 一天,刚下过雪,爷爷带尼基申去林子里玩。路上,他把雪地上动物的脚印指给尼基申辨认。还说,什么东西都得学,各种知识对人都是有帮助的。新授说一说:
尼基申是怎样带着孩子们走出森林的?
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新授 知识积累
开头,爷爷带尼基申去林子里玩,路上,把雪地上的动物的脚印指给尼基申认,告诉他什么东西都得学,各种知识对人都是有帮助的。
结尾,尼基申利用爷爷教的知识带着小伙伴们走出森林。并说:“爷爷告诉我的”
这种写作方法叫作首尾呼应。这种写作方法能使文章更完整。
新授 思路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受到了什么启发?互相交流一下。 生活中,有哪些知识帮助过你?说给同学们听一听。练习1.选择正确的读音划线
互( hù fù ) 顺(shùn sùn )
熟(shú sú ) 守(sǒu shǒu)练习2.比一比,组词
叉(交叉)互(互相)诉(告诉)顺(顺着)
又(又来)工(工人)折(折断)须(必须)练习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jiào(睡觉) hái(还有)
觉 还
jué(觉得) huán(还钱)总结尼基申凭着对于狗的脚印的认识,把大家带出了森林,同学们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回家呢?靠什么辨别方向呢?课下搜集一下资料,课上交流。作业1.积累本课好词好句。
2.搜集辨别方向的一般方法。板书 孩子们误入森林
熟悉的脚印 迷路着急 知识的重要性
循着脚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