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
2.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的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2.通过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了解,认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心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祔服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
难点:对移动通信原理及数字蜂窝系统的理解。
【教学方法】观察、自学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解释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卫视”的电视节目是怎样被电视接收的吗?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
学生观看讨论
二、卫星通信
通过讨论后,使学生先对卫星通信有个感性认识。然后提示学生,卫星传送的承载电视信号的电磁波(微波)和可见光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利用电视塔来发射电磁波,传播的距离有限。可以让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再在“地球”表面画一条竖直的短线,代表发射塔。地球的半径是
6400km
,假定发射塔的高度是
1km(
相当于
300
层楼高
)
,是地球半径的约
1/6400
。从这根竖线的顶端做“地球”球面的切线,所覆盖的面积很小,如果从离地球表面
3.6
×
104km
高的同步卫星上发射电磁波,就可以覆盖很广阔的区域。这时,再让学生观察教科书图
10-3-1
和图
10-3-2
,就很容易理解了。
介绍通信卫星,观察讨论“中继站”的作用
三、光缆通信
全反射和光纤通信是高中学习的内容。这里只是通过一些实验现象,使学生对光纤通信这一信息技术有所了解。建议首先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激光不能从侧面穿出玻璃,只能从另一端射出。启发学生:这一特点有什么好处?然后再引导出“激光在玻璃棒内全反射”和“光在光纤中传播,能量损失非常少”的事实。这种教学方式比直接把结果告诉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
学生理解“激光在玻璃棒中不断反射”,体会没有射出来
四、移动通信
这一板块主要让学生了解两个内容,一是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知道什么是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二是了解什么是数字蜂窝系统。事实上,手机就是一个移动台,当用一部手机拨打另一部手机的电话时,手机发出的信息首先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被基站接收,基站把信息传到移动交换中心,再转到对方手机所处区域的基站,该基站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拨通你所要通话的手机。这一事实可以简要地对学生说明,有助于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理解。为了加强对数字蜂窝系统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基站的发射天线。
学生自已阅读国,观察并讨论数字蜂窝系统
五、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这一板块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也是对本节的概括和总结。首先可以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通过从古到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然后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生活中作用。对雷达、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录像辅助教学,也可以通过海湾战争、英阿(阿根廷)马岛战争中生动的例子,说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行阅读,了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卫星、光纤、移动通信,重点知道光纤通信是光的反射现象,了解数字蜂窝系统的工作原理。
六、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1、卫星通信
3、移动通信
中继站
数字蜂窝系统
2、光纤通信
4、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光的反射